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肠癌是世界第三大常见癌症
肠癌是世界第三大常见癌症,每天约有140万新病例产生。加工过的红肉、腹部脂肪过多等,都是该病的危险因素。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的雷切尔·汤普森(Rachel Thompson)指出,肥胖和癌症之间的关系非常强烈。“这个发现很有趣,因为它给出了这样一个暗示,那就是肠癌风险可能受到我们整个生命历程中生活习惯的影响。”因此,建议从小就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预防肥胖,从而避免癌症风险。
2、如何预防结直肠癌
预防结直肠癌首先要改变生活方式,比如说减少高蛋白、高脂肪、精细饮食,增加蔬菜、水果、粗粮,减少吸烟和过量饮酒,加强运动。第二,减少结直肠癌的发病,提高生存的二级预防,通过积极的宣传肠癌的临床表现,使患者积极就诊。积极开展筛查早期发现是最重要的手段,筛查是减少肿瘤提高生存最主要的手段。第三,积极治疗癌前病变。第四,积极治疗,有较佳的疗效。
3、年轻人患大肠癌不奇怪
看来青少年时期太胖,更容易患结直肠癌。结直肠癌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中结直肠癌发病率位列第三,高达31/10万,直追欧美国家。然而,患者的早诊率远落后于国外,确诊时约60%的患者是中晚期。现在年轻人得恶性肿瘤已经不是很奇怪的事情,特别是结直肠癌,这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关。年轻人喜欢吃垃圾食品、作息不规律、喜欢熬夜。
4、超重青少年更易患大肠癌
一项大型队列研究显示,超重青少年男性到中年发展为结直肠癌(CRC)的风险较非超重者高两倍。其中有全身性炎症表现的风险也相应增加。该研究是少数关于青少年体质指数(BMI)与成年肠道癌症发生关系中比较值得关注的研究。该研究第一次评估了青少年全身性炎症与结直肠癌的关系,其中全身性炎症的检测是通过红细胞沉降速率(ESR)来评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