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2月24日说,他们开发出一种简单、廉价的试纸测癌法,能在数分钟内根据尿液样本判断实验鼠是否患癌症。
研究人员当天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这种试纸测癌法的工作方式与验孕试纸类似,基于尿液检测。测试过程中,先给测试对象注射一种特殊纳米颗粒。这种纳米颗粒可与癌细胞产生的一种蛋白酶相互反应,产生数以百计生物标记物。一个人如果患有癌症,其尿液可以检测到这些生物标记物。
研究负责人、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桑吉塔·巴蒂亚解释说,癌细胞通常会产生一种叫做MMP的蛋白酶,但这种蛋白酶在血液中浓度很低,通常难以测出。研究人员采取一种放大癌症信号的方法,上述特殊纳米颗粒外包裹着化合物多肽,进入人体后,纳米颗粒会在患癌部位聚集,而纳米颗粒上的多肽则被MMP蛋白酶切断并使之释放到血管中,最终多肽在肾脏累积并通过尿液排出。
在动物实验中,研究人员准确诊断出实验鼠患结直肠癌和血栓症,下一步将在人类患者中进行实验。为了使诊断更方便,研究人员还在研究能够长期植入皮肤下的测癌纳米颗粒,并希望最终能普遍推广这种测癌试纸。
延伸阅读:如何检查癌症?
影像检查,最常见的是X光照相,它成本低廉然,但提供的信息比较有限,CT是更常用的检查手段,此外还有PET/CT检查和磁共振成像,对于早期癌症筛查来说,CT、X片以及超声最为常见,磁共振成像有自身的优势,如在脑部检查时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有助于医生诊断。对于乳腺检查,还有专门的钼靶检查成像。
内镜检查,如检查肠胃的肠镜、胃镜,诊断鼻咽癌的鼻咽镜等,内镜可以直接观察到人体内丰富的信息:形态、色泽、纹理。如果能发现病变,还可以同时采集某些组织,为进一步做病理活检提供帮助,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
其他检查,其他零零散散的检查方法可以归入此类,比如宫颈癌的细胞涂片检查,直肠癌检查的肛门指检,新型的技术还有基因检测,可以发现特定基因片段的突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