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是人体内嘌呤化合物代谢后的最终产物,主要由细胞代谢分解的核酸和其他嘌呤类物质生成,少部分来源于食物中的嘌呤。正常成人男性血尿酸水平为150~416μmol/L,女性为89~357μmol/L。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可能导致高尿酸血症,进而引发痛风等疾病。
1、化学本质
尿酸是一种含有碳、氮、氧、氢的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5H4N4O3。它在体液中以尿酸盐的形式存在,溶解度较低,当浓度过高时容易形成结晶沉积在关节、肾脏等部位。
2、生成与代谢
约80%的尿酸由人体细胞代谢产生,20%来源于饮食中的嘌呤。嘌呤在肝脏经过氧化酶作用分解为尿酸,随后通过肾脏随尿液排出(占2/3),其余经肠道分解后排泄。肾脏的尿酸排泄功能异常是导致血尿酸升高的重要原因。
3、生理作用
尿酸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可作为抗氧化剂清除自由基,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另一方面浓度过高时会引发炎症反应。
日常需控制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的摄入,保持每日2000ml以上饮水量促进尿酸排泄。若体检发现血尿酸水平持续偏高,建议及时至内分泌科或风湿免疫科就诊,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或药物治疗预防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