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营养饮食 食物相克 食物热量
依达拉奉注射液
依达拉奉注射液

依达拉奉注射液

处方药 非医保

通用名称:依达拉奉注射液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83190

生产企业: 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功能主治:用于改善急性脑梗塞脑出血所致的神经症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功能障碍。

温馨提示:外观包装仅供参考;请按药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药品信息
依达拉奉注射液
依达拉奉注射液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
主要成分

依达拉奉。辅料为丙二醇,焦亚硫酸钠。

活性成份: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化学名:S(+)-1-(3-二甲氨丙基)-1-(4-氟代苯基)-1,3-二氢异苯并呋喃-5腈草酸盐结构式:分子式: C20H21FN2O·C2H2O4;分子量:414.42

生产企业

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183190

国药准字H20130106

说明
作用与功效

用于改善急性脑梗塞脑出血所致的神经症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功能障碍。

治疗抑郁障碍。

用法用量

一次30mg,每日两次,加入适量生理盐水中稀释后静脉滴注,30分钟内滴完,一个疗程为14天以内。尽可能在发病后24小时内开始给药。

1.用法:口服,可以与食物同服。 2.用量: 抑郁障碍 每日1次。常用剂量为每日...

副作用

1.重度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有致肾功能衰竭加重的可能)2.既往对本品有过敏史的患者。

 不良反应多发生在开始治疗的第1-2周,持续治疗后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和发生率都会降低。(详情请遵医嘱或阅读产品详细说明书)

禁忌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孕妇:关于孕妇使用本品的临床数据有限。在大鼠的生殖毒理研究中观察到胎儿毒性作用(仔鼠体重减轻和轻微的成骨延迟),但对仔鼠的发育无影响且致畸发生率无增加。 本品用于孕妇的临床资料有限。本品不应用于孕妇,只有明确需求时且慎重考虑其风险/利益后方可使用。(详情请见产品说明书)  2.哺乳期妇女: 艾司西酞普兰可在乳汁中分泌,哺乳妇女不应接受本品治疗或在用药期间停止哺乳。 儿童用药: 抗抑郁药不适用于儿童和18岁以下的青少年。在儿童和18岁以下的青少年的临床试验中,发现给药组发生与自杀

成分

用于改善急性脑梗塞脑出血所致的神经症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功能障碍。

治疗抑郁障碍。

药理作用

据日本临床病例569例观察,26例(4.57%)出现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异常16次(2.81%),皮疹4次(0.70%)。569例中临床检测值异常变化的有122例(21.4%),主要是AST上升7.71%(43/558)、ALT上升8.23%(46/559)等肝功能检测值异常。 严重不良反应有: 1、急性肾功能衰竭(程度不明) 用药过程中进行多次肾功能检测并密切观察,出现肾功能低下表现或少尿等症状时,停止用药并正确处理。 2、肝功能异常、黄疸(均程度不明) 伴有AST、ALT、ALP、γ-GT、LDH上升等肝功能异常和黄疸,用药过程中需检测肝功能并密切观察,出现异常情况,停止用药并正确处理。 3、血小板减少(程度不明) 有血小板减少表现,用药过程中需密切观察,出现异常情况,停止给药并正确处理。 4、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程度不明) 可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表现,用药过程中定期检测。出现疑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实验室表现和临床症状时,停止给药并进行正确处理。 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主要表现为: 1、过敏症(0.1%~5%):主要表现为皮疹、潮红、肿胀、疱疹、瘙痒感; 2、血细胞系统(0.1%~5%):主要表现为红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压积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增多,血小板减少; 3、注射部位(0.1%~5%):主要表现为注射部位皮疹、红肿等; 4、肝脏(发生率>5%):主要表现为AST升高,ALT升高,LDH升高,ALP升高,γ-GT升高。(发生率为0.1%~5%):总胆红素升高,尿胆原阳性,胆红素尿。 5、肾脏(0.1%~5%):主要表现为BUN升高,血清尿酸升高,血清尿酸下降,蛋白尿、血尿、肌酐升高(程度不明); 6、消化系统(0.1%~5%):嗳气 7、其他(0.1%~5%):发热,热感,血压升高,血清胆固醇升高,血清胆固醇降低,甘油三酯升高,血清总蛋白减少,CK(CPK)升高,CK(CPK)降低,血清钾下降,血清钙下降。

详情请咨询医师或阅读产品详细说明书。

注意事项

1.轻、中度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慎用(有致肾功能衰竭加重的可能)。2.肝功能损害患者慎用(有致肝功能损害加重的可能)。3.心脏疾病患者慎用(有致心脏病加重的可能,或可能伴见肾功能不全)。4.高龄患者慎用(已有多例死亡病例的报道)。因有加重急性肾功能不全或肾功能衰竭而致死的病例,因此在本品给药过程中应进行多次肾功能检测,同时在给药结束后继续密切观察,出现肾功能下降的表现或少尿等症状的情况下,立即停止给药,进行适当处理。尤其是高龄患者,已有多例死亡病例的报告(大部分都在80岁以上),应特别注意。

 抗抑郁剂不适用于儿童和18岁以下的青少年。在儿童和18岁以下的青少年的临床试验中,发现本品治疗组发生与自 杀相关的行为(自 杀企图和自杀观念)和敌意(攻  击性,对抗行为和易怒)的频率高于安慰剂组。即使是为了临床需要,仍需密切监测患者的自 杀征兆。(详情请阅读产品详细说明书)

药品查询

药企入驻
申请快捷、曝光率高、上线快

最新资讯

更多

热门药品

更多

药企推荐

更多

相关医生

更多

相关医院

更多
药企入驻&商务合作联系:

18170858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