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营养饮食 食物相克 食物热量

新生儿迁延性胆汁...(新生儿迁延性胆汁... )

别名: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80%
多发人群:
l岁以内婴儿
发病部位:
皮肤
典型症状:
水肿 食欲不振 灰白大便 婴儿喂养困难 胎儿生长发育迟缓
并发症:
肺炎 败血症 肝硬化 脾功能亢进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肝胆外科 儿科 肝病
治疗方法:
病因治疗 手术治疗

新生儿迁延性胆汁淤积性黄疸检查

  一)检查

   1.血象检查

血细胞计数显示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2.血生化检查

可有轻重不等的高结合胆红素血症(34.2~256.5µmol/L)。血清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酸转酞酶及胆固醇显著升高,转氨酶可有增加,其他肝脏蛋白通常正常。可有轻度溶血,凝血时间延长,轻度酸中毒和提示先天性感染的脐血IgM增高。肝内胆管发育不良血中胆酸、胆固醇明显增高,后者可高达14.3~26.0mmol/L(550~1000mg/dl)。谷丙转氨酶(ALT)轻度升高,碱性磷酸酶增高十分显著。

  动态观察血胆红素对鉴别也有一定帮助,如逐渐下降,应考虑为肝炎。婴儿肝炎时血甲胎蛋白明显增高,而胆道闭锁时血碱性磷酸酶、5-核苷酸酶及低密度脂蛋白(lipoprotein X,LP-X)增高显著,但两者有少数重叠。

  3.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除血液外乙型肝炎病毒可存在于大多数体液,包括乳汁,但粪便中似乎没有。慢性HBsAg携带母亲如果具有:

  (1)HBeAg阳性同时又HBeAb阴性。

  (2)有可检出水平的血清特异性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

  (3)有较高水平的血清HBcAb,其胎儿和婴儿获得感染的危险最大。有少数幸存者出现肝脏结构的重建而接近正常。

  4.病原学检查

鼻咽部冲洗物、尿、大便和脑脊液可用于培养病毒。特殊的血清学检查可有助于诊断(TORCH效价)。

  5.α1-抗胰蛋白酶(α1-AT)缺乏

实验室检查血清蛋白电泳α1球蛋白明显降低,胰蛋白酶抑制容量减少,免疫扩散法测定血清α1-AT浓度比正常减少50%以上。肝病理切片肝细胞内有耐淀粉酶的PAS染色阳性小体。但最可靠还是Pi基因型测定。

  6.肝组织学检查

经皮肝穿刺所得的肝组织学检查可区分肝内或肝外胆汁淤积,但不能区分肝组织内的特殊感染原。例外的是巨细胞病毒可在肝细胞胆管上皮细胞胞浆内形成包涵体,以及疱疹病毒的核内嗜酸性包涵体。常见表现为小叶结构紊乱的局灶性坏死、多核巨细胞形成、肝细胞空泡样变、索样结构消失。肝细胞内和小管性胆汁淤积可以是持续性的。门脉改变不明显,但可出现新生结节增生和轻微纤维样变。

  肝内胆管发育不良肝组织学改变为小叶间胆小管明显稀少。胆道闭锁病理特点为:胆管增生,早期肝细胞有胆红素淤积,胆小管有胆栓形成,门脉区炎症反应,小叶间有纤维化,肝小叶结构基本完好。而婴儿肝炎肝小叶结构变形,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并有局灶性肝细胞坏死,胆小管病变相对较轻微。

  肝的活组织检查可以在90%以上病例中区分胆汁淤积与胆管闭锁。

  7.基因检查

有些基因遗传性先天代谢缺陷疾病,患儿的父母应尽早地做基因检查。

  二)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

胆管系统的超声检查可用于确定胆总管囊肿是否存在。如发现胆囊缺如或发育不良,应考虑为胆道闭锁, 常伴有多脾综合征,腹内脏易位,肠回转不良,右位心及腹内血管畸形等。心血管的异常包括:末梢及瓣膜型肺血管狭窄(最常见)、房间隔缺损、主动脉缩窄及法洛四联症。

  2.X线检查

胆道闭锁常规做X线胸透可以显示多脾综合征的畸形。必要时长骨X线检查可发现肱骨、股骨、胫骨干骺端呈“芹菜梗样”改变。

  3.CT和MRI检查

必要时CT和MRI检查可发现颅内钙化。

  4.十二指肠引流液测定

十二指肠插管后,每2小时收集1次十二指肠液,直至发现胆汁或达24h。引流过程中可注入10~15ml 25%硫酸镁,促进胆汁充分排泄。如发现有胆汁,即可排除胆道闭锁。24h仍无胆汁排出,胆道闭锁可能很大。最近有人测十二指肠液胆红素定量及胆酸定性,结果肝炎组21例,20例十二指肠液胆红素>17.1µmol/L(1mg/dl),胆酸阳性;胆道闭锁17例,胆红素均<17.1µmol/L(1mg/dl),胆酸均阴性。

  5.核素检查

肝胆核素扫描发现肝清除循环血中核素并排泄到肠腔内的功能下降。

  (1)131I玫瑰红(rose bengal)排泄试验:静脉给药后,收集48h所排粪便,如粪便中核素小于所注射量的10%,胆道闭锁可能大。缺点是收集粪便时需将尿完全分开,常有一定实际困难。

  (2)99mTc标记的亚氨基双醋酸(iminodiacetic acid)衍生物排泄试验:胆道闭锁时99mTc可被肝细胞摄取显像,但无核素排至肠道。而特发肝炎肝摄取核素延迟,最终能将其排至胆道及肠道,虽排泄比正常减少。其优点是放射剂量小,γ摄像造影分辨力高。缺点是半衰期短,超过24h即不能形成影像,可使少数排出核素延迟的婴儿肝炎,出现假阴性。

  为了提高核素检查正确率,可在检查前先服用苯巴比妥(每天5mg/kg)3~5天,如胆道通畅,可促进核素由胆道排出,以减少假阴性结果。

新生儿迁延性胆汁...相关医生

更多>

  • 李秀莲,主任医师
    李秀莲 主任医师
    未开通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护理。

  • 彭玉,主任医师
    彭玉 主任医师
    未开通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小儿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王珩,主任医师
    王珩 主任医师
    未开通
    昆明市延安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对小儿佝偻病心肌炎、肺炎、贫血、腹泻、心理因素性疾病的诊治

  • 苏诒英,主任医师
    苏诒英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营养等

新生儿迁延性胆汁...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医院

专家推荐

  • 李秀莲

    李秀莲 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护理。

    擅长:主任医师

    著名中医肿瘤学家及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学家,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医学博士、教授、博

  • 卢秀英

    卢秀英 危重病的救治。

    擅长:主任医师

    从事儿内、急救专业近四十年,具有丰富的危重症及疑难杂症抢救治疗经验。特别擅长各种休克、中毒、抽搐等

  • 席时华

    席时华 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眼底疾病及小儿弱视诊治

    擅长:主任医师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40余年,具有极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诊治疑难眼病的能力,尤其擅长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

  • 李晶

    李晶 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特别是对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青光眼、泪道疾病及眼外伤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主任医师

    李晶,女,1962年12月生,汉族,陕西人。1985年毕业于新疆医学院医疗系,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

  • 热西提

    热西提 内科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擅长:主任医师

    1965年毕业于新疆医学院临床医疗学,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曾获自治区优秀专家称号。全国

推荐问答

每天早上起来喉咙痛是怎么回事?

早晨起床时喉咙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但不限于干燥的空气、过敏反应、感冒或流感等上呼吸道感染、胃食管反流病(GERD)导致的胃酸刺激喉咙、过度使用声带或吸烟等。此外,睡眠时不正确的呼吸方式,如口呼吸,也可能导致喉咙干燥和刺激。为了缓解症状,建议增加室内湿度、避免过敏原、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适量饮水以及避免刺激性食物和烟草。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喉镜检查费用是多少?

喉镜检查费用因地区、医院等级和检查项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基础的喉镜检查费用可能在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如果需要进行更详细的检查或者附加其他检查项目,费用可能会更高。为了得到准确的费用信息,建议直接咨询所在地的医疗机构,了解具体的检查项目和收费标准。此外,部分医保政策可能覆盖喉镜检查费用,患者可以咨询医保部门了解相关政策。

月经期饮酒怎么办?

月经期饮酒可能加重痛经症状,影响身体健康。建议尽量避免在月经期间饮酒。若已饮酒,应适量饮水,促进酒精代谢,减轻对身体的影响。同时,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不适。若出现严重不适,如剧烈腹痛、出血量异常增多等,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手上长硬疙瘩是怎么回事?

手上长硬疙瘩可能有多种原因,包括但不限于皮肤炎症、囊肿、疣状生长、纤维瘤等。这些硬疙瘩可能是由于皮肤受到刺激、感染、免疫系统反应或遗传因素引起的。例如,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而囊肿可能是由于皮肤下组织液积聚形成的。在某些情况下,硬疙瘩可能与慢性炎症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对于具体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必要的检查,以便确定疙瘩的性质和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腰部和臀部疼痛是怎么回事?

腰部和臀部疼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肌肉或韧带拉伤、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关节炎、骨折或骨质疏松等。疼痛可能因姿势不当、过度劳累、肥胖、长期站立或坐着、遗传因素或慢性疾病而加剧。诊断需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可能包括物理治疗、改善生活习惯、减轻体重、避免重复性活动和使用辅助设备。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黄连素能治胃病吗?

黄连素作为一种中药成分,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因湿热引起的腹泻、痢疾等胃肠道疾病。对于部分胃病患者,如胃炎、胃溃疡等,黄连素可能通过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等机制发挥辅助治疗作用。然而,黄连素并非胃病治疗的主要药物,其疗效因人而异,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胃病的治疗需综合考虑病因、病理类型及患者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