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营养饮食 食物相克 食物热量
血塞通注射液
血塞通注射液

血塞通注射液

处方 非医保

通用名称:血塞通注射液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32020419

生产企业: 徐州莱恩药业有限公司

功能主治: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突发性耳聋、急性脑梗死、脑卒中后遗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温馨提示:外观包装仅供参考;请按药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药品信息
血塞通注射液
血塞通注射液
替米沙坦片
替米沙坦片
主要成分

三七总皂苷。

替米沙坦。其化学名称为:4’-[(1,4’-二甲基-2’-丙基[2,6’-二-1H-苯并咪唑] -1’-基)甲基]- [1,1’-二联苯基]-2-羧酸。

生产企业

徐州莱恩药业有限公司

湖南迪诺制药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Z32020419

国药准字H20052597

说明
作用与功效

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突发性耳聋、急性脑梗死、脑卒中后遗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

用法用量

肌内注射。一次100毫克,一日1~2次;静脉滴注。一次200~400毫克,以5%~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毫升稀释后缓缓滴注,一日1次。

成人:应个体化给药。常用初始剂量为每次一片(40mg),每日一次。在20~80m...

副作用

过敏体质者慎用。 孕妇慎用。

1.感染常见:感染症状(例如泌尿道感染,包括膀胱炎)、上呼吸道感染包括咽炎及鼻窦炎。2.神经系统:少见:焦虑。3.眼部:少见:视力异常。4.耳及前庭功能:少见:眩晕。5.胃肠道:常见:腹痛、腹泻、消化不良。少见:口干、胀气。罕见:胃部不适。6.皮肤和皮下组织:常见:湿疹样皮肤病变。少见:多汗。7.肌肉骨骼系统:常见:关节炎、背痛(如坐骨神经痛)、腿部抽筋或腿痛、肌痛。少见:肌腱炎。8.全身反应及用药部位:常见:胸痛、流感样症状。另外,自替米沙坦上市以来极少数病例报告发生红斑、瘙痒、晕厥、失眠、抑郁、胃部不适、呕吐、低血压(包括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缓、心动过速、肝功能异常、肝脏疾病、肾功能受损包括急性肾功能衰竭(见)、高钾血症、呼吸困难、贫血、嗜酸粒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症、虚弱及疗效的缺乏的病例的报道。未知这些事件的发生频率。作为独立于其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的事件,已有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疹及其它相关病例的报道。实验室检查发现:偶尔会观察到血红蛋白下降或血液中尿酸升高,在用替米沙坦治疗期间较安慰剂更常发生。在用替米沙坦治疗期间会观察到肌酐的增加或肌酐的升高,但是这些实验室结果的变

禁忌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

成分

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突发性耳聋、急性脑梗死、脑卒中后遗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

药理作用

具有抗脑缺血作用。血塞通注射液能改善多发性脑梗死大鼠的脑水肿,促进脑软化灶的胶质细胞反应,加速软化灶的吸收和机化,可使海马区神经元病变减轻。对沙土鼠短暂性脑缺血海马迟发性神经元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降低缺血后脑组织Ca2+含量,减少死亡神经元数量,增加神经元密度。 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血塞通粉针剂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可减轻大鼠心电图S-T段下移?静滴14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可使变化的ST-T段恢复,调整心电的不均一性。 改善血液流变性作用。血塞通注射液可使冠心病、脑梗塞、Ⅱ型糖尿病、肺心病等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降低,血细胞比容和血小板聚集率减少,血沉速度减慢,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 改善微循环作用。血塞通注射液可使脑梗死患者、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甲襞微循环形态积分、流态积分、半周积分、总体积分降低;可使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袢周渗出明显减少,管径缩小,流速增加,红细胞聚集性下降,袢顶淤张减轻以及管袢清晰度增加,水肿消退。 有降血脂作用。血塞通注射液可降低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降低冠心病心绞痛、脑梗死患者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 有抗自由基损伤作用。血塞通注射液可升高冠心病患者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血浆丙二醛含量,且可使血清蛋白激酶C和谷草转氨酶含量下降。

替米沙坦是一种特异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Ⅰ型)拮抗剂。替米沙坦替代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与ATⅠ受体亚型(已知的血管紧张素Ⅱ作用位点)高亲和性结合。替米沙坦在ATⅠ受体位点无任何部位激动剂效应,替米沙坦选择性与ATⅠ受体结合,该结合作用持久。替米沙坦对其他受体(包括AT2和其它特征更少的AT受体)无亲和力。上述其它受体的功能尚未可知,由于替米沙坦导致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增高,从而可能引起的受体过度刺激效应亦不可知。替米沙坦不抑制人体血浆肾素,亦不阻断离子通道。替米沙坦不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Ⅱ,该酶亦可降解缓激肽作用增强导致的不良反应。在人体给予80mg替米沙坦几乎可完全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的血压升高。抑制效应持续24小时,在48小时仍可测到。首剂替米沙坦后3小时内降压效应逐渐明显。在治疗开始后4周可获得最大降压效果,并可在长期治疗中维持。替米沙坦治疗如突然中断,数天后血压逐渐恢复到治疗前水平,而不出现反弹性高血压。在直接比较两种高血压药物的临床试验研究中,替米沙坦治疗组的患者干咳发生率显著低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组。

注意事项

过敏体质者慎用。 孕妇慎用。 本品不能与其他药混合滴注。 静脉滴注时应小心,防止渗漏血管外而引起刺激疼痛;冬季可用30℃温水预热,以免除物理性刺激。 使用本品应采用一次性输液器(带终端滤器)。 用药期间宜进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食品,不要食用辛辣、油腻食物。 用药期间不要饮酒,吸烟。 多吃水果及富含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加强口腔护理,及时清除痰涎,防止阻塞呼吸道。 长期卧床者,保护皮肤,防止发生褥疮。 用药期间,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忧思恼怒。 注意天气变化,防寒保暖。 适当运动,但不要过度强烈的体力活动。

1.感染常见:感染症状(例如泌尿道感染,包括膀胱炎)、上呼吸道感染包括咽炎及鼻窦炎。2.神经系统:少见:焦虑。3.眼部:少见:视力异常。4.耳及前庭功能:少见:眩晕。5.胃肠道:常见:腹痛、腹泻、消化不良。少见:口干、胀气。罕见:胃部不适。6.皮肤和皮下组织:常见:湿疹样皮肤病变。少见:多汗。7.肌肉骨骼系统:常见:关节炎、背痛(如坐骨神经痛)、腿部抽筋或腿痛、肌痛。少见:肌腱炎。8.全身反应及用药部位:常见:胸痛、流感样症状。另外,自替米沙坦上市以来极少数病例报告发生红斑、瘙痒、晕厥、失眠、抑郁、胃部不适、呕吐、低血压(包括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缓、心动过速、肝功能异常、肝脏疾病、肾功能受损包括急性肾功能衰竭(见)、高钾血症、呼吸困难、贫血、嗜酸粒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症、虚弱及疗效的缺乏的病例的报道。未知这些事件的发生频率。作为独立于其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的事件,已有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疹及其它相关病例的报道。实验室检查发现:偶尔会观察到血红蛋白下降或血液中尿酸升高,在用替米沙坦治疗期间较安慰剂更常发生。在用替米沙坦治疗期间会观察到肌酐的增加或肌酐的升高,但是这些实验室结果的变

药品查询

药企入驻
申请快捷、曝光率高、上线快

最新资讯

更多

热门药品

更多

药企推荐

更多

相关医生

更多

相关医院

更多
药企入驻&商务合作联系:

18170858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