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营养饮食 食物相克 食物热量

坏血病(坏血病 )

别名:
维生素C缺乏病,抗坏血酸缺乏,抗坏血酸缺乏病,维生素C营养缺陷病,青腿牙疳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90%
多发人群:
维生素C缺乏者易发生
发病部位:
全身
典型症状:
细菌感染 维生素C缺乏 衰弱 皮肤皴裂 皮肤干而发红
并发症:
肺炎 营养不良 骨质疏松 中耳炎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儿科 营养科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坏血病有哪些症状?

  一、症状

  典型的坏血病具有明显的症状,诊断较易。隐性与早期坏血病因缺乏特异性症状诊断较难,应结合喂养史及其他检查,作综合分析。

  1、喂养史和临床症状

 人工喂养婴儿未添加含维生素C的辅食,或乳母饮食缺乏新鲜蔬菜或水果,或乳母习惯只吃腌菜等。坏血病的好发年龄(3~18个月),结合前述某些非特异性症状和喂养史,可提供早期坏血病诊断的线索。如本病已发展到一定阶段或晚期,可根据肢体肿痛、蛙形腿、牙龈及粘膜下出血等症状诊断。

  维生素C缺乏病的发生和发展常有一个过程。首先是组织中的维生素C储备减少,进一步发展是生化缺乏、功能障碍,再进一步的发展是解剖学变化,乃至死亡(表1)。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如下。

  1).前驱症状

患者发病之前,多有体重减轻、四肢无力、衰弱、肌肉及关节等疼痛症状。成人及婴儿维生素C缺乏病的临床表现有些不同。成人患者除上述症状外,早期即有齿龈松肿,间或有感染发炎。婴儿则有不安、四肢动痛、肋软骨接头处扩大、四肢长骨端肿胀(尤以股骨下端为甚,但不向前伸至关节)以及有出血倾向等。此外,出血,尤其皮肤大片出血,成人较婴儿多见;而婴儿骨骺周围出血,成人则不易见到。毛囊周围充血,成人较为多见,但不见于婴儿患者。至于骨膜下出血、皮肤溢血及齿龈出血等,成人及婴儿均可发生。婴儿发病多在6月~1周岁,其他时间也可发生;成人多在膳食中长期缺乏维生素C时发生。

  2).出血

维生素C缺乏病患者可有全身点状出血,起初局限于毛囊周围及齿龈等处,进一步发展可有皮下组织、肌肉、关节、腱鞘等处出血,甚至血肿或淤斑。小儿淤斑多见于下肢,以膝部为最多。内脏、黏膜也有出血,如鼻出血血尿、便血及月经过多等;严重时偶有心包、胸腔、腹腔、腹膜后及颅内出血。小儿常见下肢肿胀、疼痛,患肢常保持一定位置,即两腿外展、小腿内弯,呈假性瘫痪状,此乃主要因骨膜下出血所致。

  毛囊周围出血是维生素C缺乏病最特殊和最早的临床体征之一。通常出现在高度角化的毛囊,特别是臂部和股部的伸侧及腹部。常见毛发变脆、卷曲和陷入毛囊内。继毛囊周围出血之后,可有毛囊肿胀与肥厚,即毛囊周围炎。

  患者可有贫血。贫血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皮肤、深部组织出血;也可能是由于饮食中叶酸摄入不足所致。许多食物中既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又含有丰富的叶酸,两种缺乏可同时存在。

  3).齿龈炎

齿龈可见出血、松肿,尤以齿龈尖端最为显著,稍加按压即可出血,并有溃疡及继发感染。重者溃疡进展甚速,短期内牙齿即因齿龈及齿槽坏死而脱落。慢性者齿龈萎缩、齿龈浮露,最后可使牙齿松动、脱落。

  齿龈出血是维生素C缺乏病的主要病症。在婴儿,常于齿龈上发生小血袋,且易掩盖初崩之乳牙。此种血袋如稍加压力,即可破裂,有时可引起大量流血,但无生命危险。成人维生素C缺乏病常伴有慢性齿龈损害,即齿龈炎。齿龈炎与细菌感染有关,但只有当维生素C缺乏,齿龈组织抵抗力降低时才会发生。

  2、X线检查

四肢长骨的X线检查,对本病诊断极为重要。从膝、踝、腕部摄取X线片,可以得到坏血病早期诊断的根据,尤以稍稍增厚的和不整齐的白色骺线(显示临时下化带因钙的累积而加厚)、骺线之下靠近骨干的部分出现全宽度的黑色缝或侧角的黑色点,或一三角形的缺损(显示不同程度的骨质稀疏,在X线片上为透亮的缝或点),为本病特征。

  病程进展,可见以下几种变化:

  ①骨皮质变薄,骨小梁结构萎缩,导致骨干透明度增加,如毛玻璃样;

  ②上述的稀疏点或稀疏缝增大,成为全宽度的黑色带,可称为“坏血病带”;

  ③骨化骨骺的中心亦如毛玻璃样,其周围绕以明显的白色环线,与骨干端相近处最为稠密;

  ④在骨骺端两侧线与增厚的骺线相连处,出现细小骨刺,由于它的位置伸向侧面,称为“侧刺”(lateral spur);

  ⑤骨膜下出血处的阴影,使受累的长骨形如杵状或梭状,有时在长骨的两个远端出血,则形成哑铃状,经治疗后其轮廓更较清楚(图1);⑥在严重病例,还可出现骨骺与骨干分离和错位;

  ⑦肋骨前端增宽,其顶端圆突如压舌板状,易与佝偻病肋骨的杯状末端相区别。

  3、实验室所见

 实验室检查对坏血病诊断的帮助远不如X线检查的简捷。

  ①禁食后血浆的维生素C浓度>6mg/L(0.6mg/dl),可排除坏血病。但较低的浓度也不能证实坏血病的存在,临床诊断往往与血浆维生素C的浓度并不平行。标本必须在收集后的48小时内测定。

  ②通过草酸处理的血液经过离心沉淀出现的白细胞-血小板层(血块黄层),测定其抗坏血酸浓度,是一较好证实维生素C缺乏的方法。其浓度正常值为280~300mg/L(28~30mg/dl),当其含量降到零值,虽无临床症状,亦表明为隐性坏血病。

  ③另一较好的方法是耐受试验,用抗坏血酸20mg/kg置于生理盐水制成4%溶液,静脉注射。如4小时后尿标本维生素C量>15mg/L(1.5mg/dl),可以排除坏血病。

  ④维生素C缺乏时,24小时尿所含维生素C减少(正常值为20~40mg),虽大量补充维生素C,亦不能使尿中维生素C的含量达到正常,因体内各组织都需要补充,余量可由尿排出,直到全身已达饱和,血液中含量增多之后,过剩的维生素C才由尿中排出。

  ⑤此外,非特异性氨基酸尿见于坏血病,但血氨基酸值仍属正常。酪氨酸负荷试验可见坏血病婴儿排泄的代谢产物与未成熟儿所排泄者相类似。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在隐性坏血病可能为阴性,显性坏血病则试验为阳性。血清钙、磷正常,碱性磷酸酶活力减退,数值下降,与活动佝偻病所见相反。晚期有明显贫血,一般为小细胞性,当叶酸代谢受障碍时,可出现大细胞贫血。

  二、诊断

  治疗试验 坏血病用维生素C治疗有特效,可用以协助诊断。

  维生素C缺乏病的诊断,主要依据膳食史、典型症状和体征以及维生C含量测定,还可进行试验性治疗。

坏血病相关医生

更多>

  • 李秀莲,主任医师
    李秀莲 主任医师
    未开通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护理。

  • 彭玉,主任医师
    彭玉 主任医师
    未开通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小儿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王珩,主任医师
    王珩 主任医师
    未开通
    昆明市延安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对小儿佝偻病心肌炎、肺炎、贫血、腹泻、心理因素性疾病的诊治

  • 谭荣韶,主任医师
    谭荣韶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营养科

    擅长疾病: 糖尿病、慢性肾病、肥胖等代谢性疾病营养治疗、儿童、孕产妇营养咨询、手术前后营养支持、中风后及肿瘤家庭肠内肠外营养、营养不良治疗。

坏血病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医院

专家推荐

  • 李秀莲

    李秀莲 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护理。

    擅长:主任医师

    著名中医肿瘤学家及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学家,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医学博士、教授、博

  • 卢秀英

    卢秀英 危重病的救治。

    擅长:主任医师

    从事儿内、急救专业近四十年,具有丰富的危重症及疑难杂症抢救治疗经验。特别擅长各种休克、中毒、抽搐等

  • 席时华

    席时华 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眼底疾病及小儿弱视诊治

    擅长:主任医师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40余年,具有极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诊治疑难眼病的能力,尤其擅长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

  • 李晶

    李晶 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特别是对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青光眼、泪道疾病及眼外伤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主任医师

    李晶,女,1962年12月生,汉族,陕西人。1985年毕业于新疆医学院医疗系,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

  • 热西提

    热西提 内科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擅长:主任医师

    1965年毕业于新疆医学院临床医疗学,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曾获自治区优秀专家称号。全国

推荐问答

轻微癫痫需要医治吗?

轻微癫痫,即癫痫小发作,虽然症状较轻,但仍然需要治疗。癫痫是一种慢性脑部疾病,其发作可能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情,减少发作频率,降低潜在的并发症风险。治疗轻微癫痫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心理支持等。患者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确保安全有效。

黑头粉刺痣如何治疗?

黑头粉刺痣的治疗需综合考虑个体情况,通常包括日常护理、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等多种方法。日常护理中,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摩擦和挤压是基础。药物治疗方面,可使用含有水杨酸、果酸等成分的产品,以促进角质代谢和减少皮脂分泌。物理治疗如激光治疗、光子嫩肤等,可以针对特定类型的黑头粉刺痣进行改善。此外,患者应避免使用可能刺激皮肤的化妆品和护肤品,减少皮肤负担。具体治疗方案应在专业皮肤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

羊水减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羊水减少,医学上称为羊水过少,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首先,胎儿发育异常,如胎儿畸形、胎儿生长受限等,可能导致羊水生成减少。其次,胎盘功能不全,影响胎儿与母体间的物质交换,导致羊水生成不足。此外,母体因素,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糖尿病等,也可能影响羊水量。最后,羊膜破裂导致羊水外流,也是羊水减少的原因之一。针对羊水减少的原因,需进行综合评估和个体化治疗。

慢性支气管炎有哪些症状表现?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症状包括持续咳嗽、咳痰,痰液通常为白色或黄色黏稠状,尤其在早晨较为明显。患者可能伴有气短或呼吸困难,尤其在体力活动后加剧。此外,患者可能会有胸闷、喘息等症状。在急性加重期,症状可能加重,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会随季节变化而波动,尤其在冬季或气候变化时更为明显。

小儿中度脑损伤有哪些后遗症?

小儿中度脑损伤可能导致多种后遗症,包括但不限于运动功能障碍,如肌肉无力、协调性差、步态异常;认知障碍,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语言障碍,如言语表达困难、理解能力下降;情绪和行为问题,如情绪不稳定、攻击性行为、社交障碍;以及癫痫发作等。这些后遗症的严重程度和表现形式因个体差异而异,需要综合评估和个体化治疗。

丙型肝炎病毒是什么病?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主要通过血液传播的病毒性肝炎,可导致肝脏炎症和损伤。该病毒可引发急性或慢性感染,慢性感染者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甚至肝癌。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制品、不洁注射、性接触以及母婴传播等。感染后,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黄疸、肝区不适等症状,但许多感染者在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及时的抗病毒治疗对于控制病毒复制、减缓疾病进展至关重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