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营养饮食 食物相克 食物热量

肾动脉血栓形成和...(肾动脉血栓形成和... )

别名: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75%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发病部位:
血液血管
典型症状:
肚子疼 血压高 低烧 低补体血症
并发症:
高血压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泌尿外科 血管外科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肾动脉血栓形成和...治疗?

肾动脉血栓形成和栓塞一般治疗

  肾动脉血栓形成和栓塞西医治疗

一、治疗

  各种急性和慢性肾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治疗,目标是保存肾功能以及预防和治疗肾素介导的高血压。肾动脉血栓形成和栓塞治疗的关键是尽快开通闭塞血管,恢复肾血流。以往的内科治疗只能做到对症处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外科手术风险和创伤较大,而且受全身情况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益发展的血管介入性治疗技术,使肾动脉血栓形成及栓塞的治疗翻开新的一页,经皮穿刺肾动脉腔内成形术能尽早开通闭塞肾动脉,恢复肾血流,治疗效果良好。治疗方案的选择,取决于肾动脉血栓形成或栓塞的原因,以及从堵塞到开始治疗的时间和患者的年龄,原有的基础病变及全身状态。

1.外科治疗

尽快进行手术取栓或血管再造术能使病肾缺血坏死面积减至最小,有效挽救肾脏功能,但手术创伤性大,对于同时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难治性高血压,甚至有急性肺水肿、脑水肿及基础病变严重患者来说,风险很大。因此,是否进行外科手术,应考虑患者全身情况耐受程度。手术主要适应证是:


  (1)外伤性肾动脉闭塞

  (2)双侧肾动脉主干或大分支闭塞(或孤立肾动脉闭塞)。

  (3)肾动脉堵塞时间在12h以内,12h以后进行手术者,肾功能恢复可能性下降,12~18h内手术的肾功能恢复仅50%,但时间再延迟者,肾功能不一定能得到恢复。

  2.介入性治疗

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术是诊断肾梗死的确诊手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行肾动脉取栓、溶栓及成形术,是目前文献报道较为有效安全的方法。虽然因为该病早期诊断率低,缺乏大规模临床治疗经验总结,但介入治疗操作简单易行,创伤性小,可重复进行,且病情危重时,病人仍能耐受,值得有条件的医院开展和应用。方法是用2%普鲁卡因约4ml局部麻醉,穿刺股动脉(多取右侧),送特制的肾动脉造影导管、取栓用导管或球囊导管至肾动脉闭塞处,按需要行动脉内溶栓、套取栓子或球囊扩张术。临床诊断为急性血栓形成,血栓栓塞者,先采用溶栓治疗,如诊断为癌栓、心瓣膜赘生物栓塞、异物(如血管内支架,心房、室间隔补片等)栓塞或陈旧性血栓栓子在局部溶栓未能溶通者,应试行栓子套取术。动脉内溶栓和取栓不成功,或溶通和取栓后肾动脉仍存在明显肾动脉狭窄者(一般认为狭窄≥75%则可能引起病理改变),应给予球囊扩张术,以便开通肾动脉主干或大分支(血栓被球囊挤压碎裂后可能堵塞小动脉分支,但缺血坏死面积则明显缩小),彻底解决肾缺血的解剖学原因。动脉内溶栓的给药方法为尿激酶或链激酶10万U用生理盐水20ml稀释,缓慢导管内推注,约半小时推完,可重复使用,局部用药剂量在50万U以内一般认为是比较安全的。

  3.内科治疗

  (1)静脉溶栓:

静脉溶栓效果不如动脉内溶栓确切,但因其费用少,不须介入治疗用的昂贵设备和操作技术,一般医院均可进行。因此值得推广。

  适应证:所有肾动脉血栓形成或血栓栓塞患者均适用。

  禁忌证:

①高龄患者,一般认为年龄>75岁不宜行静脉溶栓治疗。

②出血倾向。

③半年内深部组织外伤或穿刺病史。

④半年内脑血管意外病史。

⑤溶栓剂过敏

⑥不能控制的高血压。

  给药方法:尿激酶或链激酶20~40万U溶于100~500ml液体中,3h内静脉滴注完毕。应用链激酶或尿激酶局部动脉内注入比静脉注射溶栓在肾组织仍活的低危病人中常更有效。1次/d,连用3~7天(也有专家认为每天用量可达50万~100万U仍较安全)。溶栓过程每天查出、凝血时间及纤维蛋白原定量。

  (2)抗凝治疗:

对于有血栓形成或栓塞病史的患者,外科手术后,介入治疗和静脉溶栓治疗后的病人也应常规抗凝治疗,以防栓塞再次发生。住院病人可以给予普通肝素或相对低分子 肝素静脉滴注或皮下给药。长期应用可给予华法林、噻氯匹定(力抗栓)或阿司匹林等口服抗凝药,用药剂量要求个性化,用药过程定期监测出、凝血时间,随时调整剂量,以防出血并发症。

  (3)对症治疗:

  ①高血压的治疗:高血压常于发病1周内出现,在2~3周恢复正常,部分病人持续终身。其发生机制与肾缺血导致肾球旁细胞分泌肾素增多,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加有关,因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可能有效。但是,由于这两类药物在扩张全身动脉的同时也扩张出球小动脉,当入球小动脉的灌注压因肾动脉血栓形成或栓塞而下降时,可造成肾小球血流量进一步下降,导致肾功能恶化,因此,应慎重权衡用药。其他降压药物治疗效果欠佳,高血压危象应给予硝普钠或酚妥拉明(立其丁)等强而起效快的静脉用降药压。

  ②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对于急性肾功能衰竭者,应及时血透治疗可减轻症状,可为进一步外科或介入治疗赢得时间。

  ③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二、预后

  肾动脉栓塞与血栓形成的预后与致病原因、肾动脉阻塞范围及有效治疗开始的时间有关。外伤性肾动脉血栓形成时,多数病例有严重多脏器损害,病死率达44%,不少病人(约25%)死于肾外并发症(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梗死等),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者较少。

  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发生血栓形成者,因肾动脉闭塞前已出现长期狭窄,反复肾缺血促进侧支循环形成,减轻了急性期病理改变,近期预后可能较好,但如同时有冠状动脉或脑动脉事件发生则预后也较差。

  先天性和获得性高凝状态导致血栓形成的近、远期预后与原发病的治疗有效性有关,如先天性蛋白C缺乏症患者及时给予蛋白C制剂可收到显著疗效,系统性红斑狼疮骨髓纤维化症等因临床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溶栓或取栓治疗为其对症处理的一部分,其预后视病人对整个综合治疗的反应而异。

  肾动脉栓塞如能及时行溶栓或取栓治疗,急性期预后较好,远期预后则与栓子来源有关,死亡原因多为基础疾病进展的结果。

肾动脉血栓形成和...相关医生

更多>

肾动脉血栓形成和...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医院

专家推荐

  • 李秀莲

    李秀莲 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护理。

    擅长:主任医师

    著名中医肿瘤学家及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学家,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医学博士、教授、博

  • 卢秀英

    卢秀英 危重病的救治。

    擅长:主任医师

    从事儿内、急救专业近四十年,具有丰富的危重症及疑难杂症抢救治疗经验。特别擅长各种休克、中毒、抽搐等

  • 席时华

    席时华 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眼底疾病及小儿弱视诊治

    擅长:主任医师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40余年,具有极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诊治疑难眼病的能力,尤其擅长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

  • 李晶

    李晶 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特别是对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青光眼、泪道疾病及眼外伤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主任医师

    李晶,女,1962年12月生,汉族,陕西人。1985年毕业于新疆医学院医疗系,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

  • 热西提

    热西提 内科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擅长:主任医师

    1965年毕业于新疆医学院临床医疗学,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曾获自治区优秀专家称号。全国

推荐问答

久坐久立久行为何伤身?

久坐、久立、久行均可能导致身体伤害。久坐时,人体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血液循环减慢,肌肉活动减少,易引发腰背疼痛、下肢静脉曲张等。久立时,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受阻,易导致下肢静脉曲张、关节疼痛等问题。久行则可能因过度使用关节和肌肉,引发关节磨损、肌肉疲劳等问题。因此,合理调整工作和休息方式,定期进行身体活动,有助于减少久坐、久立、久行对身体的不良影响。

吃毓婷会导致终身不孕吗?

毓婷作为一种紧急避孕药,其主要成分为左炔诺孕酮,用于无保护性行为后的紧急避孕。正确使用毓婷通常不会导致终身不孕。然而,任何药物都有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包括毓婷。长期使用或滥用紧急避孕药可能会对女性的内分泌系统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生育能力。因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毓婷,并遵循医嘱。如果担心药物对生育能力的影响,建议咨询专业医生并进行相关检查。

空腹测血压会高还是低?

空腹测量血压与餐后测量血压相比,可能会有所不同。空腹状态下,由于食物摄入减少,胃肠道对血液的需求量降低,同时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可能相对增强,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血压略有升高。然而,血压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个体差异、测量时间、测量环境等,因此空腹测量血压是否一定高于餐后测量血压,并不能一概而论。建议在相同的条件下,定期监测血压,以便更准确地评估血压水平。

心脏官能症有哪些症状表现?

心脏官能症,也称为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一种以心脏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心脏疾病。患者常出现心悸、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情绪波动、压力增加或过度劳累有关。此外,患者可能伴有头晕、乏力、焦虑、失眠等非特异性症状。值得注意的是,心脏官能症患者通常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心脏功能检查结果多在正常范围内。

什么泡脚能改善睡眠?

泡脚是一种传统的养生保健方法,通过使用温水浸泡双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一天的疲劳。泡脚时,水温适宜,一般控制在40-45摄氏度,泡脚时间控制在15-30分钟。泡脚能够刺激足部的穴位,有助于放松肌肉,减轻压力,从而改善睡眠质量。此外,泡脚还可以帮助身体排毒,促进新陈代谢,对于改善睡眠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需注意,泡脚并非适用于所有人,如心脏病、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脑垂体位于人体哪一侧?

脑垂体,也称为垂体腺,位于人体颅内,具体位置在大脑底部的蝶骨鞍内,紧邻视神经交叉。它是内分泌系统的主要腺体之一,负责分泌多种激素,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等多种生理功能。脑垂体位于人体正中线上,不偏于任何一侧,其体积较小,形状类似豌豆,但功能极为重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