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通常不会直接遗传给下一代,但部分人群可能存在遗传易感性。肝癌的发生主要与病毒感染、肝硬化等后天因素相关,仅有少数病例与遗传性基因突变有关。
遗传易感性是肝癌潜在风险因素之一。某些家族中存在TP53等基因突变时,可能会增加肝癌发生风险。这类基因突变可能通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传递给后代,但需要明确的是,携带相关基因并不等同于必然发病,仍需环境因素共同作用。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肝癌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母婴垂直传播是乙肝病毒的主要感染途径之一,若母亲携带乙肝病毒,新生儿通过胎盘或产道接触感染的概率较高,这种传染方式可能造成家族聚集现象,但本质上属于传染病范畴而非遗传病。肝硬化作为肝癌的重要病理基础,通常由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等发展而来,这些疾病本身不具有遗传性。
存在肝癌家族史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肝脏超声和甲胎蛋白检测。日常需注意接种乙肝疫苗,避免食用霉变食物减少黄曲霉毒素暴露,控制酒精摄入量。若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肝区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到肝胆外科就诊完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