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营养饮食 食物相克 食物热量

中医药抗新冠的方法有哪些 新冠咳嗽能吃补肺活血胶囊吗

新冠咳嗽能吃补肺活血胶囊吗

2020年开端,爆发了一场波及全球的重大疫情。我国在政府的积极组织协调,人民的积极配合,医务人员无私奉献下,仅用了不到100天的时间,疫情就得到了有效控制,成为世界抗击疫情的典范。抗击疫情过程中,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治疗方案,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继03年非典之后再次展现出中医药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中医药是如何在疫情中发挥作用的呢?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疫疠之邪夹湿是本病的主要病理因素,时疫之邪气从口鼻而入,郁闭肺气,中焦受阻,累及脾胃、大肠,甚至全身,传变迅速,病机特点以“湿”为主,可兼见“热、毒、瘀”等特点。根据中医辨证论治,新冠肺炎的证型可分为湿阻肺脾证、湿热蕴肺证、热毒闭肺证、疫毒瘀肺证、邪毒内闭证、阴竭阳脱证、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等。另外,结合新冠肺炎发病特点和临床救治实际需要,本病可分为感染期和恢复期。感染期

感染期是指符合新冠肺炎确诊的病例,从确诊到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的时间段。

轻型

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未见肺炎表现,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临床表现:微热或不热,或微恶寒、或咳,倦怠,或便溏。舌淡红,苔薄或薄白,脉浮数或濡。治法:疏风解表、芳香解毒。中药:薄荷、荆芥穗、广藿香、防风等。推荐中成药:疏风解毒胶囊(颗粒)、金花清感颗粒、复方银花解毒颗粒。

普通型

湿阻肺脾证

临床表现:干咳少痰,咳声重浊,胸闷,时腹胀,呕恶、纳差,便溏。舌质淡或淡红,苔白或白腻,脉滑。治法:健脾化湿,宣肺解毒。中药:苍术、薏苡仁、茯苓、川贝母、苦杏仁等。推荐中成药:藿香正气胶囊(制剂、软胶囊、水)、防风通圣丸(颗粒)。湿热蕴肺证临床表现:发热,咳嗽,痰粘或稠,气喘,口渴,胸闷。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数或滑数。治法:宣泄肺热,解毒祛湿。中药:葶苈子、黄芩、石韦等。推荐中成药:莲花清瘟胶囊(颗粒)、麻芩消咳颗粒。

重型

热毒闭肺证临床表现:高热,胸闷气促,咳嗽,腹胀便秘。舌质红,苔黄膩或黄燥,脉滑数。治法:宣肺通腑,解毒泄热。中药:桑白皮、鱼腥草、金荞麦、石膏等。推荐中成药:痰热清注射液(胶囊)、热毒宁注射液。疫毒瘀肺证临床表现:高热不退或低热缠绵,喘憋气促,心悸,紫绀,皮肤瘀斑,或伴纳差,大便溏滞或秘结,小便不利,舌暗红苔浊腻,脉滑数。治法:化浊宣肺、活血解毒。中药:石菖蒲、紫草、生地黄、牡丹皮、枇杷叶等。推荐中成药:血必净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

危重型

邪毒内闭证临床表现:发热神昏,气憋,烦躁,胸腹灼热,汗出淋漓。舌质暗红或绛,苔浊腻或黄腻,脉沉细数或脉散大无力。治法:清热解毒,开闭救逆。中药:牛黄、羚羊角、郁金、冰片等。推荐中成药:生脉注射液、益气复脉注射液或醒脑静注射液。阴竭阳脱证临床表现:动辄气喘,汗出肢冷,体温不升反降,神昏或神识淡漠,舌质紫黯,脉细微或浮大无根。治法:滋阴敛阳,益气固脱。中药:附子、人参、肉桂、五味子等。推荐中成药:参附注射液。恢复期

恢复期是指符合新冠肺炎确诊的病例,从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到临床症状(如气短、乏力、纳差等)完全消失前的时间段。

肺脾气虚证

临床表现:气短,干咳、倦怠乏力,纳差,大便无力,便溏不爽,舌淡胖,苔白或腻,脉濡细无力。

治法:补肺健脾,化浊和中。中药:冬虫夏草、木瓜、石菖蒲等。推荐中成药:补肺活血胶囊、玉屏风颗粒。

气阴两虚证

临床表现:气短,倦怠,自汗,口干咽燥,舌红少津或舌嫩红,舌苔少,或稍黄腻,脉细或细数。

治法:益气养阴,健脾和胃。中药:麦冬、天冬、南沙参、北沙参、西洋参等。推荐中成药:生脉胶囊。以上治疗方法仅供参考,病人要在专业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用药,切勿擅自用药。

结合呼吸道感染病转归规律,在中医药的临床使用上,病程早期应可使用利湿化浊、清热解毒药协助抑杀病毒;中期的重点则是改善症状,控制病情转化,采用清热化痰、活血解毒方药;后期则需要扶助正气,益气养阴、清除余热。

对于新冠肺炎,单味中草药作用往往比较弱,但当几味中药通过辩证论治,组合在一起,组成一个方子的时候,它就会发挥很好的作用,不仅能杀灭病毒,还能把人体的免疫力提高起来共同去对抗病毒,无论病毒如何变异,只要证候一样,中药处方都不用改变,这就是中医药的神奇之处!

药品资讯

  • 芦荟治湿疹吗

    2025-07-21

    芦荟可能对湿疹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作为一种常见的植物,芦荟中含有的多种化合物,如多糖、蒽醌类化合物和维生素等,被认为具有抗炎和促进皮肤愈合的特性。然而,芦荟对湿疹的治疗效果因人而异,并非对所有人都有效。

  • 金银花具有一定的抗炎和抗菌作用,可能对湿疹症状有所缓解。然而,金银花并不是专门针对湿疹的治疗药物,其效果因人而异,且不能替代专业医疗治疗。金银花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绿原酸和木犀草素等,这些成分具有抗炎

  • 长湿疹的症状

    2025-07-21

    长湿疹的症状通常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红肿、瘙痒、干燥、脱屑,有时还伴有小水疱或渗出液体。这些症状可能会周期性地加重或减轻,并且可能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出现,如手、脚、面部或关节处。湿疹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 湿疹如何调理

    2025-07-21

    湿疹的调理需要综合考虑皮肤护理、生活习惯和饮食调整。首先,保持皮肤清洁和湿润是基础,应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清洁产品,并在洗浴后涂抹保湿霜以锁住水分。其次,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和刺激物,如某些化学物质或粗糙

  • 香菜汁可能对湿疹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不能替代医学治疗。香菜含有挥发油、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菌特性,可能有助于减轻湿疹症状。然而,香菜汁并非专业治疗湿疹的药物,其效果因人而异,可能

  • 茶叶水可能对湿疹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不能替代专业的治疗。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等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的作用,可能对湿疹引起的皮肤炎症和瘙痒有一定的缓解效果。然而,茶叶水的治疗效果有限,且因人而异。

  • 平安膏可能对湿疹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不能作为湿疹治疗的主要手段。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症性疾病,表现为皮肤红肿、瘙痒、渗出和结痂等症状。治疗湿疹需要综合考虑病因、病程和个体差异,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湿

  • 紫草婴儿软膏对于治疗湿疹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并非所有湿疹情况都适用。紫草软膏含有紫草成分,这种成分具有消炎和促进皮肤愈合的作用,对于轻度湿疹和皮肤炎症有一定的缓解效果。然而,湿疹的成因复杂,包括遗传因素

  • 卤米松乳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治疗湿疹。作为一种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它具有抗炎、抗过敏和抗免疫作用,能够减轻湿疹引起的皮肤炎症和瘙痒。然而,其治疗效果因人而异,且不建议长期大面积使用。针对湿疹的治疗,建

  • 慢性湿疹的症状表现包括皮肤干燥、瘙痒、红肿、脱屑、色素沉着以及皮肤增厚。患者可能会经历持续的不适感,尤其是在夜间,瘙痒感可能会加剧。此外,由于长期抓挠,皮肤可能会出现破损和感染。针对这些症状,建议患者

  • 氯雷他定是一种抗组胺药物,它在治疗湿疹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症性疾病,其症状包括皮肤红肿、瘙痒和干燥。氯雷他定通过阻断组胺H1受体,减轻组胺引起的过敏反应,从而缓解湿疹患者的瘙痒症

  • 红霉素软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于湿疹的治疗,但并非所有类型的湿疹都适用。红霉素软膏是一种抗生素软膏,主要成分为红霉素,它主要针对由细菌引起的皮肤感染。对于湿疹,尤其是伴有细菌感染的情况,红霉素软膏可以帮

  • 金银花具有一定的抗炎和抗菌作用,可能对湿疹的治疗有一定的辅助效果,但不能作为主要治疗手段。金银花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绿原酸、木犀草素等,这些成分具有抗炎、抗菌和抗病毒的作用。然而,湿疹的成因复杂,可能

  • 炉甘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于治疗湿疹。作为一种含有锌的矿物质,炉甘石具有收敛和保护皮肤的作用,能够减轻皮肤炎症和瘙痒感。然而,并非所有类型的湿疹都适合使用炉甘石进行治疗。对于湿疹的治疗,应根据湿疹的具体

  • 炉甘石洗剂对于湿疹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并非对所有类型的湿疹都有效。炉甘石洗剂主要成分为炉甘石和氧化锌,具有收敛、保护和干燥的作用,适用于轻度湿疹和皮肤炎症。对于渗出不多、无明显感染的湿疹,炉甘石洗剂

  • 炉甘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于治疗湿疹。它是一种含有锌的天然矿石,经过加工后可用于皮肤疾病的治疗。炉甘石具有收敛和保护皮肤的作用,能够减少皮肤炎症和瘙痒感,对于湿疹患者来说,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炉甘

  • 脸部湿疹的症状通常表现为皮肤发红、瘙痒、干燥、起皮疹,严重时可能伴有水疱、渗出和结痂。患者可能会感到皮肤紧绷和不适,尤其是在洗脸或暴露于温度变化时。这些症状可能会周期性地加重和缓解,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 湿疹能治吗

    2025-07-21

    湿疹是可以治疗的。虽然湿疹可能需要长期管理,但通过适当的治疗和护理,症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缓解。湿疹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病因、症状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治疗方法通常包括局部应用的药膏

  • 婴儿紫草膏可能对湿疹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不能作为湿疹治疗的主要手段。紫草膏含有紫草提取物,具有消炎、抗菌和促进皮肤愈合的功效,对于轻度湿疹或皮肤轻微受损有一定的帮助。然而,湿疹是一种复杂的皮肤炎症性疾

  • 湿疹不治疗自愈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并不是所有情况下都能自然康复。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症性疾病,其症状包括红肿、瘙痒、干燥和皮疹等。在某些轻微的情况下,通过良好的皮肤护理和避免刺激物,湿疹可能会自行缓

药品查询

药企入驻
申请快捷、曝光率高、上线快

最新资讯

更多

热门药品

更多

药企推荐

更多

相关医生

更多

相关医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