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营养饮食 食物相克 食物热量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重症联合免疫缺陷 )

别名:
重度联合免疫缺陷症,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40%
多发人群:
儿童男孩尤多见,1~2个月婴...
发病部位:
皮肤
典型症状:
疱疹 念珠菌感染 细菌感染 反复感染 免疫缺陷
并发症:
哮喘 侏儒症 接触性荨麻疹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儿科
治疗方法:
免疫替补疗法、抗感染疗法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治疗?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一般治疗

  一、治疗

  1.一般疗法

  (1)加强护理和营养:

以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2)预防感染:

应注意隔离,尽量减少与病原体的接触。对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必须将患儿长期置于无菌仓内护理,直至重建免疫功能。

  (3)避免接种疫苗:

对疑似免疫缺陷的新生儿,应禁止接种牛痘、卡介苗等活疫苗,以免因接种牛痘而发生全身性牛痘疹,接种卡介苗引起全身性播散而致死。也应避免接种麻疹和脊髓灰质炎疫苗。

  2.抗感染疗法

由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力均低下,机体无法杀伤感染的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体,因此,一旦发生感染,应选择广谱抗生素、有效的抗病毒制剂和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因抑菌性抗生素不能阻止病原菌的扩散,故还应使用杀菌性抗生素进行治疗。

  3.免疫替补疗法

  (1)体液免疫缺陷的替补:

  ①人血清γ-球蛋白:

主要是使用γ-球蛋白进行替代或补偿疗法。先天性无γ-球蛋白血症患者多在lO岁前死亡,若给予适当的替补疗法如使用人血清γ-球蛋白进行治疗,可使患儿正常地生存,甚至活到成年。剂量每次100~200mg/kg,肌内注射,每月1次。血清免疫球蛋白浓度达3.0g/L时才有助于控制感染。因γ-球蛋白的半衰期为0.5~1个月,故以后按100mg/kg,肌内注射,每月1次即可维持其血清水平达2.0g/L。长期反复注射会引起注射局部瘢痕形成,偶见发热、皮疹、荨麻疹哮喘和血压下降等休克样反应,应及时按过敏性休克处理。

  ②正常人血浆:

正常人血浆输注也有替代γ-球蛋白制剂的作用,剂量每次10ml/kg,每3~4周1次。但对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患者,不能输注含免疫活性细胞的制剂,如全血、含白细胞的血浆等,以免发生GVHR。

  ③人血丙种球蛋白:

也可每月输注人血丙种球蛋白600m1/kg,以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

  (2)细胞免疫缺陷的替补:

主要是补充T淋巴细胞和增强T细胞的功能。

  ①输注新鲜全血:

输血前需考虑到由组织配型差异引起严重GVHR的危险。所以,血液输注前须经过25~50Gy(2500~5000Rad)放射线的照射,以清除T细胞的增殖能力,防止血液中的淋巴细胞进入新生儿体内后攻击宿主组织,从而避免严重GVHR的发生。但反复输血,仍易引起过敏反应。

  ②转移因子(TF):

系T淋巴细胞释放的一种淋巴因子,可将正常人特异性免疫信息转移至T细胞,激活受者静止的淋巴细胞,从而起恢复和扩大细胞免疫反应的作用。它作用迅速,皮试阴性者接受相应的转移因子后18~24h,即可出现阳性反应,且可维持数月之久。临床上可用于伴湿疹和血小板减少的免疫缺陷病,可起到一定程度的免疫重建作用,并能控制病毒、真菌或一些细胞内细菌的感染。剂量2ml(相当于1.8×108个白细胞的提取物),肌内注射,每天或隔天1次,连用3~6天。注射部位以接近淋巴结的皮下组织为宜。

  ③胸腺素(thymosin):

系从牛胸腺或猪胸腺提取出的多肽类激素,不仅可诱导T细胞分化发育,而且增强成熟T细胞对抗原或其他刺激的反应,提高免疫功能,调节免疫平衡。可用于伴湿疹和血小板减少的免疫缺陷病和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但仅能改善临床症状。剂量5~10mg,肌内注射,每天1次,连用l~3周后改为隔天或每周1次,持续数月。

  ④干扰素(IFN):

是在细胞感染病毒时产生的一种淋巴因子,可抑制病毒的增殖和促进自然杀伤(NK)细胞活化,故可增强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抗病毒能力。常用制剂为从人血白细胞制备的γ-干扰素。剂量100万U,肌内注射,隔天1次或每周2次,持续数月。基因工程制备的重组干扰素使药源更加丰富。

  ⑤阿地白介素(白细胞介素-2):

系由T辅助细胞产生的一种淋巴因子,可促使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活性细胞的增殖,增强NK细胞和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的能力。新生动物病毒感染的实验表明,该药具有保护宿主的作用。

  ⑥腺苷脱氨酶(ADA):

在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患者中,部分与缺乏ADA有关,而正常人红细胞含多量ADA,因此给患者输注经过置换和照射的新鲜红细胞可暂时纠正ADA缺乏所致的免疫缺陷。大剂量牛ADA结合型聚乙烯二醇(PEG-ADA)肌内注射,每周1次,也有较好的效果。还有人认为,红细胞中大量的嘌呤降解酶可降解患者淋巴细胞中的毒性产物如脱氧ATP等。

  ⑦骨髓移植:

通过同种异体骨髓移植,给患者植入正常的造血干细胞,可重建正常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是本病患者的首选疗法。据报道,对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的治愈率可达50%,也是伴湿疹和血小板减少的免疫缺陷病患者的理想疗法。

  理想的供髓者是同卵孪生同胞,因孪生同胞也可有相同的先天缺陷,故不适合于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也可采用兄弟姐妹中HLA完全一致的供体。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进行骨髓移植时,应根据其细胞免疫缺陷的程度,选择程度不同的免疫抑制准备,以防移植的骨髓遭排斥。给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患者植入>0.5×108/kg的骨髓有核细胞时,可完全不用免疫抑制准备,但对细胞免疫缺陷的程度不太完全者如伴湿疹和血小板减少的免疫缺陷病患者,则要求应用较强的免疫抑制准备,如用大剂量环磷酰胺和白消安(马利兰)。或全身性放射线照射,才能避免被排斥。

  骨髓移植后GVHR的预防,可用环孢素选择性地抑制免疫活性细胞。移植过程中和随后的一段时间,因免疫功能低下而并发一些原虫如卡氏肺囊虫、病毒如疱疹病毒的感染.可应用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复方新诺明)、高效价特异性抗疱疹病毒免疫球蛋白加以防治。

  ⑧胎肝移植:

因胎龄2~6月的胎儿肝脏内含大量造血干细胞,其中包括淋巴细胞的干细胞,故在尚无合适的骨髓移植供体前,胎肝移植可代替其部分作用。一般采用3~5个月胎龄的胎肝,胎儿经水囊引产,一次治疗可用1个以上的胎肝,植入的细胞数须在3.0×108/kg以上。临床上应用于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⑨胸腺移植:

胸腺小体分泌的胸腺素对T细胞的成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可通过多种方式将胎儿的胸腺植入患者体内,以促进T细胞的成熟,恢复细胞免疫功能。胸腺移植的方式有多种:可将胎儿胸腺的匀浆或薄片植入患者腹直肌内;或将胸腺上皮细胞经体外培养后再行植入;植入带供血血管的胸腺整体,并将供血血管与患者腹腔内的小血管进行吻合。胸腺移植也适用于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患者,可改善部分免疫功能。

  ⑩免疫淋巴细胞:

近年有采用免疫淋巴细胞进行治疗获得暂时疗效的报道。

  二、预后

  本病多死于2岁以内。死因多为铜绿假甲单胞菌性肺脓肿、肺囊虫肺炎等。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相关医生

更多>

  • 李秀莲,主任医师
    李秀莲 主任医师
    未开通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护理。

  • 彭玉,主任医师
    彭玉 主任医师
    未开通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小儿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王珩,主任医师
    王珩 主任医师
    未开通
    昆明市延安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对小儿佝偻病心肌炎、肺炎、贫血、腹泻、心理因素性疾病的诊治

  • 苏诒英,主任医师
    苏诒英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营养等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医院

专家推荐

  • 李秀莲

    李秀莲 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护理。

    擅长:主任医师

    著名中医肿瘤学家及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学家,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医学博士、教授、博

  • 卢秀英

    卢秀英 危重病的救治。

    擅长:主任医师

    从事儿内、急救专业近四十年,具有丰富的危重症及疑难杂症抢救治疗经验。特别擅长各种休克、中毒、抽搐等

  • 席时华

    席时华 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眼底疾病及小儿弱视诊治

    擅长:主任医师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40余年,具有极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诊治疑难眼病的能力,尤其擅长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

  • 李晶

    李晶 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特别是对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青光眼、泪道疾病及眼外伤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主任医师

    李晶,女,1962年12月生,汉族,陕西人。1985年毕业于新疆医学院医疗系,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

  • 热西提

    热西提 内科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擅长:主任医师

    1965年毕业于新疆医学院临床医疗学,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曾获自治区优秀专家称号。全国

推荐问答

轻微癫痫需要医治吗?

轻微癫痫,即癫痫小发作,虽然症状较轻,但仍然需要治疗。癫痫是一种慢性脑部疾病,其发作可能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情,减少发作频率,降低潜在的并发症风险。治疗轻微癫痫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心理支持等。患者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确保安全有效。

黑头粉刺痣如何治疗?

黑头粉刺痣的治疗需综合考虑个体情况,通常包括日常护理、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等多种方法。日常护理中,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摩擦和挤压是基础。药物治疗方面,可使用含有水杨酸、果酸等成分的产品,以促进角质代谢和减少皮脂分泌。物理治疗如激光治疗、光子嫩肤等,可以针对特定类型的黑头粉刺痣进行改善。此外,患者应避免使用可能刺激皮肤的化妆品和护肤品,减少皮肤负担。具体治疗方案应在专业皮肤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

羊水减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羊水减少,医学上称为羊水过少,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首先,胎儿发育异常,如胎儿畸形、胎儿生长受限等,可能导致羊水生成减少。其次,胎盘功能不全,影响胎儿与母体间的物质交换,导致羊水生成不足。此外,母体因素,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糖尿病等,也可能影响羊水量。最后,羊膜破裂导致羊水外流,也是羊水减少的原因之一。针对羊水减少的原因,需进行综合评估和个体化治疗。

慢性支气管炎有哪些症状表现?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症状包括持续咳嗽、咳痰,痰液通常为白色或黄色黏稠状,尤其在早晨较为明显。患者可能伴有气短或呼吸困难,尤其在体力活动后加剧。此外,患者可能会有胸闷、喘息等症状。在急性加重期,症状可能加重,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会随季节变化而波动,尤其在冬季或气候变化时更为明显。

小儿中度脑损伤有哪些后遗症?

小儿中度脑损伤可能导致多种后遗症,包括但不限于运动功能障碍,如肌肉无力、协调性差、步态异常;认知障碍,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语言障碍,如言语表达困难、理解能力下降;情绪和行为问题,如情绪不稳定、攻击性行为、社交障碍;以及癫痫发作等。这些后遗症的严重程度和表现形式因个体差异而异,需要综合评估和个体化治疗。

丙型肝炎病毒是什么病?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主要通过血液传播的病毒性肝炎,可导致肝脏炎症和损伤。该病毒可引发急性或慢性感染,慢性感染者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甚至肝癌。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制品、不洁注射、性接触以及母婴传播等。感染后,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黄疸、肝区不适等症状,但许多感染者在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及时的抗病毒治疗对于控制病毒复制、减缓疾病进展至关重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