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源远流长,也是中国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医林春用药安全有效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总结了历代医家的用药经验,所以有比较高的参考价值。
1 贝母的功效
《本草纲目》中贝母释名:勤母、苦菜、苦花、空草、药实,气味(根)辛,平,无毒。《本草纲目拾遗》中把贝母分为川贝母、浙贝母。
1.1 川贝母 又可称为贝母、空草、贝父等。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或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川贝母味苦、甘,性微寒,归肺、心经。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可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咳,咳痰带血,肺痿,肺痈,瘿瘤,瘰疬,喉痹,乳痈等症状。服用时3~9 g,研粉冲服一次1~2 g,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脾胃虚寒及有湿痰者不宜。
1.2 浙贝母 又名土贝母、象贝、浙贝、象贝母,大贝母。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鳞茎。浙贝母性寒,味大苦,入手太阴、少阳、足阳明、厥阴经。浙贝母具有清热化痰,散结解毒的功效,用于风热咳嗽、肺痈、喉痹、瘰疬,疮疡肿毒等症状,内服煎汤或入丸、散,外用研末外敷。
2 贝母的临床应用
2.1 《本草纲目》中贝母可以用于以下症状 (1)胸膈郁积。用贝母(去心),加姜汁炒后研细,再和姜汁、面糊做成丸子。每服七十丸。
(2)化痰降气,止咳解郁。用贝母(去心)一两、姜制厚朴半两,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开水送下。
(3)小儿百日咳。用贝母五钱、甘草(半生半炙)二钱,共研为末,加砂糖调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以米汤化服一丸。
(4)乳汁不下。用贝母、知母、牡蛎粉等分,研为细末。每服二钱,猪蹄汤调服,此方名为“二母散”。
(5)目昏,流冷泪。用贝母一枚,胡椒七料,共研为细末,点眼。
(6)目生胬肉。用贝母、丁香,等分为末,加乳汁调匀点眼。
(7)吐血、鼻血不止。用贝母(炮过),研为细末。每服二钱,温浆水送下。
(8)小儿鹅口,满口白烂。用贝母(去心,研细)半钱,加水五分、蜜少许,煎三沸取抹患处。
(9)乳痈。用酒送服贝母二钱,另找人吮乳,使之通畅。(10)紫白瘢。用贝母、南星,等分为末。生姜带汁调药搽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