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可能不单纯依赖性激素六项结果。即使性激素水平显示正常,结合超声检查发现卵巢多囊样改变及其他临床表现,仍存在确诊的可能性。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核心诊断标准包含排卵障碍、高雄激素表现和卵巢形态学特征。性激素六项检测主要反映特定时间点的激素水平,如睾酮、促黄体生成素等指标可能存在波动性,未必完全体现疾病全貌。超声检查显示单侧或双侧卵巢存在12个及以上小卵泡且卵巢体积增大时,提示多囊样改变。部分患者可能表现为激素水平处于正常范围,但存在月经周期紊乱、多毛等临床特征。个体差异导致部分患者激素分泌呈间歇性异常,检测时可能恰处激素波动低谷。临床实践中需结合抗缪勒管激素检测、糖代谢评估等多维度指标综合判断。
建议月经异常或存在多毛症状的女性完善甲状腺功能、胰岛素抵抗等相关检查。确诊患者需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改善代谢状态,定期监测激素水平和卵巢形态变化。若需药物干预,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调节月经周期药物或降雄激素制剂,避免自行服用激素类药物影响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