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营养饮食 食物相克 食物热量

七天吃一次的降糖药 学会调整口服降糖药的周期

1、对药盒上的商品名要知道它的药名

每种药至少有两个名字,药名和商品名,有的还有一个化学名。药名只有一个,是世界统一的,一般用拉丁文或英文命名。中文翻译的命名也只有一个,但不同厂家生产同一种药可起不同的商品名。比如,国际上命名的Glipizide中文翻译命名为"格列吡嗪",各厂家生产的格列吡嗪的商品名有:格列吡嗪、美吡哒、瑞易宁、迪沙片、优哒灵等。无论什么商品名,在说明书上都要说明某某药每片含格列吡嗪多少剂量。

2、用降糖药一定要了解药物的排泄途径和禁忌证

有些药只能通过肾脏排泄,有些药只能通过肝脏分泌的胆汁排泄,叫"单通道排泄"。有些药从肾脏和胆汁都可以排泄叫"双通道排泄",即便是双通道排泄的药物从肾脏和肝脏排泄的比例也不同。如果排泄某种药物的脏器有障碍,这种药就不能用,否则会引起药物在体内的蓄积,降糖药蓄积可以造成低血糖,肾功能不全者用苯乙双胍(降糖灵)产生的乳酸排不出去会引起乳酸性酸中毒。所以,当第一次看病的时候,首先要检查肾功能和肝功能,保证用药的安全。

3、调整口服降糖药的周期

任何药物都有它的作用高峰时间和作用消失时间,我们把药物作用减少到一半的时间叫作"半衰期",5个半衰期后可认为药物基本排出体外,长期用药,还有药物的积累效应。临床上发现,用口服降糖药或调整口服降糖药,第一周血糖变化不明显,第二周逐渐下降,第三周末血糖降到一定程度不再下降,可认为是该药量的最终结果,故调整口服降糖药需每3~4周调一次。

4、进食量准确,生活有规律是调整降糖药的前提

没有患糖尿病的人,自身分泌的胰岛素可以随着进食量的大小引起血糖的高低来分泌,使血糖在正常范围内波动。不管是1型还是2型糖尿病,不论是外源替代或补充的胰岛素,还是自身分泌的胰岛素,都不可能随着血糖的变化而自动变化,外源注射胰岛素的剂量和口服降糖药的剂量是在科学饮食、运动和正常的生活工作的基础上摸索出来的,摸索出来的降糖药剂量是不会随着血糖波动而变化的,所以进食量准确,生活有规律是调整降糖药的前提。

5、不吃饭不用降糖药,吃的少降糖药要减量

有人因某些原因吃不下饭或不吃饭,总认为药是治病的不能不吃,但如果吃了降糖药不吃饭或吃的量不够,易发生低血糖,所以当主食吃的量不够应减少降糖药的剂量,主食的量恢复以后再恢复原降糖药的剂量。

6、对药物的"副作用"的认识

药物说明书上"药物副作用"一栏中会写出许许多多的副作用,这是实事求是的作法,告诉大家要细心观察,有问题及早找医生诊治。但某个药物的副作用是在极少数人中出现,症状很轻,对身体影响不大,才能批准在医疗市场上市。所以,尽管说明书上写着很多的副作用,大可不必担心,而那些标榜"无副作用"的药物,反倒不可相信。

7、降糖药应从小剂量开始使用

任何降糖药的使用一定要从小剂量开始,第一次为"投石问路",经过一段时间药物的积累作用达到最终稳定结果后,根据血糖监测的情况进行调整,逐渐增加药物剂量,直至把血糖控制到理想程度。此时的药物剂量可在一段长时间内不再改变,血糖正常也不能减少降糖药的剂量,减少了血糖依然会高,血糖偶尔高不要轻易增加降糖药的剂量,要寻找原因,针对原因解决问题。

8、调整药物治疗的依据是糖尿病患者的监测记录

血糖未控制好的原因很复杂,包括吃饭的时间、摄入量、食物种类,进餐次数,运动的时间、方式、程度、降糖药的种类,联合用药的搭配、药物剂量、近期的特殊情况是否对血糖有影响等多种因素。要把具体问题找出来才能提出正确的治疗方案。糖尿病监测记录做的越详细就越能体现疾病的真实状况,治疗才能有的放矢.

小结:任何药物的调理都不可大意,认真科学地对待疾病,才是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一定要按时吃药。

药品资讯

  • 半枝莲的功效

    2025-02-01

    半枝莲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的功效。这种植物在传统医学中被用来治疗多种疾病,尤其是与热毒有关的炎症和肿胀。半枝莲的功效主要体现在其能够清除体内的热邪,对于常见的皮肤炎症、咽喉肿痛等有辅助治疗作用。此外

  • 麻子具有润肠通便和清热解毒的功效。它含有的油脂成分能够润滑肠道,帮助缓解便秘症状。同时,麻子中的某些成分还具有消炎作用,对于轻微的皮肤炎症或口腔炎症有一定的缓解效果。麻子的功效主要体现在其对消化系统的

  • 威灵仙的功效

    2025-02-01

    威灵仙具有祛风湿、通经络的功效。它在中医中被用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疼痛等病症,因其性辛散温通,能够驱散体内的湿邪,缓解关节肌肉的疼痛和僵硬。威灵仙的功效主要体现在其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因风湿引起

  • 蛤蟆草功效

    2025-02-01

    蛤蟆草被认为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它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可能对一些健康问题有所帮助。蛤蟆草的功效可能包括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在民间传统中,蛤蟆草被用来治疗皮肤炎症、湿疹等皮肤病,以及咽喉肿痛等炎症性

  • 龙胆草的功效

    2025-02-01

    龙胆草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它通常被用于治疗湿热黄疸、带下、湿疹等病症。在中医理论中,龙胆草因其苦寒的特性,能够清除体内的湿热,对于因湿热引起的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龙胆草的清热作用较为温和,

  • 附子的功效

    2025-02-01

    附子具有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它通常被用于治疗因寒邪引起的腹痛、关节疼痛等症状。附子在中医中属于温热类药物,其主要作用是温经散寒、回阳救逆。在临床上,附子常用于治疗寒邪侵袭引起的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

  • 止嗽散通常具有缓解咳嗽症状的功效。它主要用于治疗因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表现为咳嗽声重、痰白清稀等症状。止嗽散通过调和肺气、宣肺止咳的作用,帮助减轻咳嗽不适。在具体分析时,止嗽散中的成分多具有温肺散寒、

  • 卡波姆具有保护皮肤屏障和保湿的功效。它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能够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皮肤水分的流失,从而保持皮肤的湿润度。此外,卡波姆还能减少外界刺激物对皮肤的侵害,对于敏感肌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卡波

  • 南瓜子具有多种健康益处。它们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可能对心血管健康、消化系统以及抗氧化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南瓜子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液中

  • 盐酸乙胺丁醇片通常用于治疗结核病。这种药物通过干扰细菌的代谢过程,抑制其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在临床上,盐酸乙胺丁醇片是抗结核药物中的一种,它对结核分枝杆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该药物可以与其他

  • 枳壳和枳实通常都具有理气的功效,但在具体应用上存在差异。枳壳主要用来治疗胸腹胀满、食积不化等症状,而枳实则更侧重于破气消积,适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胸胁胀痛、食积腹痛等症。枳壳性平和,适用于气滞引起的胸腹

  • 望江南被认为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功效。这种植物在传统医学中被用来治疗多种疾病,因其含有的化学成分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益处。望江南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能够缓解因湿热引起的不适,比如黄疸和消化不良。此外,

  • 续断片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的功效。它在中医中被用来治疗因肝肾不足导致的筋骨疼痛、腰膝酸软等症状。续断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能够滋补肝肾,增强筋骨的强度,对于因肝肾功能不足引起的筋骨问题有一定的改善

  • 玄麦甘桔颗粒具有清热润肺、生津止渴的功效。这种颗粒剂型便于服用,适合需要缓解咽喉不适、口干舌燥等症状的人群。玄麦甘桔颗粒的成分主要来源于天然植物,其清热作用有助于减轻因内热引起的不适,而润肺效果则有助

  • 南蛇藤通常具有活血化瘀和舒筋活络的功效。这种植物在传统医学中被用来治疗跌打损伤和风湿关节痛等病症。南蛇藤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因血瘀引起的疼痛。对于轻微的跌打损伤,南蛇藤可以帮助消肿

  • 纳米银具有抗菌作用,能够有效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纳米银的抗菌机制主要是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导致细菌死亡。此外,纳米银还具有抗炎和促进伤口愈合的功效。纳米银的抗菌效果与其粒径和浓度有关,粒径越

  • 杜仲皮被认为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尤其在中医中较为常见。它被认为能够增强筋骨、缓解腰膝酸软等症状。杜仲皮中含有丰富的天然活性成分,如杜仲胶和杜仲苷等,这些成分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在具体分析其功效

  • 黄皮寄生通常被认为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它被认为可以帮助缓解风湿性关节疼痛和肌肉疼痛,同时对于改善血液循环也有一定的作用。此外,黄皮寄生还被用来治疗一些消化系统的问题,比如胃痛和消化不良。黄皮寄生的功效

  • 狗尾巴草功效

    2025-02-01

    狗尾巴草被认为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它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积极影响。狗尾巴草含有的纤维素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消化系统健康。此外,它还可能具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盐

  • 酒黄精的功效

    2025-02-01

    酒黄精被认为具有一定的滋补作用。它被广泛用于传统医学中,旨在增强体力和改善体质。酒黄精的功效可能包括增强免疫力、抗疲劳和调节血糖等。作为一种草本植物,它含有多种活性成分,这些成分可能对人体的新陈代谢和

药品查询

药企入驻
申请快捷、曝光率高、上线快

最新资讯

更多

热门药品

更多

药企推荐

更多

相关医生

更多

相关医院

更多
药企入驻&商务合作联系:

17276704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