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流感监测网络数据显示,甲型H3N2病毒成为当前流感季主要流行株,我国多地医院发热门诊接诊量持续攀升。针对公众关注的“流感如何科学用药”“奥司他韦服用注意事项”等热点问题,结合最新临床指南与研究证据,梳理关键信息如下。
一、流感治疗核心:抗病毒药物需“早介入”
流感与普通感冒的鉴别至关重要。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引起,症状以鼻塞、流涕为主,病程自限性;而流感(甲流、乙流)由流感病毒引发,表现为突发高热(39-40℃)、全身肌肉酸痛、乏力,部分患者伴随呕吐、腹泻,且易引发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
治疗原则:
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如东阳光药可威)是世卫组织推荐的一线用药,通过抑制病毒神经氨酸酶活性,阻断病毒释放与扩散。临床研究显示,发病48小时内用药可使病程缩短1.5-2天。
辅助治疗:高热时可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咳嗽可用氨溴索祛痰,重症需住院监测。

二、奥司他韦规范用药:三个核心细节
1. 用药时机:黄金48小时与高危人群
奥司他韦在症状出现后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可降低肺炎等并发症风险40%。但两类人群即使超过48小时仍需用药:
高危人群:孕妇、5岁以下儿童、慢性病患者等;
重症倾向:持续高热不退、呼吸困难、意识模糊。
2. 剂量与疗程:精准计算是关键
奥司他韦需根据年龄、体重调整剂量,疗程固定为5天:
成人及青少年:75mg/次,每日2次;
儿童:按体重分档(≤15kg用30mg,15-23kg用45mg,23-40kg用60mg);
特殊人群: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轻症按75mg/日服用。

3. 饮食配合:科学缓解胃肠反应
最新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奥司他韦与食物同服可降低恶心发生率60%以上,且不影响血药浓度。具体建议:
食物选择:服药前15-30分钟食用白粥、全麦面包或温牛奶;
服药技巧:餐后保持坐姿30分钟,避免药物反流刺激食道。
三、常见误区与科学解读
误区一:奥司他韦可预防流感
奥司他韦仅作为暴露后紧急预防用药,且需医生评估后使用。疫苗仍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可降低感染风险70%-90%。
误区二:儿童用药可成人减半
儿童肝肾功能未发育成熟,必须按体重精确计算剂量。例如,10kg儿童每次需服用20mg(约2/3袋颗粒剂),盲目减量可能导致病毒耐药。
误区三:退烧药与奥司他韦联用风险
两者作用机制不同,联用不会产生拮抗反应。但需注意退烧药间隔4-6小时使用,避免过量。
四、流感防控新趋势:疫苗+药物+行为干预
疫苗更新:2025年流感疫苗已覆盖当前流行株H3N2,建议高危人群优先接种;
药物储备:家庭可备奥司他韦颗粒剂(如可威),但需注意保质期;
行为防护:
公共场所佩戴口罩,接触公共物品后及时洗手;
出现流感症状后居家隔离,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专家呼吁
“流感防控需‘防治结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科专家指出,“奥司他韦作为治疗药物,其疗效依赖于规范用药,而预防仍需依靠疫苗接种与日常防护。公众应理性看待药物作用,避免盲目囤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