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营养饮食 食物相克 食物热量

男性尿路感染缓解的小妙招 春季保护男人尿路的小方法

推荐阅读:乌鸡白凤丸是男人良药?

泌尿感染是泌尿外科中的常见疾病,通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早春天气乍暖还寒,昼夜温差较大,如果没有及时增减衣物,很容易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直接或间接引发尿路感染。此外北方的春天多风而干燥,如果不注意补充水分,更容易导致尿路感染的发生。尿路感染治疗要及时,一旦发现症状就要去医院及时检查确诊并用药,不要耽误了病情,迁延日久,变成慢性疾病就麻烦了。

医学小Tips:

男性泌尿系统感染危害大

首先,迁延日久的泌尿系统感染会导致慢性肾衰。泌尿系统感染最大的特点是容易转为慢性感染,严重者可引起慢性肾衰竭。其次,泌尿系统感染会造成男性不育。最后,泌尿系统感染还会引起肾乳头坏死、肾周围脓肿等并发症。同时由于隐伏于尿道内的细菌进入尿道隐窝,尿道旁腺,尿道球部,前列腺及精囊部,输精管,附睾及睾丸,引起尿道旁脓肿、尿道瘘等一系列并发症,这些对于男性生殖健康都有着非常大的损伤。

推荐阅读:哪些药物影响你与伴侣的生活?

治疗男性尿路感染要选对药

临床上,一般根据病菌资料,结合抗生素的药理作用及病人的具体情况,选用抗生素治疗男性尿路感染。在治疗前,应先做尿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发病初期治疗如果不规范,不坚持用药,会导致病情反复,形成慢性炎症,给治疗带来困难。

尿路感染切勿盲目用药。目前,泌尿系统感染治疗中、西药皆可,但西药一般为抗生素,毒副作用大,长期服用易产生耐药性。因此可以选用一些有利湿通淋、抗菌消炎、补虚益肾等作用的中成药,如三金片等,如果要用抗生素类西药,应尽量遵循医嘱,不要长期使用。

患者在确诊为尿路支原体感染后,可应用以下药物治疗:

推荐阅读:前列腺疼痛的治疗用药与方法

一、四环素类

1.四环素:每次500毫克,每日4次,共用14天。四环素对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均可达到满意的效果,若用药14天后仍分离有支原体,可再给予第2个疗程的治疗。四环素最好在空腹时服用,以便吸收良好,但不可同时饮牛奶或奶制品,也不要与抗酸药物和含铁、镁、钙、铝等多价金属的药物同时服用。副作用为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少数可引起肠炎。同时,所有四环素类药物均可引起光敏性皮炎。因此类药物可使出生的儿童发生四环素牙(黄染牙齿)及影响婴儿骨骼正常发育,故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2.强力霉素(多西环素、去氧土霉素):每次200毫克,每日2次,共用14天,口服。此药受食物和金属离子的影响较小,消化道反应也较轻。禁用于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3.美满霉素(米诺环素、甲胺四环素):每次100毫克,每日2次,共用14天,首剂量加倍。副作用有头晕、眼花、运动失调、可逆性前庭反应及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消化道反应,尤其是服药的头几天较多见。(禁忌症同四环素)

二、 大环内酯类

1.红霉素:每次500毫克。每日4次,共14日,口服。对解脲支原体效果好,而对人型支原体无效。空腹服药和大量饮水有助吸收,但胃肠道副作用较大。临床上,红霉素是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一线药物,尤其可作为孕妇、哺乳期妇女首选药物,对解脲支原体性尿道炎较四环素更显优势。

2.交沙霉素(角沙霉素):每次400毫克,每日4次,共用14日,口服。抗菌谱和抗菌活性与红霉素相近,胃肠副作用较红霉素轻。孕妇头3个月禁用。

3.利菌沙(琥乙红霉素):每次500毫克,每日4 次,共用14日,口服。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

4.罗红霉素(肟西红霉素):每次150毫克,每日2次,共用14日,口服。临床疗效尚待评价,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

5.克拉霉素(甲红霉素、克红霉素):每次500~1000毫克,每日2次,共用14日,口服。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

6.阿齐霉素(阿齐红霉素):每次500~1000毫克,每日1次,连用3日,口服。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

三、喹诺酮类

1.氧氟沙星(氟嗪酸、泰利必妥):每次200毫克,每日2次,共用14日,口服。常见不良反应为皮疹、胃肠道副作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幼儿以及对本品过敏者慎用。

2.环丙沙星(悉复欢):每次250毫克,每日2次,共用14日,口服。不良反应禁忌症同氧氟沙星。

3.司帕沙星(司氟沙星):每次200毫克,每日2次,共用14日,口服。常见不良反应为嗳气、腹泻、头痛、头晕。禁忌症同氧氟沙星。

上述三类药物并非特效药,有时要结合临床上是否合并其他性病而选择适宜药物为准则。有些药物如庆大霉素、新霉素、青霉素、大观霉素等对支原体感染亦有效。

药品资讯

  • 退行性膝关节炎的症状包括关节疼痛、肿胀、僵硬以及活动受限。这种疼痛通常在活动后加剧,休息后有所缓解,而肿胀和僵硬则可能在早晨或长时间不活动后更为明显。患者可能会感到膝关节在活动时发出摩擦声或咔嗒声,严

  • 动脉瘤的症状可能因人而异,但常见的表现包括突发的剧烈头痛、颈部僵硬、恶心呕吐、视力问题、言语障碍以及肢体无力。在某些情况下,动脉瘤可能不表现出任何症状,直到破裂,这时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蛛网膜下腔

  • 角弓反张是一种婴儿期常见的神经系统异常表现,主要症状包括婴儿的头部向后仰,背部过度弯曲,四肢僵硬,肌肉紧张度增高,有时还伴随哭闹不安。这种症状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缺氧、感染、代谢紊乱等,需要及时就医

  • 梅核气的症状可能需要通过中医药来缓解,可以考虑使用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化痰功效的药物。具体用药需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的轻重来调整。梅核气是一种以咽喉部异物感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常伴有情绪不畅、胸闷等症状。治

  • 附件炎性包块的症状可能包括下腹部疼痛、发热、白带增多且可能带有异味、月经不规律、性交疼痛等。这些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但通常与炎症反应有关。疼痛可能是持续性的或周期性的,而发热则可能是感染的一

  • 潮热的症状通常表现为突然的、短暂的体温升高,伴随出汗和心悸,而热则是指体温持续升高的状态。潮热多与激素水平变化有关,常见于更年期女性,而热可能是由于感染、炎症或其他病理状态引起的。潮热发作时,患者可能

  • 更年期缺钙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包括但不限于肌肉痉挛、关节疼痛、骨质疏松、牙齿松动、指甲脆弱、失眠、情绪波动等。这些症状可能因为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是由于钙元素在身体中的作用减弱导致的。针对这

  • 肺肾阳虚的症状表现为咳嗽气短、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小便频数或不利、水肿、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等。这些症状反映了肺肾阳气不足,导致身体机能下降,抵抗力减弱。针对肺肾阳虚的症状,建议采取温补肺肾、益气温阳

  • 恶心想吐是一种常见的不适感,可能表现为胃部不适、反胃、干呕或呕吐。这种感觉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消化不良、食物中毒、晕车、怀孕、药物副作用等。在某些情况下,恶心想吐也可能是更严重健康问题的早期信号,

  • 要缓解更年期的症状,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包括调整生活方式、饮食改善和心理支持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减轻热潮红、情绪波动、睡眠障碍等常见症状。具体来说,首先,保持规律的运动习惯,如每天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

  • 男人中气不足可能表现为声音低沉无力、容易疲劳、面色苍白、呼吸短促、食欲不振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长期劳累、营养不良、慢性疾病等。针对这些症状,建议男性朋友们应注重日常的饮食均衡

  • 女性慢性尿道炎的症状可能包括排尿时的疼痛或烧灼感、尿频、尿急、尿液浑浊或带血、下腹部或盆腔不适、性交疼痛等。这些症状可能时轻时重,持续时间较长,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针对这些症状,建议女性患者

  • 男性气虚的症状包括乏力、气短、声音低弱、容易出汗、面色苍白、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象细弱等。这些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但通常反映了身体机能的减弱和能量不足。针对这些症状,建议男性朋友

  • 脑梗病人在死亡前可能会出现多种症状,包括意识障碍、肢体无力、言语不清、面部歪斜、吞咽困难、视力模糊、头痛剧烈、恶心呕吐等。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预示着病情的急剧恶化,需要立即就医。分析这些症状,意识障碍和

  • 皮肤病飞蛇,又称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患者通常会出现沿神经分布的带状红斑、水疱和剧烈疼痛。病程中,患者可能会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皮损部位多发生在胸部、腰部或面部,

  • 胸膜炎是一种涉及胸膜的炎症性疾病,其症状包括胸痛、咳嗽、发热和呼吸困难。胸膜是肺部外围的双层薄膜,当其发炎时,患者可能会感到胸部疼痛,尤其是在深呼吸或咳嗽时。此外,胸膜炎可能导致胸腔积液,进一步加剧呼

  • 股骨头炎症的症状可能包括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以及行走困难。疼痛通常在活动时加剧,休息时减轻。患者可能会感到髋关节区域的不适,这种不适可能在夜间或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后变得更加明显。肿胀和关节僵硬也是

  • 腹腔淋巴结肿大可能表现为腹部不适、疼痛、消化不良、体重下降等症状。肿大的淋巴结可能会压迫周围的组织和器官,导致腹部不适或疼痛。此外,淋巴结肿大可能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导致消化不良。体重下降可能是由于食

  • 女性阳虚火旺的症状可能包括手脚心发热、夜间盗汗、口干舌燥、心烦易怒、失眠多梦等。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与体内阴阳失衡有关,阳气不足导致火气上升,从而引发上述不适。针对这些症状,建议女性朋友们可以通过调整饮

  • 低压高,即舒张压升高,可能表现为头痛、头晕、心悸等症状。治疗低压高通常需要综合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包括减少盐分摄入,增加有氧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以及管理压力。药物治疗可能包括利尿

药品查询

药企入驻
申请快捷、曝光率高、上线快

最新资讯

更多

热门药品

更多

药企推荐

更多

相关医生

更多

相关医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