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营养饮食 食物相克 食物热量

红斑性肢痛症(红斑性肢痛症 )

别名:
红斑性肢痛病,红痛病,脚痛综合征,足灼热综合征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95%
多发人群:
20~40岁青壮年、男性多于女
发病部位:
下肢
典型症状:
呻吟 感觉过敏 热痛 剧痛 喜凉怕热
并发症:
多发性硬化 高血压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神经内科 中医科
治疗方法:
西医药物治疗

红斑性肢痛症治疗?

红斑性肢痛症一般治疗

  严格控制陪伴人数和探视次数。用含氯消毒液湿拖病室地面1~2次/d并擦拭床头柜、椅、门窗1次/d,床单、被套以及被服均高压灭菌后使用,并及时更换,被服以棉制品为宜。一切治疗、检查和护理前后,医护人员及时洗净双手,并用新洁灵喷双手消毒。体温表、血压计等用物固定使用,并对家属进行相关教育。

  红斑性肢痛症西医治疗方法

  (1)止痛药:阿司匹林片0.5g,3次/d,可减轻疼痛。

  (2)收缩、扩张血管药:抗5-羟色胺拮抗药地塞利尔(Deselil)1~2mg,2~3次/d;麻黄碱30mg,3次/d,睡前合用安定片,有 收缩血管作用,但高血压、冠心病、溃疡病、孕妇禁用。异丙肾上腺素、硝酸甘油、硝普钠等血管扩张剂亦可应用,但疗效未定。口服利血平、氯丙嗪、利福平等可 能改善症状。

  (3)皮质激素:小剂量泼尼松(强的松)15~30mg/d,口服,短期有效。

  (4)封闭疗法:

  ①套式封闭:用0.25%~0.5%普鲁卡因(奴夫卡因)于患肢行套式封闭,1次/d,连续3~7次。

  ②骶管封闭:按外科骶管麻醉方法,缓慢注入0.5%~1%奴夫卡因5~10ml,1次/d。连续3~7天。对双足受累者有立即止痛效果。亦可用盐酸 利多卡因0.2g(10ml)、盐酸肾上腺素1mg,泼尼松龙(强的松龙)25mg加入生理盐水20ml中,骶管封闭,可收到良好效果。

红斑性肢痛症辨证论治

  体针

  (一)取穴

  常用穴:三阴交、昆仑、太冲。

  备用穴:内庭、行间、解溪、丘墟、中封、侠溪。

  (二)治法

  每次选常用穴2~3穴,酌加备用穴1~2穴。一般采取快速进针,得气后施提插结合小幅捻转之泻法,待出现较强烈的针感后,即行出针。体质较弱者,得气后予以轻度平补平泻法,留针10~15分钟。针柄上燃拇指大艾炷。轻者隔日1次,重者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天。

  耳针

  (一)取穴

  常用穴:①交感、神门;②心、皮质下;③心、神门。

  (二)治法

  每次取1组。可以第1组与第2组交替使用,亦可仅用第3组。据症情变化和治疗情况而定。均取双侧穴。探准敏感点后,将毫针速刺入,以不穿透耳软骨为度。接通电针仪,连续波,频率600次/分,电流强度以耐受为度,通电30~60分钟。每日1次。有条件者,可在睡前加针1次。10天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穴位注射

  (一)取穴

  常用穴:解溪、足三里。

  备用穴:合谷、昆仑、中渚、太溪、行间、临泣。

  (二)治法

  维生素B1注射液(100毫克/2毫升)。常用穴取1穴,备用穴视症情而定,酌取1~2穴。每穴注入0.3~0.5毫升,总剂量以不超过2毫升为宜。注射针头选用5号齿科针头,刺入穴位后,有酸胀重感即可,如有触电或发麻感,应稍上提后,始能注入药液。穴位轮流选用,每日1次,7~10次为一疗程。停7天后继续下一疗程。

  刺血

  (一)取穴

  常用穴:足十宣(或足部井穴)。

  备用穴:足三里、三阴交。

  (二)治法

  据病变累及部位,取相应足十宣穴或井穴,如累及整个足跖部或足趾,则均取。足十宣和足部井穴可交替轮用。操作方法为,医者以左手拇、食指用力捏紧足趾,右手持三棱针,对准穴位,迅速点刺,挤出绿豆大血珠1~2滴。用消毒棉球拭净。如第1次刺血,症状未见减轻,可加一备用穴。备用穴用针刺法,针芒向下,进针得气,提插探寻,使针感传导至足,再施一进三退之透天凉手法3~6遍。隔日1次,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7天。

  拔罐

  (一)取穴

  常用穴:分二组:1、上肢:华佗夹脊自C5~T7,曲池、外关;下肢:华佗夹脊L1~5、秩边、阳陵泉。

  2、上肢:八邪或上八邪(手背第1~5指掌关节后缘之间凹陷处);下肢;八风或上八风(足背第1~5趾跖关节后缘,两跖骨间)。

  (二)治法

  第1组穴位针刺,秩边穴以75毫米长之毫针,深刺;馀穴用40~50毫米毫针,华佗夹脊略斜向椎体刺,馀均直刺。得气后,采用捻转泻法,运针3~5分钟,留针15~20分钟,隔5分钟运针一次。一般每次取1~2穴,穴位交替取用。?第二组穴用拔罐法,每次取一穴(双侧),穴位可交替轮用。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然后拔以抽吸罐

  一般玻璃罐难以吸拔),留罐10~15分钟,以吸出5~10毫升血液为度。上述方法每日或隔日一次,针刺与拔罐同期进行。

红斑性肢痛症相关医生

更多>

  • 钟秋生,主任中医师
    钟秋生 主任中医师
    未开通
    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 中医科

    擅长疾病: 风湿免疫、骨关节、皮肤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 杨凌阁,主任医师
    杨凌阁 主任医师
    未开通
    长沙市第四医院 中医科

    擅长疾病: 从事临床工作40余年,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肺系疾病、急慢性骨病、糖尿病、痛风性关节炎、急慢性肝病、肿瘤。各种结石病、老年性病变,积累了丰富经验。治疗外、妇科等疑难杂症有独道之处,对皮肤病的治疗亦有很深的造诣。

  • 罗水泉,主任医师
    罗水泉 主任医师
    未开通
    长沙市第四医院 中医科

    擅长疾病: 主治内科各种疾病,擅长心、脑血管疾病和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治。先后在国家级和省级期刊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

  • 柳叶,主任医师
    柳叶 主任医师
    未开通
    长沙市第四医院 中医科

    擅长疾病: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疾病。

红斑性肢痛症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医院

专家推荐

  • 李秀莲

    李秀莲 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护理。

    擅长:主任医师

    著名中医肿瘤学家及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学家,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医学博士、教授、博

  • 卢秀英

    卢秀英 危重病的救治。

    擅长:主任医师

    从事儿内、急救专业近四十年,具有丰富的危重症及疑难杂症抢救治疗经验。特别擅长各种休克、中毒、抽搐等

  • 席时华

    席时华 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眼底疾病及小儿弱视诊治

    擅长:主任医师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40余年,具有极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诊治疑难眼病的能力,尤其擅长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

  • 李晶

    李晶 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特别是对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青光眼、泪道疾病及眼外伤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主任医师

    李晶,女,1962年12月生,汉族,陕西人。1985年毕业于新疆医学院医疗系,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

  • 热西提

    热西提 内科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擅长:主任医师

    1965年毕业于新疆医学院临床医疗学,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曾获自治区优秀专家称号。全国

推荐问答

每天早上起来喉咙痛是怎么回事?

早晨起床时喉咙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但不限于干燥的空气、过敏反应、感冒或流感等上呼吸道感染、胃食管反流病(GERD)导致的胃酸刺激喉咙、过度使用声带或吸烟等。此外,睡眠时不正确的呼吸方式,如口呼吸,也可能导致喉咙干燥和刺激。为了缓解症状,建议增加室内湿度、避免过敏原、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适量饮水以及避免刺激性食物和烟草。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喉镜检查费用是多少?

喉镜检查费用因地区、医院等级和检查项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基础的喉镜检查费用可能在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如果需要进行更详细的检查或者附加其他检查项目,费用可能会更高。为了得到准确的费用信息,建议直接咨询所在地的医疗机构,了解具体的检查项目和收费标准。此外,部分医保政策可能覆盖喉镜检查费用,患者可以咨询医保部门了解相关政策。

月经期饮酒怎么办?

月经期饮酒可能加重痛经症状,影响身体健康。建议尽量避免在月经期间饮酒。若已饮酒,应适量饮水,促进酒精代谢,减轻对身体的影响。同时,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不适。若出现严重不适,如剧烈腹痛、出血量异常增多等,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手上长硬疙瘩是怎么回事?

手上长硬疙瘩可能有多种原因,包括但不限于皮肤炎症、囊肿、疣状生长、纤维瘤等。这些硬疙瘩可能是由于皮肤受到刺激、感染、免疫系统反应或遗传因素引起的。例如,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而囊肿可能是由于皮肤下组织液积聚形成的。在某些情况下,硬疙瘩可能与慢性炎症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对于具体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必要的检查,以便确定疙瘩的性质和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腰部和臀部疼痛是怎么回事?

腰部和臀部疼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肌肉或韧带拉伤、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关节炎、骨折或骨质疏松等。疼痛可能因姿势不当、过度劳累、肥胖、长期站立或坐着、遗传因素或慢性疾病而加剧。诊断需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可能包括物理治疗、改善生活习惯、减轻体重、避免重复性活动和使用辅助设备。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黄连素能治胃病吗?

黄连素作为一种中药成分,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因湿热引起的腹泻、痢疾等胃肠道疾病。对于部分胃病患者,如胃炎、胃溃疡等,黄连素可能通过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等机制发挥辅助治疗作用。然而,黄连素并非胃病治疗的主要药物,其疗效因人而异,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胃病的治疗需综合考虑病因、病理类型及患者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