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营养饮食 食物相克 食物热量

小儿炎症性肠病(小儿炎症性肠病 )

别名: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70-80%,小部分发展成为慢性肠炎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发病部位:
典型症状:
肚子疼 乏力 生长缓慢 神经性厌食
并发症:
低钾血症 肛周脓肿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消化内科 儿科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小儿炎症性肠病治疗?

小儿炎症性肠病一般治疗

  小儿炎症性肠病西医治疗

一、治疗

  IBD的治疗目标是针对控制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发作、维持缓解。治疗的着眼点是针对发病机制的各个重要环节予以阻断。IBD的治疗首先要考虑:

①疾病的部位和范围,此与治疗方法的选择、药物的反映及预后密切相关。

②疾病的活动度与严重度:不同期、不同程度的病变应采用不同的对策,估计预后。

③疾病的病程,初发者治疗反应好,而复发者差。

④病人的全身情况和有无并发症,有助于不同治疗方法的选择、预后估计和生活质量的评价。治疗原则有三:

①尽早控制症状;

②维持缓解,预防复发;

③评价内科治疗的效果,确定内外科治疗的界限,防治并发症。

  1.内科治疗

  (1)一般治疗:保持营养与水、电解质平衡,重症者予以高热量、高蛋白、多种维生素与低脂低渣饮食,补充多种微量元素、输血、血浆、人血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纠正酸碱平衡。频繁呕吐者应用适量解痉剂,并发感染者加用抗生素如甲硝唑(灭滴灵)等。

  (2)药物治疗:糖皮质类固醇(GCS)适用中重度病例,具有肯定的抗炎作用及免疫抑制效果。对CD有瘘管形成及脓肿者禁用。

  ①泼尼松和泼尼松龙:1~2mg/(kg·d),2~3次/d,共2~3周,症状缓解逐渐减量,隔天或间隙疗法[1mg/(kg·d)],持续4~6周,后再逐渐减量至停药,总疗程2~3个月。

  ②氢化可的松和甲泼尼龙(甲基强的松龙):

  A.静脉给药:适用于口服无效重症病例的静脉给药。氢化可的松10mg/(Kg·d),甲泼尼龙(甲基强的松龙)1~1.5mg/(kg·d),分次静脉给予10~14天。注意脓毒血症、低钾、发热、肠穿孔。

  B.局部治疗:适用于直肠至左半结肠局部轻、中型病例。氢化可的松25~50mg/次,泼尼松龙琥珀酸钠(琥珀氢化考的松)25~50mg/次,加入生理盐水50ml内,保留灌肠至少1h,1~2天1次,疗程10~14天。泡沫剂每次5ml直肠内注入可达乙状结肠。栓剂对直肠有效,携带使用方便。

  C.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肠系膜动脉灌注:在日本应用于UC病例中获得较好的效果。

  (3)柳氮磺吡啶(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柳氮磺吡啶(SASP)是治疗轻中度IBD的主要药物,也是维持缓解惟一有效的一类药物,口服后其中75%经结肠细胞分解偶氮链断裂成为5-氨基水杨酸(5-ASA)与SP,前者是治疗的有效成份,有抑制局部炎症,清除自由基对组织的损伤及抑制免疫反应等作用。常用于UC与结肠CD。剂量50~75mg/(kg·d),2~3次/d,病情稳定后逐渐以维持量,疗程2年。不良反应有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头痛,皮疹,血小板数量减少、功能下降、叶酸吸收下降及少数有骨髓抑制,不宜长期大剂量应用。

  (4)美沙拉嗪(5-ASA,5-氨基水杨酸):较柳氮磺吡啶(SASP)抗炎作用强,不良反应减少,适用于不能耐受柳氮磺吡啶(SASP)者或柳氮磺吡啶(SASP)疗效不佳者。每天20~30mg/kg,分3次,症状缓解后改维持量(1/2治疗量)。

  4-氨基水杨酸(4-ASA),对UC有效。

  Pantasa系由2个5-氨基水杨酸(5-ASA)分子通过偶氮链连接而成,在结肠内可释放出2个分子5-氨基水杨酸(5-ASA),使用药量减少50%,且不良反应少。

  (5)免疫抑制剂:常用于柳氮磺吡啶(SASP)不能耐受、对肾上腺皮质激素依赖、病变广泛不能手术者。应用时需定期检查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

  ①硫唑嘌呤:用于顽固性CD;对肾上腺皮质激素、柳氮磺吡啶(SASP)、甲硝唑(灭滴灵)治疗无效;长期依赖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泼尼松使用半年以上)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并发各种瘘管、肛周病变,为维持缓解可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并用。术前应用使病情稳定,术后应用防止复发。剂量:1~2mg/(kg·d),疗程2~3个月。国外报道2/3的病例7年内缓解。

  ②巯嘌呤(6-MP):1.5mg/(kg·d),2次/d。国外报道对CD缓解率67%,瘘管愈合率50%。

  ③环孢素:用于顽固性难治性急性重症IBD,尤其适用于大剂量静脉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7~10天,临床未改善及一般情况比较差的患儿。剂量1~2mg/(kg·d),静脉滴注,随后口服4~8mg/(kg·d),许多研究显示其有效,尤其对那些准备手术而尚未手术者,对早期诊断的年幼患儿最有效,急性期治疗6~8周然后逐渐减量,同时开始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

  (6)抗生素:抗生素本身对IBD无效,仅用于重症及中毒性巨结肠等继发感染。常用有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甲硝唑(灭滴灵)、庆大霉素及磺胺类等。

  2.营养支持疗法

IBD患儿大多发生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往往存在包括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等在内的多种营养素的缺乏症,故应重视IBD的营养治疗。根据病情予以肠内营养,如要素饮食或全静脉营养。要素饮食改善病人营养状态,改变肠道菌群,在空肠吸收,可减少食物、消化酶到达病变肠段;减少食物中蛋白质等外源性致敏源对病变的刺激;可缓解症状,改善活动期指标(Hb、ESR、血浆蛋白等),恢复和促进小儿生长发育。

  要素饮食成分:葡萄糖、玉米糖浆、麦芽糖浆、氨基酸、酪蛋白水解物,蛋清酪蛋白、玉米油、无脂牛奶、乳糖等,按不同配方把糖、蛋白质、脂肪,以一定的比例配成溶液,根据不同个体的需要计算出总量,分次喂服(例每3~4小时1次),或经鼻胃管24h持续滴入,疗程可数月。

  对于重症或病情恶化的IBD患儿,对药物无效而病情活动者,术前必须改善全身情况纠正营养代谢障碍以适应手术。术后不能进食者,不完全性梗阻、瘘管形成或严重肛周病变者,采用全静脉营养(TPN)及完全肠道休息。

  3.生物治疗

生物治疗药物是近年才发展起来的。主要基于免疫活性细胞、巨噬细胞,特别是T淋巴细胞在免疫反应中的中心地位,针对其分化、转录、表达中的关键步骤,在细胞的分子水平进行干预,尤其针对各种促炎因子的阻断和抗炎因子的促进和补充,以达到消除炎症反应的目的。研究最多的是TNF-α,使用TNF-α单抗治疗顽固性CD,取得突出疗效,目前该药已在英、美等国批准投放市场。有以重组IL-10治疗CD的临床试验的报告,但相继的临床报道不尽人意。新近有IL-12、IL-8拮抗剂、IFN-r单抗、IL-lra及ICAM等试剂的使用,疗效尚待观察。

  4.外科治疗

  (1)UC:

  ①手术指征:

  A.急性发作:重症或暴发性病例,有穿孔、出血、中毒性巨结肠者。

  B.慢性病变:反复发作,呈慢性消耗,蛋白丢失者,儿童生长发育受限者,长期需用大剂量激素者。

  C.恶变:病情重,病变广泛持续,年幼发病者易于癌变。

  D.严重的肠外并发症,肛周并发症久治不愈者。

  ②手术方法:

  A.全结肠、直肠切除及回肠造瘘术:病情严重全身衰竭者可先行回肠造瘘,病情好转后再行二期全结肠直肠切除,能根治病变,而永久性造瘘带来终身的麻烦与痛苦。

  B.全结肠切除、回直肠吻合术:较适合小儿,可保留直肠,但需防止复燃,可口服柳氮磺吡啶(SASP)或局部灌肠,需长期随访,直肠镜追踪。

  C.全结肠切除及自制性回肠造瘘术:造瘘前回肠作侧缝合,人工造成囊袋或瓣膜使粪便可以储存。

  (2)CD:绝大多数(85%)CD患者需手术,约50%复发后再手术,对手术指征、方式、时机及术前术后处理均需认真考虑。

  ①手术指征:穿孔、出血、梗阻、瘘管、脓肿形成和中毒性巨结肠等并发症。以及顽固性病例内科治疗无效者。

  ②手术方法:

  A.局部切除:多用于结肠CD,小肠局限性病变如狭窄、瘘管、脓肿。切除肠段应尽量短,以免带来吸收不良,短肠综合征等。

  B.短路术:十二指肠CD,用胃空肠吻合术;结肠CD用全结肠切除回肠造瘘术等。

  C.肛周并发症:脓肿切排,瘘管切除。

  5.治疗方案

目前无儿科的治疗方案,参照国内外经典方案的原则。理想的治疗必须遵循一定的常规,在确定病程、病型、病期、分度、部位以及有无并发症的基础上,采用规范的治疗方案。  治疗目的诱导缓解、维持缓解、保证生长发育,尽量使患儿有正常的生活,大多数IBD患儿呈间歇性发作,间歇时间从数月至数年,其最早的发病年龄可在婴儿期。

  二、预后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预后取决于疾病的类型、并发症的有无以及治疗条件。对儿童患者的长期观察表明:约有10%的患儿在首次发作后可获得长期的缓解;仍有20%的患儿反复发作;有50%的患儿长期存在较轻微的症状,而20%的患儿持续存在较重的症状。全结肠炎患者手术几率高。与成人患者不同,约有1/3的直肠、乙状结肠炎患儿其病变范围在初发的5年之内向近端蔓延。观察表明:只有大约20%的儿童患者生活质量不受影响。由于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变率较高,故对儿童患者应进行严格的长期随访观察。

  1.UC 小儿约90%呈中度重度、病变广泛、很少有完全缓解,彻底手术治疗可治愈,约20%~30%在急性重症期需立即手术,几乎所有重症者最终需手术治疗。UC患儿10年后有结肠癌的危险性,并逐年上升,故对病程10年以上患儿,每6~12个月需行纤维结肠镜检查与活体组织检查。国外报道手术病死率20%,癌变率3%~5%。

  2.CD 小儿CD预后较差,反复缓解与加剧交替进行是本病特点,约70%患儿需要手术治疗。回肠型较单纯结肠型预后更差,其手术率、复发率、再手术率高,死亡率高。死亡原因多见于复发、脓肿、穿孔和严重营养不良。

小儿炎症性肠病相关医生

更多>

  • 李秀莲,主任医师
    李秀莲 主任医师
    未开通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护理。

  • 彭玉,主任医师
    彭玉 主任医师
    未开通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小儿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王珩,主任医师
    王珩 主任医师
    未开通
    昆明市延安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对小儿佝偻病心肌炎、肺炎、贫血、腹泻、心理因素性疾病的诊治

  • 苏诒英,主任医师
    苏诒英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营养等

小儿炎症性肠病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医院

专家推荐

  • 李秀莲

    李秀莲 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护理。

    擅长:主任医师

    著名中医肿瘤学家及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学家,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医学博士、教授、博

  • 卢秀英

    卢秀英 危重病的救治。

    擅长:主任医师

    从事儿内、急救专业近四十年,具有丰富的危重症及疑难杂症抢救治疗经验。特别擅长各种休克、中毒、抽搐等

  • 席时华

    席时华 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眼底疾病及小儿弱视诊治

    擅长:主任医师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40余年,具有极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诊治疑难眼病的能力,尤其擅长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

  • 李晶

    李晶 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特别是对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青光眼、泪道疾病及眼外伤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主任医师

    李晶,女,1962年12月生,汉族,陕西人。1985年毕业于新疆医学院医疗系,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

  • 热西提

    热西提 内科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擅长:主任医师

    1965年毕业于新疆医学院临床医疗学,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曾获自治区优秀专家称号。全国

推荐问答

久坐久立久行为何伤身?

久坐、久立、久行均可能导致身体伤害。久坐时,人体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血液循环减慢,肌肉活动减少,易引发腰背疼痛、下肢静脉曲张等。久立时,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受阻,易导致下肢静脉曲张、关节疼痛等问题。久行则可能因过度使用关节和肌肉,引发关节磨损、肌肉疲劳等问题。因此,合理调整工作和休息方式,定期进行身体活动,有助于减少久坐、久立、久行对身体的不良影响。

吃毓婷会导致终身不孕吗?

毓婷作为一种紧急避孕药,其主要成分为左炔诺孕酮,用于无保护性行为后的紧急避孕。正确使用毓婷通常不会导致终身不孕。然而,任何药物都有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包括毓婷。长期使用或滥用紧急避孕药可能会对女性的内分泌系统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生育能力。因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毓婷,并遵循医嘱。如果担心药物对生育能力的影响,建议咨询专业医生并进行相关检查。

空腹测血压会高还是低?

空腹测量血压与餐后测量血压相比,可能会有所不同。空腹状态下,由于食物摄入减少,胃肠道对血液的需求量降低,同时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可能相对增强,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血压略有升高。然而,血压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个体差异、测量时间、测量环境等,因此空腹测量血压是否一定高于餐后测量血压,并不能一概而论。建议在相同的条件下,定期监测血压,以便更准确地评估血压水平。

心脏官能症有哪些症状表现?

心脏官能症,也称为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一种以心脏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心脏疾病。患者常出现心悸、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情绪波动、压力增加或过度劳累有关。此外,患者可能伴有头晕、乏力、焦虑、失眠等非特异性症状。值得注意的是,心脏官能症患者通常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心脏功能检查结果多在正常范围内。

什么泡脚能改善睡眠?

泡脚是一种传统的养生保健方法,通过使用温水浸泡双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一天的疲劳。泡脚时,水温适宜,一般控制在40-45摄氏度,泡脚时间控制在15-30分钟。泡脚能够刺激足部的穴位,有助于放松肌肉,减轻压力,从而改善睡眠质量。此外,泡脚还可以帮助身体排毒,促进新陈代谢,对于改善睡眠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需注意,泡脚并非适用于所有人,如心脏病、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脑垂体位于人体哪一侧?

脑垂体,也称为垂体腺,位于人体颅内,具体位置在大脑底部的蝶骨鞍内,紧邻视神经交叉。它是内分泌系统的主要腺体之一,负责分泌多种激素,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等多种生理功能。脑垂体位于人体正中线上,不偏于任何一侧,其体积较小,形状类似豌豆,但功能极为重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