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营养饮食 食物相克 食物热量

小儿软组织肉瘤(小儿软组织肉瘤 )

别名: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多发人群:
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
发病部位:
肌肉
典型症状:
发烧 胸痛 血沉增快 瘤块压迫 瘤体牵拉
并发症:
视网膜母细胞瘤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肿瘤科 儿科
治疗方法:

小儿软组织肉瘤治疗?

小儿软组织肉瘤一般治疗

  一、治疗

  良性肿瘤以手术治疗为主,肉瘤多需要综合治疗。

  1.手术治疗

  (1)肿瘤切除类手术:

  ①根治性切除术(间室切除术):肿瘤所在间室的整个切除。包括间室内的所有内容。

  ②广泛切除术:切除的范围一般应在肿瘤三维缘外3~5cm。G3可取上限,G1、G2可酌减。术中如能鉴定切缘,以指导切除范围最理想,目前尚无更理想方法。切缘阴性是目的。广泛切除可与屏障切除相结合,尽量少牺牲正常组织,以保留更多的功能。术后酌情给予放疗。

  ③局部切除术(边缘切除术、囊外切除术):主要用于良性肿瘤的切除。特殊部位的低度恶性肿瘤也可采用。术后多需追加放疗。

  ④囊内切除术:一般仅用于切检确诊。

  (2)截肢类手术:近年来截肢类手术明显减少,多不足5%。手术包括4种,切除范围概念可参考切除类手术。

  (3)根治性截肢术。

  (4)广泛截肢术。

  (5)边缘截肢术。

  (6)经肿瘤截肢术。

  2.放射治疗 软组织肉瘤对放疗不甚敏感,临床上有明显肿块时,单独放疗的局部控制率仅为29%~33%。因此,很少单独使用。主要作为手术的辅助治疗。特别是对HG肉瘤,切缘无法达到阴性时,可以减少局部复发率。但对生存期,一般认为无影响。常用的方法有3种。

  (1)术前放疗:常选择肿瘤与局部重要结构关系密切,无法或暂时无法切除者。局部照射可使肿瘤部分缩小,减少周围供血血管的数量,并产生一坚硬的囊包绕肿瘤,使大神经血管易于分离。剂量一般不超过50Gy。3周左右手术,切口愈合后补足照射剂量,总剂量65Gy左右。对术前放疗褒贬不一,国内使用较少。

  (2)近距离后装置入放疗:主要用于肿瘤附近有重要的血管神经等组织,无法切除干净,或切除后无修复重建条件者。方法是,肿瘤切除后,将内径1mm的尼龙管等距离平行排列在病床上。术后4~7天内置放射性铱,剂量42~45Gy,4~6天给完,6天后除去施源器。2~3周后切口拆线,追加外照射20~30Gy。Brennan等通过对1600例软组织肉瘤的多种形式治疗的分析认为,四肢软组织肉瘤应用组织间照射可以减少局部复发率,HG肿瘤有效。

  (3)术后放疗:切口愈合后施行,剂量65~70Gy,临床应用广泛。一般认为,术后放疗的主要优点是对肿瘤的病理类型、恶性侵犯程度有了充分了解,利于方案的制订,并且剂量可以集中进行。主要缺点是手术破坏了放疗区血供,致肿瘤细胞乏氧,降低了放疗的敏感性。外照射对LG和HG肿瘤都有效。

  3.化学治疗 化疗作为全身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软组织肉瘤临床应用日渐增多。不同的化疗方案,反应率也不同,较理想者可达40%~57%。虽然也有对软组织肉瘤化疗持反对意见者,但总的评价是加入辅助化疗的疗效优于单一手术,辅助化疗对延长生存期有益,有利于减低局部的复发率。

  (1)常用药物:软组织肉瘤化疗,主要选择了单药疗效较好者。其中包括ADM(表柔比星、吡柔比星)、环磷酰胺(CTX)、达卡巴嗪(DTIC)、异环磷酰胺(IFO)、长春新碱(VCR)、放线菌素D(ACD)、DDP等,反应率在20%左右。近年来经筛选,认为ADM、达卡巴嗪(DTIC)和异环磷酰胺(IFO)效果最好。临床真正使用单药者较少。

  (2)联合用药:几种药物联合应用是临床化疗常用方式。ADM、异环磷酰胺(IFO)和达卡巴嗪(DTIC)联合应用,是近年来的较好方案。Demetri等统计的剂量和疗效的关系可以借鉴。

  (3)化疗的适应证:到目前为止,对化疗的确切的、绝对的适应证未确定。临床经验分析,横纹肌肉瘤(特别是胚胎型)、脂肪肉瘤(黏液型)、滑膜肉瘤(上皮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软组织骨肉瘤和软组织尤文肉瘤等对化疗的反应率较高。也有的作者统计,化疗仅对Ⅱ、Ⅲ期,肿瘤直径在5~10cm有效,直径小于5cm者无需化疗,大于10cm者一般剂量难以阻止远隔转移的发生。临床经验,组织学分级为G2、G3者,都应考虑化疗。

  二、预后

  纤维肉瘤的预后较好,5年治愈率可达85%左右。

  婴儿血管外皮细胞瘤多为良性,局部切除即可治愈。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未能手术完全切除者,预后极差。

  恶性血管内皮瘤因局部广泛扩散或远处转移,病死率高。

  滑膜肉瘤因复发率和转移率高,预后不良,尤其是分化不良的肿瘤,肿瘤内钙化斑块越大,预后越佳。

  化疗对恶性间皮瘤无效果。恶性间皮瘤胸膜和腹膜肿瘤切除困难者,放疗不能改善预后,患儿多在诊断后8~14个月内死亡。

  恶性间叶瘤术后局部复发多见,以血行转移为主,至脑、肺、肝和骨骼。病死率为50%~75%。

  腺泡型软组织肉瘤由于肿瘤无症状,且生长缓慢,诊断多过晚,预后不良。儿童预后较成人佳,可能因头面部肿瘤易于发现的缘故。

  上皮样肉瘤深部肌肉浸润和有丝分裂高的病例转移率高,预后差。肿瘤直径小于2cm,年龄小于10岁者预后较好。

小儿软组织肉瘤相关医生

更多>

  • 李秀莲,主任医师
    李秀莲 主任医师
    未开通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护理。

  • 曾继宗,主任医师
    曾继宗 主任医师
    未开通
    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 肿瘤科

    擅长疾病: 普外科肿瘤的诊断治疗

  • 王庆平,主任医师
    王庆平 主任医师
    未开通
    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 肿瘤科

    擅长疾病: 肝胆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对腹部肿瘤胃癌、大肠癌的诊断与治疗有丰富临床经验

  • 彭玉,主任医师
    彭玉 主任医师
    未开通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小儿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小儿软组织肉瘤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医院

专家推荐

  • 李秀莲

    李秀莲 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护理。

    擅长:主任医师

    著名中医肿瘤学家及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学家,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医学博士、教授、博

  • 卢秀英

    卢秀英 危重病的救治。

    擅长:主任医师

    从事儿内、急救专业近四十年,具有丰富的危重症及疑难杂症抢救治疗经验。特别擅长各种休克、中毒、抽搐等

  • 席时华

    席时华 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眼底疾病及小儿弱视诊治

    擅长:主任医师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40余年,具有极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诊治疑难眼病的能力,尤其擅长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

  • 李晶

    李晶 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特别是对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青光眼、泪道疾病及眼外伤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主任医师

    李晶,女,1962年12月生,汉族,陕西人。1985年毕业于新疆医学院医疗系,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

  • 热西提

    热西提 内科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擅长:主任医师

    1965年毕业于新疆医学院临床医疗学,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曾获自治区优秀专家称号。全国

推荐问答

轻微癫痫需要医治吗?

轻微癫痫,即癫痫小发作,虽然症状较轻,但仍然需要治疗。癫痫是一种慢性脑部疾病,其发作可能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情,减少发作频率,降低潜在的并发症风险。治疗轻微癫痫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心理支持等。患者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确保安全有效。

黑头粉刺痣如何治疗?

黑头粉刺痣的治疗需综合考虑个体情况,通常包括日常护理、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等多种方法。日常护理中,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摩擦和挤压是基础。药物治疗方面,可使用含有水杨酸、果酸等成分的产品,以促进角质代谢和减少皮脂分泌。物理治疗如激光治疗、光子嫩肤等,可以针对特定类型的黑头粉刺痣进行改善。此外,患者应避免使用可能刺激皮肤的化妆品和护肤品,减少皮肤负担。具体治疗方案应在专业皮肤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

羊水减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羊水减少,医学上称为羊水过少,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首先,胎儿发育异常,如胎儿畸形、胎儿生长受限等,可能导致羊水生成减少。其次,胎盘功能不全,影响胎儿与母体间的物质交换,导致羊水生成不足。此外,母体因素,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糖尿病等,也可能影响羊水量。最后,羊膜破裂导致羊水外流,也是羊水减少的原因之一。针对羊水减少的原因,需进行综合评估和个体化治疗。

慢性支气管炎有哪些症状表现?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症状包括持续咳嗽、咳痰,痰液通常为白色或黄色黏稠状,尤其在早晨较为明显。患者可能伴有气短或呼吸困难,尤其在体力活动后加剧。此外,患者可能会有胸闷、喘息等症状。在急性加重期,症状可能加重,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会随季节变化而波动,尤其在冬季或气候变化时更为明显。

小儿中度脑损伤有哪些后遗症?

小儿中度脑损伤可能导致多种后遗症,包括但不限于运动功能障碍,如肌肉无力、协调性差、步态异常;认知障碍,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语言障碍,如言语表达困难、理解能力下降;情绪和行为问题,如情绪不稳定、攻击性行为、社交障碍;以及癫痫发作等。这些后遗症的严重程度和表现形式因个体差异而异,需要综合评估和个体化治疗。

丙型肝炎病毒是什么病?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主要通过血液传播的病毒性肝炎,可导致肝脏炎症和损伤。该病毒可引发急性或慢性感染,慢性感染者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甚至肝癌。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制品、不洁注射、性接触以及母婴传播等。感染后,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黄疸、肝区不适等症状,但许多感染者在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及时的抗病毒治疗对于控制病毒复制、减缓疾病进展至关重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