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营养饮食 食物相克 食物热量

小儿有机磷农药中...(小儿有机磷农药中... )

别名:
小儿有机磷中毒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治愈率76%
多发人群:
儿童
发病部位:
全身 腹部
典型症状:
肚子疼 恶心 麻痹 流涎
并发症:
瘫痪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消化内科 儿科 急诊科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全身治疗

小儿有机磷农药中...治疗?

小儿有机磷农药中毒一般治疗

  一、治疗

  1.一般全身治疗 接触中毒者应迅速脱去污染的衣服,用大量的清水反复冲洗皮肤和黏膜。吸入毒气时应将病儿移到空气清洁的环境,必要时吸氧,有窒息者应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误服农药者要及时洗胃,因为有机磷农药(除敌百虫外)易在碱性溶液中分解失效,故可用2%~4%碳酸氢钠溶液洗胃,也可用生理盐水或清水洗胃。由于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可延长胃排空时间,故洗胃时间不受限制,应反复、多次、彻底的清洗,直至洗出液无味为止。洗胃结束前由胃管内灌入硫酸镁导泻,忌用油类泻药。重症病儿应安置在监护病房(室),有专人守护,定时测生命体征,注意瞳孔的变化。

  2.特殊治疗

  (1)胆碱能神经抑制剂:如阿托品可拮抗乙酰胆碱的毒蕈碱样作用,提高机体对乙酰胆碱的耐受性,尤其可解除平滑肌痉挛,抑制支气管分泌,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发生肺水肿,并对高血压和心律失常有拮抗作用,但对烟碱样作用无效。

  使用阿托品时注意观察瞳孔大小的变化、皮肤的颜色、心率和体温等变化,以防阿托品过量。当发热时应物理降温,给氧和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发生室颤。主要对乐果、马拉硫磷引起的中毒有效。

  (2)胆碱酯酶复活剂:有解磷定、氯解磷定、双复磷等,它们可夺取与胆碱酯酶结合的有机磷,恢复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的活力,对解除烟碱样作用和促进昏迷病儿苏醒有明显作用,与阿托品有协同作用。主要对对硫磷、内吸磷、甲拌磷和乙硫磷中毒有明显效果。

  上述解毒剂应早期、足量、反复使用,对中、重度中毒者,原则上可两种解毒剂同时应用,此时阿托品的用量可适当减少。

  用药注意事项:

  ①大剂量阿托品必须在确诊后方可使用,并注意阿托品过量或中毒症状出现。在应用阿托品的过程中如瞳孔仍缩小、面色苍白、肺内啰音不减少情况下,虽心率增快仍可继续应用,说明尚未达阿托品化。

  ②解磷定不能与碱性液混合使用,否则可水解为剧毒的氰化物。静脉注射时药液不可外漏。

  ③氯解磷定一般禁忌与碱性溶液混用,可静脉点滴或肌内注射。

  3.其他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有呼吸衰竭时可插管,正压给氧。

  (2)纠正水和电解质的紊乱。

  (3)掌握输液速度和液量:对有肺水肿或脑水肿的病人应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和液量。

  (4)输新鲜血:对治疗中症状改善不明显者可输新鲜血,补充提高胆碱酯酶的活力。

  (5)肾上腺皮质激素:重度中毒的病人可给肾上腺皮质激素,以抑制抗体对药物的反应,改善脑水肿和肺水肿,解除支气管痉挛及喉水肿。

  (6)密切观察:应密切观察24~48h,以免重复出现症状。

  4.合并症的治疗

  (1)呼吸心搏骤停:由一次中毒量大或抢救不及时造成。发生后应立即清理呼吸道、人工呼吸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有效的心脏按压,使心、肺和脑尽快复苏,每次可用阿托品0.1mg/kg,5~10min重复,直至复苏为止。

  (2)急性呼衰:由于烟碱样作用的结果,导致呼吸麻痹以至呼吸衰竭,主要是通气障碍,血气显示PaO2<8.00kPa(60mmHg),PaCO2 >6.0kPa(45mmHg),还可因支气管分泌增加,肺水肿导致ARDS,可见进行性吸气性呼吸困难伴低氧血症,此时应早给氧、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和机械通气,可用呼气末正压(PEEP)或高频通气,同时给予地塞米松4~8mg,静脉推入,继之静脉点滴,每4~6小时1次,连用3天左右。

  (3)心脏受累:可用相应的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室颤及时用电复律。还可用超速心脏起搏或用异丙肾上腺素静点。

  (4)阿托品过量:应及时停药。

  (5)消化道出血:早期因剧烈呕吐致食道黏膜撕裂综合征;或因洗胃时损伤、毒物腐蚀胃黏膜致糜烂或溃疡出血;晚期因缺氧、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发生弥漫性出血性胃炎,可用冰水或盐水加入去甲肾上腺素口服或灌入,休克时应扩容。

  (6)反跳及有机磷溶剂的毒性作用:以乐果中毒最常见,即在抢救成功后3~10天又突然表现急性中毒症状、神志改变、肺水肿以及呼吸衰竭。有的表现心律失常,病人可很快死亡。预防反跳的发生首先应彻底洗胃,阿托品解毒剂量应足够,持续时间应较长。

   二、预后

   重症和延误治疗常至死亡。抢救成功的关键:

  1.彻底清除呼吸道、胃肠道和皮肤上的毒物。

  2.解毒剂应足量应用,同时用胆碱酯酶复活剂。

  3.严密观察和守护病儿,防止病情反复。

  4.加强支持治疗。

  5.注意心、肝和肾等重要脏器的保护,危重者可用激素。

小儿有机磷农药中...相关医生

更多>

  • 李秀莲,主任医师
    李秀莲 主任医师
    未开通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护理。

  • 彭玉,主任医师
    彭玉 主任医师
    未开通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小儿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刘德芬,主任医师
    刘德芬 主任医师
    未开通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急诊科

    擅长疾病: 急、危、重症的救治。

  • 王珩,主任医师
    王珩 主任医师
    未开通
    昆明市延安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对小儿佝偻病心肌炎、肺炎、贫血、腹泻、心理因素性疾病的诊治

小儿有机磷农药中...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医院

专家推荐

  • 李秀莲

    李秀莲 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护理。

    擅长:主任医师

    著名中医肿瘤学家及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学家,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医学博士、教授、博

  • 卢秀英

    卢秀英 危重病的救治。

    擅长:主任医师

    从事儿内、急救专业近四十年,具有丰富的危重症及疑难杂症抢救治疗经验。特别擅长各种休克、中毒、抽搐等

  • 席时华

    席时华 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眼底疾病及小儿弱视诊治

    擅长:主任医师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40余年,具有极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诊治疑难眼病的能力,尤其擅长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

  • 李晶

    李晶 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特别是对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青光眼、泪道疾病及眼外伤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主任医师

    李晶,女,1962年12月生,汉族,陕西人。1985年毕业于新疆医学院医疗系,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

  • 热西提

    热西提 内科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擅长:主任医师

    1965年毕业于新疆医学院临床医疗学,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曾获自治区优秀专家称号。全国

推荐问答

漏斗胸是什么病?

漏斗胸,又称凹陷胸,是一种先天性胸廓畸形,主要表现为胸骨后凹,肋骨连接处向内凹陷,形成漏斗状。这种病症通常在出生时或婴儿期即可发现,可能与遗传因素、胎儿发育过程中胸廓结构异常有关。漏斗胸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压迫心脏和肺部,导致心肺功能受限,影响患者的呼吸和循环系统。治疗漏斗胸通常需要手术矫正,以改善胸廓形态和功能。

胸口隐隐作痛是怎么回事?

胸口隐隐作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心脏问题如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消化系统问题如胃食管反流病或胃溃疡、肌肉骨骼问题如肋间神经痛或胸壁疼痛综合征,以及焦虑或紧张等心理因素。这种症状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心电图、胸部X光或胃镜等来确定具体原因。一旦诊断明确,医生将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孕妇可以采耳吗?

孕妇在怀孕期间可以进行采耳,但需注意安全和卫生。采耳过程中应避免使用尖锐工具,以免造成耳道损伤。同时,采耳时应选择专业的采耳师进行操作,以确保操作的专业性。孕妇在采耳时还应注意耳道清洁,避免耳道感染。此外,孕妇在怀孕期间应避免过度刺激耳部,以免影响胎儿健康。总之,孕妇在怀孕期间可以进行采耳,但需注意安全、卫生和适度。

服用左炔诺孕酮片后有何反应?

服用左炔诺孕酮片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微的不良反应,如头痛、乳房胀痛、恶心、呕吐、月经不规律等。这些症状通常是暂时性的,大多数情况下会在几天内自行消失。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需要注意的是,左炔诺孕酮片作为紧急避孕药物,其效果并非100%,且频繁使用可能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因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并采取其他有效的避孕措施。

紫薯含糖量高吗?

紫薯,学名为甘薯属植物,其含糖量相对较低。紫薯中的主要碳水化合物为淀粉,其含量大约在15%至20%之间,远低于普通白薯的25%至30%。此外,紫薯中还含有一定量的膳食纤维,有助于减缓糖分在体内的吸收速度。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或需要控制血糖的人群来说,适量食用紫薯是一个较好的选择。然而,紫薯中的碳水化合物仍然需要计入日常饮食的总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中,以确保血糖控制得当。

脚臭会传染吗?

脚臭本身并不会传染,它主要是由于脚部出汗过多、细菌滋生以及不良的卫生习惯等因素引起的。然而,如果脚臭是由于某些真菌感染,如足癣(俗称“香港脚”),则存在传染的可能性。足癣是由真菌引起的皮肤感染,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或共用鞋袜等物品传播。因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他人共用鞋袜等个人物品,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真菌的风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