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营养饮食 食物相克 食物热量

其他沙门菌感染(其他沙门菌感染 )

别名:
传染性:
有传染性
治愈率:
治愈率99%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发病部位:
血液血管 全身
典型症状:
肚子疼 发烧 恶心与呕吐 怕冷 寒战
并发症:
脑膜炎 骨髓炎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消化内科 传染科 急诊科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其他沙门菌感染有哪些症状?

  一、症状

  潜伏期的长短与感染沙门菌的数量、菌株致病力强弱及临床类型有关。食入被沙门菌污染的食物后,常于8~48h发生胃肠炎症状。若感染的菌量较大,可在12h内发病。小量感染因病原体繁殖需要较长时间,潜伏期可为48h左右。败血症伤寒型的潜伏期较长,约为1~2周。

  1.胃肠炎

是最常见的临床类型,亦称为沙门菌食物中毒,约占沙门菌病的70%。潜伏期为6~48h,最短2h,最长可达3天。急性起病,开始时有恶心、呕吐,继而迅速出现腹绞痛与腹泻。起初多为稀烂大便,随后大便常呈黄色水样,每次量较多,很少或没有粪质。偶可呈黏液性或脓血性粪便。大便每天数次至数十次不等。常有发热,体温可达38~40℃,可伴有畏寒或寒战。沙门菌性胃肠炎的病情严重程度差异较大。少数患者可无发热,只有稀烂大便,重的则可呈暴发型,伴有迅速脱水,可由于脱水严重而引起休克和肾衰竭,甚至可迅速死亡。此种情况在早产儿和营养不良的婴儿中较易发生。沙门菌性胃肠炎的症状多于开始治疗后2~3天内消失,偶尔病程可迁延至2周之久。病死率可超过1%。死亡的病例几乎都是婴儿、老人和身体衰弱的患者。患者的白细胞数多在正常范围,但有中性粒细胞核左移现象。所有病例的血液培养几乎均为阴性。在急性期几乎所有病例的大便均可培养分离出病原菌。胃肠炎开始后2周,约有50%的患者大便培养仍有病原菌生长。此型较常见的病原菌为鼠伤寒沙门菌。在我国,鼠伤寒沙门菌感染约占所有沙门菌感染的20%,仅次于伤寒沙门菌感染。在美国,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则居沙门菌感染的首位。近年来,鼠伤寒沙门菌感染的报道例数有增多趋势。它已是引起急性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菌。在报道的沙门菌性食物中毒中,鼠伤寒沙门菌占首位,为30%左右。其次是猪霍乱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食物中毒的潜伏期短,多为2~24h,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一般为38~39℃,伴头痛、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便每天数次至数十次不等,起初呈稀烂大便,继而呈黄色水样,带少量黏液,个别可带脓血,有恶臭味。儿童可出现高热、惊厥、昏迷、脱水、循环衰竭、少尿或无尿。

  若不及时诊治,易致死亡。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都有鼠伤寒沙门菌感染流行的报道。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北地区开始发现本病流行,此后,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均陆续有报道。由鼠伤寒沙门菌所致的食物中毒患者,其大便中含有大量病原菌。若未能及时诊断、隔离与治疗,该病原菌可造成严重广泛的污染,使继发病例不断出现。如在沈阳某儿童医院儿科病房中,因收治鼠伤寒沙门菌胃肠炎患儿,造成病房的地面、门窗、墙壁、用具,如床单、床垫、床架、床头柜、玩具、热水瓶、扫帚和抹布等均被病原菌污染,甚至在病房的空气中都可分离出鼠伤寒沙门菌。若病房不作彻底消毒,则很难制止因医院内感染所致的续发病例发生。山东省某医院亦曾报道因收治鼠伤寒沙门菌胃肠炎患儿而使病房受严重污染,于5个月内在该儿科病房住院的患儿及其陪人中造成本病流行,发病率高达54.9%,病死率达31.6%。医生作检查,护士作护理,病房工人搞卫生都有可能在本病的流行中起了传播作用。河南省某地区医院于1年半时间内收治了鼠伤寒沙门菌胃肠炎140例,其中78例为医院内感染,占全部病例的55.7%。最短住院时间3天即发病,最长者住院28天后发病。住院3~5天内发病者66例,占84.6%。这次本病流行的原因是病房在收治患者期间受污染,患者拥挤、陪护率高和消毒隔离制度不严可能是促进因素。由于鼠伤寒沙门菌的宿主广泛,传播途径多,故较易引起流行。患者多为婴儿,1岁半以下患者约占90%。

  2.伤寒型

临床症状与轻型伤寒相似,但潜伏期较短,平均为3~10天。病程亦较短,一般为1~2周,而且病情多较轻。热型呈弛张热或稽留热,亦可出现表情淡漠、相对缓脉,偶可发现玫瑰疹。腹泻较多见,肠出血与肠穿孔很少发生。伤寒型偶有以胃肠炎作为前驱表现,在典型的胃肠炎症状后出现伤寒表现。血液中白细胞数减少,血液、大便培养可有病原菌生长。较常引起伤寒型的沙门菌为猪霍乱沙门菌。

  3.败血症

此型病例呈散发性,常见于儿童和有慢性疾病的患者。起病多急骤,但亦可缓慢起病。有发热、寒战、出汗及胃肠道症状。热型呈不规则型、弛张热型或间歇热型,高热持续1~3周不等。若有并发症,如化脓性病灶时,则发热可迁延更长时间,甚至达数月之久,或表现为反复急性发作。肝、脾常肿大,偶可见黄疸、谵妄及脑膜刺激征。多数病例的白细胞数都在正常范围。血液培养有病原菌生长,但大便培养常阴性。与伤寒的持续菌血症不同,其病原菌间歇地进入血液循环。最常见的病原菌为猪霍乱沙门菌。

  4.局部化脓性感染型

患者过去或入院时有菌血症阶段,在发热阶段或退热后,出现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局部化脓性病灶。亦可由轻型病例所并发,或在发病前完全没有症状。化脓性病灶可在身体任何部位发生,成为临床的主要表现。支气管肺炎肺脓肿胸膜炎脓胸心内膜炎心包炎肾盂肾炎、关节炎、肋软骨脓肿、肋骨骨髓炎脑膜炎等较为多见。此外,腮腺炎睾丸炎脾脓肿、腹膜腔内脓肿、乳腺脓肿和皮下脓肿等亦有报道。患者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但大多数患者都有一时性体温升高和周围血液白细胞数增多现象。在某些疾患,如镰状细胞贫血等患者,易发生局部化脓性病灶。化脓性病灶较易发生于原已有病变的局部,如血肿、梗死、囊肿、新生物和动脉瘤等。沙门菌性脑膜炎多见于婴儿,尤其是新生儿。临床表现与其他细菌性脑膜炎相似,但病程较长,而且较易复发。病死率可达40%~60%。沙门菌性肺炎多见于老年人,尤其是原有糖尿病、肿瘤、心血管病和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可形成肺脓肿,病死率较高,可达50%。沙门菌感染的四种临床表现类型常不易明确划分,常互相重叠,如胃肠炎可伴发或继发菌血症败血症型较常并发局部化脓性病灶。此外,沙门菌感染还可表现为急性泌尿生殖道感染。家禽、家畜或野生动物可同时被多种沙门菌感染,而且肉类在加工、贮存、运输和销售等过程中可以互相接触污染,故人类亦可同时被两种或多种沙门菌感染。

  二、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

患者常由于发病前进食可疑污染食物史,同食者在短期内集体发病。食物往往是未煮熟的家畜(猪、牛、羊)或家禽(鸡、鹅、鸭)的肉和蛋,或受此类食物污染的其他食物。

  2.临床表现

进食可疑食物后1~2h内,突然发生急性胃肠炎症状。先发生腹痛、恶心、呕吐,继而出现腹泻,常伴畏寒或寒战,高热,体温可达40℃。大便起初呈稀烂便,腹泻几次后大便变成黄色水样,臭味浓,每次量多,较少带脓血。此外,沙门菌感染亦可表现为酷似伤寒、败血症或局部化脓性感染。

  3.实验室检查

  (1)血象:

外周血液白细胞数多在正常范围,亦有增高或降低者。当发生局部化脓性感染时,血液白细胞数多升高;而酷似伤寒型者则常降低。

  (2)细菌培养:

胃肠炎型可从呕吐物、粪便、可疑食物中培养、分离出病原菌。其中,以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病牛沙门菌和鸭沙门菌感染较为常见。有研究表明,直肠拭子培养的阳性率较高。伤寒型、败血症型可从血液中培养、分离得病原体。一些病例可从局部化脓性病灶或分泌物中培养、分离出病原菌。对急性胃肠炎患者,可将其粪便标本同时接种于强选择性SS琼脂培养基和弱选择性麦康凯培养基上,置37℃过夜后再挑取不发酵乳糖的可疑菌落,接种于三糖铁培养基上培养,并作血清学分型。对已经用抗菌药物治疗或处于疾病后期的患者,由于其粪便中的沙门菌数量已经较少,用上述直接培养法有时会出现假阴性结果。为了提高培养的阳性率,可采用0.5%亚硒酸肉汤或四硫磺酸盐肉汤作为增菌剂,将1g左右的大便标本接种于10ml增菌剂中,置37℃过夜,然后再转种于上述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北京市防疫站介绍用磷酸盐缓冲蛋白胨水作为增菌培养基,接种标本后置37℃,培养5~6h即能达到明显增菌的效果。不同血清型的沙门菌在各种选择性增菌培养基中的生长能力有较大的差异,目前尚没有一种理想的增菌培养基,使各种沙门菌在其中都能达到增菌的效果。如0.5%亚硒酸肉汤可对鼠伤寒沙门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等有良好的增菌效果,而对猪霍乱沙门菌、羊流产沙门菌等却有抑制生长的作用。在选择性增菌培养时,提高培养温度,达到43℃,培养18~24h,除伤寒沙门菌外,一般都能明显增强增菌培养基的选择效果,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假单胞菌和不发酵乳糖的非致病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使在培养平板上出现较纯的菌落,更易于作进一步菌种分离与鉴定。从血液、尿液和脓液等标本中分离沙门菌的方法与从粪便标本中分离沙门菌的方法基本相同。自血液中分离沙门菌可抽取病人的静脉血5ml,立即接种于50~100ml的0.5%~1%葡萄糖胆汁肉汤或葡萄糖肉汤增菌液中,置37℃培养,每天用铂金环挑取增菌液接种于选择性培养基或血液琼脂培养基上,一般连续接种3天,必要时可连续接种2周。自尿液、痰液、浆膜腔液、脓液中分离沙门菌,可先将标本离心,3000r/min,15min,取沉淀作直接培养分离或经增菌培养后再作分离培养。国内外用于分离沙门菌的培养基种类很多,但均无法从菌落形态上将沙门菌属与变形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属识别开来。邓涤夷等研制了一种新的沙门菌分离培养基,乳糖赖氨酸十二烷基硫酸钠琼脂Ⅱ(LLSⅡ)培养基。沙门菌(除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外)均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并能形成中心黑色边缘红色或橙黄色特征性菌落,而变形杆菌属和枸橼酸杆菌属的细菌因产生硫化氢(H2S)的特征被抑制而形成黄色菌落,因而,从菌落形态上就可以把干扰沙门菌分离的产生硫化氢的非沙门菌区分开来。沙门菌的鉴定较为复杂。目前世界上已发现2000多个血清型,我国已发现201个血清型,新的血清型还在不断地被发现。常先用抗血清作“O”抗原鉴定,再用抗血清作“O”抗原鉴定。近年来,还用噬菌体裂解试验、DNA杂交和聚合酶链反应(PCR)等技术作沙门菌的血清型鉴定。

  (3)血清学检查:

可用患者的血清与已知的沙门菌菌种制成的菌体抗原或亚单位抗原作凝集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以检测血清中是否含有特异性抗体。一般于发病1~2周后即出现较高的抗体效价。若双份血清检查,第2次效价有4倍或以上增高者,可明确诊断为本病。但是,由于一般临床检验室的沙门菌抗原种类有限,故较易出现漏检现象。作某种沙门菌特异性抗原检测更有助于明确诊断。如Keller等建立了2株能分泌肠炎沙门菌IgG抗体的小鼠杂交瘤细胞,用制备的单克隆抗体作ELISA,检测标本中的肠炎沙门菌,具特异性强、敏感度高之优点。标本中只要有10条病原菌即可呈检测阳性。

  (4)分子生物学检测:

近年来,已有用DNA探针和PCR检测沙门菌DNA的报道。而且,初步显示PCR检测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度。

其他沙门菌感染相关医生

更多>

  • 刘德芬,主任医师
    刘德芬 主任医师
    未开通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急诊科

    擅长疾病: 急、危、重症的救治。

  • 于棉荣,主任医师
    于棉荣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北京博爱医院 急诊科

    擅长疾病: 专业特长:糖尿病、老年病

  • 王杰,主任医师
    王杰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北京博爱医院 急诊科

    擅长疾病: 专业特长:普通内科、急诊及危重病医学

  • 王志,主任医师
    王志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北京博爱医院 急诊科

    擅长疾病: 普通内科、急诊及危重病医学

其他沙门菌感染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医院

专家推荐

  • 李秀莲

    李秀莲 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护理。

    擅长:主任医师

    著名中医肿瘤学家及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学家,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医学博士、教授、博

  • 卢秀英

    卢秀英 危重病的救治。

    擅长:主任医师

    从事儿内、急救专业近四十年,具有丰富的危重症及疑难杂症抢救治疗经验。特别擅长各种休克、中毒、抽搐等

  • 席时华

    席时华 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眼底疾病及小儿弱视诊治

    擅长:主任医师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40余年,具有极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诊治疑难眼病的能力,尤其擅长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

  • 李晶

    李晶 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特别是对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青光眼、泪道疾病及眼外伤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主任医师

    李晶,女,1962年12月生,汉族,陕西人。1985年毕业于新疆医学院医疗系,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

  • 热西提

    热西提 内科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擅长:主任医师

    1965年毕业于新疆医学院临床医疗学,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曾获自治区优秀专家称号。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