产后恢复期间预防产褥期疾病需结合科学护理与合理调养。产妇可通过适度活动、均衡营养及个人卫生管理降低感染风险,同时关注心理状态调节。
产褥期需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及时更换护垫,避免逆行感染。室内温度控制在24至26摄氏度,空气流通有助于减少病原体滋生。饮食应增加优质蛋白与膳食纤维摄入,如鱼肉、鸡蛋、绿叶蔬菜,促进伤口愈合与肠道功能恢复。每日进行轻度肢体活动,如腹式呼吸或床边行走,可改善血液循环并预防静脉血栓。哺乳期间需采用正确姿势,交替更换哺乳位置,防止乳腺管阻塞。出现情绪低落或焦虑时,可通过音乐疗法、亲友沟通等方式疏导,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支持。
建议产妇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哺乳前后清洁乳头,每2-3小时哺乳或排空乳房。观察恶露颜色与气味变化,体温超过38℃或会阴红肿需及时就诊。用药需严格遵医嘱,如头孢克肟控制感染、双氯芬酸钠缓解疼痛、乳果糖改善便秘等情况。恢复期间避免负重劳动,42天产后复查评估盆底功能,确保全面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