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营养饮食 食物相克 食物热量
金刚片
金刚片

金刚片

处方药 处方药

通用名称:金刚片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2020831

生产企业: 修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功能主治:流感、病毒性肺炎、带状疱疹、单纯疱疹、水痘、腮腺炎、风疹、麻疹、传染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艾滋病、巨细胞病毒感染、乙型脑炎、狂犬病、脊髓灰质炎、脑膜炎、结核病、麻风病、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猩红热、斑疹伤寒、伤寒、副伤寒、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布鲁氏菌病、炭疽、鼠疫、霍乱、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丝虫病、弓形虫病、黑热病、包虫病、疟疾、钩虫病、蛲虫病、蛔虫病、旋毛虫病、鞭虫病、肺吸虫病、囊虫病、肝吸虫病、姜片虫病。

温馨提示:外观包装仅供参考;请按药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药品信息
金刚片
金刚片
酒石酸托特罗定片
酒石酸托特罗定片
主要成分

肉苁蓉(酒蒸)、杜仲(盐水炒炭)、硫黄(制)、巴戟天(盐炒)、羊腰子、淫羊藿、狗肾(烫)。

本品主要成分为(R)-N,N-二异丙基-3-(2-羟基-5-甲基苯基)-3-苯基丙胺L(+)-酒石酸盐。

生产企业

修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Z22020831

H20110126

说明
作用与功效

流感、病毒性肺炎、带状疱疹、单纯疱疹、水痘、腮腺炎、风疹、麻疹、传染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艾滋病、巨细胞病毒感染、乙型脑炎、狂犬病、脊髓灰质炎、脑膜炎、结核病、麻风病、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猩红热、斑疹伤寒、伤寒、副伤寒、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布鲁氏菌病、炭疽、鼠疫、霍乱、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丝虫病、弓形虫病、黑热病、包虫病、疟疾、钩虫病、蛲虫病、蛔虫病、旋毛虫病、鞭虫病、肺吸虫病、囊虫病、肝吸虫病、姜片虫病。

本品适用于因膀胱过度兴奋引起的尿频、尿急或紧迫性尿失禁症状的治疗。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片,一日2次,早晚各一次。

初始的推荐剂量为每次2mg,每日二次。根据病人的反应和耐受程度,剂量可下调到每次1mg,每日二次。对于肝功能不全或正在服用CYP3A4抑制剂(见药物相互作用)的患者,推荐剂量是每次1mg,每日二次。

副作用

副作用可能包括头痛、眩晕、心悸、失眠、恶心和消化不良。

1尿潴留、胃滞纳、未经控制的窄角型青光眼患者禁用。2已证实对本品有过敏反应的患者禁用。3重症肌无力患者、严重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毒性巨结肠患者禁用。

禁忌

成分

流感、病毒性肺炎、带状疱疹、单纯疱疹、水痘、腮腺炎、风疹、麻疹、传染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艾滋病、巨细胞病毒感染、乙型脑炎、狂犬病、脊髓灰质炎、脑膜炎、结核病、麻风病、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猩红热、斑疹伤寒、伤寒、副伤寒、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布鲁氏菌病、炭疽、鼠疫、霍乱、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丝虫病、弓形虫病、黑热病、包虫病、疟疾、钩虫病、蛲虫病、蛔虫病、旋毛虫病、鞭虫病、肺吸虫病、囊虫病、肝吸虫病、姜片虫病。

本品适用于因膀胱过度兴奋引起的尿频、尿急或紧迫性尿失禁症状的治疗。

药理作用

本品用于缓解膀胱过度活动所致的尿频、尿急和紧迫性尿失禁症状,为竞争性M胆碱受体阻滞剂。动物试验结果提示本品对膀胱的选择性高于唾液腺,但尚未得到临床的证实。本品口服后经肝脏代谢成起主要药理作用的活性代谢产物5-羟甲基衍生物,其抗胆碱活性与本品相近。两者对M胆碱受体均具有高选择性,对其他神经递质的受体和潜在的细胞靶点(如钙通道)的作用或亲和力很弱。

注意事项

口服,一次1片,一日2次,早晚各一次。

1.服用本品可能引起视力模糊,用药期间驾驶车辆、开动机器和进行危险作业者应当注意。 2.肝功能明显低下的患者,每次剂量不得超过半片(1mg)。 3.肾功能低下的患者、自主性神经疾病患者、裂孔疝患者慎用本品。 4.由于尿潴留的风险,本品慎用于膀胱出口梗阻的病人;由于胃滞纳的风险,也慎用于患胃肠道梗阻性疾病,如幽门狭窄的患者; 5.尚无儿童用药经验,不推荐儿童使用。 6.孕妇慎用本品,哺乳期间服用本品应停止哺乳。

药品查询

药企入驻
申请快捷、曝光率高、上线快

最新资讯

更多

热门药品

更多

药企推荐

更多

相关医生

更多

相关医院

更多
药企入驻&商务合作联系:

18170858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