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国营
北京协和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国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最早承担高干保健和外宾医疗任务的医院之一,也是高等医学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国家 级
外阴结核非常罕见,偶尔可继发于严重的肺、消化道、胸腹膜或内生殖器官的结核。病人常无典型症状,需依靠辅助诊断方法确诊和进行鉴别诊断。
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来源于米勒管衍生物中分化最差的子宫内膜间质组织,能够分化成黏液样组织、结缔组织、软骨组织、横纹肌组织及平滑肌组织,可同时含有恶性的上皮成分和恶性的间质成分,即癌和肉瘤成分。同源性恶性米勒管混合瘤:肉瘤和癌两种成分都是来自子宫原有的组织成分。异源性恶性米勒管混合瘤:肉瘤中含有子宫以外的组织成分如横纹肌、软骨、骨等。
福克斯-阜太斯病(Fox-fordyce disease)亦称腋窝阴阜顶泌汗腺(大汗腺)炎、汗腺毛囊角化症。为慢性、瘙痒性丘疹性疾病,多见于女性,多见于顶泌汗腺定位区域。
脐带是连接胎儿与母亲的纽带,是胎儿生命的桥梁, 它一端连结于胎儿的脐轮,另一端连接于胎盘。脐带由两根脐动脉和一条脐静脉以及包裹于它们表面的胶冻状组织----华尔通氏胶所组成。通过脐带,胎儿从母亲获得氧气以及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 通过脐带,胎儿的代谢废物传至胎盘、母体而排出体外。一旦脐带出现异常就会导致血流受阻,结果引起胎儿宫内窘迫、宫内缺氧、胎儿生长迟缓、新生儿窒息等问题。
外阴中肾管囊肿一般发生于子宫旁或阴道旁。特殊情况:1、有时可在阴道口侧壁凸出,或在前庭尿道口下方隆出,被称为加特内囊肿(Gartner cyst)。2、在前庭尿道口下方鼓出,称为前庭囊肿(vestibular cyst)。
盆腔脏器从其正常位置向前或向下移位,称为盆腔脏器脱垂(POP)。传统分类有子宫脱垂、膀胱膨出和直肠膨出。现在对尿道膨出、肠膨出、会阴脱垂越来越重视。
子宫残角为先天发育畸形,由于一侧副中肾管发育不全所致。残角子宫往往不与另一侧发育较好的子宫腔沟通,但有纤维束与之相连。子宫残角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于子宫残角内生长发育。
输卵管癌其恶性程度很高,不易早期诊断。临床表现为阴道排液、腹痛、盆腔包块,即称之为输卵管癌三联症。
卵巢黏液性肿瘤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仅次于浆液性肿瘤,良性占77%~87%,交界性约10%,其余为恶性。约5%的黏液性肿瘤中混合有畸胎瘤,良性及交界性几乎都是囊性,典型病变为多房性。黏液性癌可能以囊性为主,也可能以实性为主。病变特点常有良性、交界性及恶性同时存在一个肿瘤内。组织学上良性及交界性又分为囊腺瘤、腺纤维瘤和囊腺纤维瘤,恶性又分为腺癌、囊腺癌、腺癌纤维瘤和囊腺纤维瘤。
卵巢转移性肿瘤以胃癌转移至卵巢最多见,占卵巢转移性肿瘤的67%,占卵巢恶性肿瘤的5.4%。占全部卵巢肿瘤的1.3%。
急性输卵管炎病变以内膜炎症为主,如果来自急性盆腔炎则病变广泛。输卵管等组织充血渗出,腔内脓性渗出物等流入盆腔,引起盆腔腹膜炎,重者形成盆腔脓肿;炎症扩散到卵巢,形成输卵管卵巢炎或脓肿;若输卵管伞部粘连闭锁时可形成输卵管积脓,多见于慢性炎症急性发作。急性炎症的渗出物脓液中及粘膜面常可查到致病微生物。急性炎症治疗不及时,则可转为慢性输卵管炎;慢性输卵管炎症急性发作表现为急性炎症。肉眼可见输卵管红肿,盆
化脓性盆腔血栓静脉炎为盆腔感染部位的静脉内膜被细菌侵犯受损而引起血栓,当血凝块进一步受到感染即形成化脓性盆腔血栓静脉炎,化脓性盆腔血栓静脉炎是一种严重的盆腔感染并发症。
正常输卵管与卵巢活动度极大,可旋转而不出现症状。如发生完全性扭转而未能及时诊治,可引起附件坏死甚至坏疽,导致腹膜炎等严重后果。对于儿童及年轻病人为了保留其正常生育功能,更应及早明确诊断。
妊娠期原发性水痘感染并不常见。在妊娠20周后发生胎儿水痘综合征更为少见。但是一旦发生则可能对母亲及其后代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水痘病毒是少数会致畸胎的病毒,若在怀孕12周以内发现,导致胎儿畸形的机率为0.4%;怀孕13~20周时发现,机率则为2%。
横位难产是指胎儿在分娩时为异常胎位,易导致难产。横产式(transverselie)为不正胎位之一种。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交叉成直角或垂直;有时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不完全垂直而成一锐角或斜位,称为斜位。胎体横卧于骨盆入口的上面,先露部为肩,胎头在母体的一侧,而臀在另一侧,可能是暂时的,最后转成为纵位或横位。横产式胎肩位于骨盆入口,胎头与臀各居一侧髂凹。所以胎肩先露也称肩先露。按胎肩胛位居母体的前、后力
外阴纤维肉瘤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肉瘤,是由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形成的恶性肿瘤,生长缓慢,可发生局部侵袭性生长及复发。外阴纤维肉瘤在晚期才发生转移。易复发,治疗以早期手术大块广泛切除为主,辅以放疗和化疗。
阴道上皮内瘤样变是指局限于阴道上皮层内的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病灶,它是阴道浸润性癌的癌前病灶。由于阴道上皮内肿瘤发病率低,对其演变成浸润癌的过程的了解远较宫颈癌和外阴癌差。阴道上皮内肿瘤可与宫颈或外阴的上皮内肿瘤同时并存。
外阴黑色棘皮症是好发于外阴皱褶部位,是以外阴皮肤色素沉着、乳头瘤样增生、角化过度、对称分布为特征的少见外阴皮肤病。
妊娠恶阻则是指妇女怀孕以后,1-3个月期间,出现恶心、呕吐、眩晕、胸闷,甚至恶闻食味,或食入即吐等症状而言。
原发性卵巢小细胞癌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常伴有高钙血症的高度恶性肿瘤。卵巢小细胞癌的组织发生至今还是一个谜,因为此种有相对小的瘤细胞及超微结构的上皮性质(桥粒样连接、基膜)。故暂以这种非特异性小细胞癌命名,准确的组织学命名有待于病理学家的进一步探讨。
外阴疣状黄瘤是一种好发于口腔黏膜、外生殖器官部位的良性肿瘤。
外阴汗腺瘤来源于外阴汗腺,由于汗腺上皮增生发生肿瘤,一般为良性,极少数为恶性。大汗腺瘤较少见,80%发生于50岁以上的妇女。由于大汗腺瘤发生于成年之后,生长部位主要在大阴唇,那是因为大汗腺在性发育成熟后才有功能。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呼吸系统慢性传染病,其病理特点是结核结节、干酪坏死和空洞形成,其临床表现有低热、盗汗、乏力、消瘦。妊娠合并肺结核是高危妊娠的一种,发生率约为5%—7%。近年来虽然在发达国家已较少,但在发展中的国家却并非罕见。在抗结核药物问世之前,结核病无论对孕妇及胎、婴儿均有不良影响,但从70年代以来,由于抗结核药物的发展,则对孕期的肺结核患者可有良效,使妊娠合并肺结核已不成为一个严重的问
阴道美丽筒线虫(gongylonema pulchrum)偶然的终宿主,成虫常寄生于终宿主的口腔或食管黏膜下。寄生于人体阴道黏膜者较少,所以阴道美丽筒线虫病罕见。
脂肪肉瘤常见于躯干、肢体和腹部,发生于外阴的脂肪肉瘤罕见。主要表现为皮下缓慢生长的无痛性块物,有呈息肉样,可伴有波动感。偶尔表现为外阴疼痛、不适,进行性消瘦。多发生于大阴唇,阴蒂和其他部位较少。在报道病例中,术前均误诊为良性脂肪瘤或巴氏腺囊肿。
卵巢透明细胞肿瘤来自米勒管上皮。组织学上透明细胞肿瘤也见于阴道、子宫颈、子宫内膜和阔韧带。从理论上讲,卵巢透明细胞肿瘤可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眼底病变是指妊娠20周后发生高血压、水肿、蛋白尿及眼底病变的症候群。
临床上卵巢肿瘤患者的受孕率降低。但一般是先有卵巢肿瘤,然后受孕。妊娠与卵巢肿瘤并存时,恶性肿瘤是相对罕见的。
外阴急性蜂窝组织炎是溶血性链球菌或葡萄球菌等致病菌侵入外阴皮下或深部疏松结缔组织后发生的急性、化脓性、弥漫性炎症。发病后迅速向四周扩散,与正常组织无明显界限。本病有时也可因厌氧菌感染或化学物质刺激等引发。
盆底综合征是指盆底结构包括直肠、肛提肌以及肛门内外括约肌等神经肌肉异常引起的几组综合征。
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被公认为性传播疾病,是国家卫生部要求严格控制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孕妇患生殖道衣原体感染有两种形式:新近活动性感染和原有衣原体潜伏感染因妊娠而诱发活化。孕妇宫颈感染衣原体的危险因素有:开始性生活年龄小、多个性伴侣、低文化程度、不用阻隔式避孕、患沙眼及重度宫颈糜烂等。若发现孕妇有上述某项危险时,应及时检测宫颈衣原体。孕妇患衣原体活动性感染有发生胎膜早破危险。若发生在妊娠早期,容易
外阴卵黄囊瘤是发生于卵巢的生殖细胞恶性度高的肿瘤,为外阴罕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年龄1~26岁,中位年龄18岁。为外阴部发生质地硬、活动的无痛性肿块,肿块大小不一,有的仅仅是外阴肿胀,表面出现溃疡或蜂窝组织炎时有触痛。
卵巢宫内膜样肿瘤的组织结构具有子宫内膜上皮和(或)间质相似的特点,可来自异位的子宫内膜和卵巢表面上皮。过去对此类肿瘤认识不足,诊断较少。1964年国际妇产科学会正式命名,1973年国际卵巢肿瘤组织学分型中正式分为良性、交界性及恶性。后者除宫内膜样癌外还包括腺肉瘤、间皮混合瘤或恶性米勒混合瘤、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外阴淋巴管瘤(vulvar lymphangioma)系由淋巴管扩张增生而成,实质并非真正的肿瘤。表现为局限性群集体积小而壁薄的囊泡状肿物,肿瘤为单个或多个,呈灰红色或灰白色囊性结节。外阴淋巴管瘤较罕见。大多数在出生时或1 岁以内发病,但也有迟发者或老年发病。可分为单纯性淋巴管瘤、海绵状淋巴管瘤及囊性淋巴管瘤。
子宫内翻是指子宫底部向宫腔内陷入,甚至自宫颈翻出的病变,这是一种分娩期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多数发生在第3产程,如不及时处理,往往因休克、出血导致产妇在3~4h内死亡。
急性肾盂肾炎是妊娠期最常见而严重的内科并发症之一,发病率为1%~2%,肾盂肾炎多发生在妊娠后期或产褥期,半数系单侧尤其右侧,双侧占1/4,多为下尿路逆行感染所致。与菌尿及膀胱炎不同,妊娠期急性肾盂肾炎其危险性明显增加。妊娠期由于尿路的相对性梗阻引起尿液排空延迟及菌尿;其次孕妇尿中含有营养物质,葡萄糖尿及氨基酸尿利于病菌的繁殖。妊娠期急性肾盂肾炎发病有若干倾向因素而与无症状菌尿相同,其中细菌的黏附性
卵巢重度水肿是水肿液在卵巢间质内潴留,分离正常的卵泡及间质组织,致使卵巢严重增大。
外阴阿米巴病是由溶组织阿米巴侵犯外阴皮肤黏膜而引起的病变,多继发于肠道阿米巴病,由肠道内阿米巴滋养体直接感染、侵入外阴、阴道后,造成外阴黏膜坏死,形成溃疡。
麦格综合征指病人患有卵巢纤维瘤(fibroma)伴发胸腔积液及腹水,可为血性。在肿瘤切除之后,胸腔积液和腹水可以相继消失的一组症候群。
滑膜肉瘤是在1934年Sabrazes最先命名使用的。外阴滑膜肉瘤的预后相对较好。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弥漫或局限性的病变,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一样,属于妇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子宫腺肌病多发生于30~50岁左右的经产妇,但也可见于年轻未生育的女性,这可能与各种宫腔操作手术增多有一定关系。约15%的患者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约50%合并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的治疗可用药物干预,也可行手术治疗,但根治较难,只有患者绝经后子宫腺肌症方可逐渐自行缓解。故而临床治疗方案的
外阴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为低度~中度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具有病程长、生长缓慢、病变局限、局部切除后易复发、转移罕见等特点。外阴发病较少,好发于成人的躯干和肢体近端。
阴道和卵巢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癌转移部位。生殖道本身及生殖道外其他部位的肿瘤都有可能转移至阴道。多由宫颈、宫体和外阴癌转移而来。转移瘤在阴道肿瘤中最常见,而阴道原发性癌比较少见,容易把转移性癌误诊为原发性阴道肿瘤,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原发性阴道癌不涉及子宮颈或外阴处。
外阴恶性颗粒细胞瘤根据其组织来源有学者认为应该称之为恶性颗粒细胞施万细胞瘤,但习惯仍称之为恶性颗粒细胞瘤。
外阴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好发于青春期,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的肿瘤,以四肢的深部软组织为主,主要经血行性转移至肺。
外阴神经纤维瘤(neurofibroma)较为少见,神经纤维瘤是神经鞘瘤,为孤立的肿块,常位于大阴唇。外阴神经纤维瘤常为全身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的一部分,大约18%神经纤维瘤累及外阴。其生长缓慢,发生在青春期后通常没有疼痛。很少恶变,但在妊娠时有明显增大。
卵巢纤维组织来源肿瘤是卵巢非特异性组织肿瘤之一。纤维组织来源肿瘤在卵巢较为罕见,在纤维组织来源肿瘤中有以下四个类型:1.卵巢纤维瘤2.多细胞性纤维瘤 3.纤维肉瘤 4.卵巢原发性黏液瘤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是一种少见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卵巢硬化性间质瘤为良性肿瘤,是一种主要发生在年轻妇女的良性肿瘤。
卵巢恶性腹膜间皮瘤是一种比较罕见的肿瘤,起源于间皮细胞或间皮下一种比较原始的先驱细胞。可以发生在任何被间皮覆盖的体腔上皮上,其中以胸膜间皮瘤最为常见,腹膜次之,而在心包膜及睾丸鞘膜则极少见。恶性腹膜间皮瘤是原发于腹膜的恶性肿瘤,过去曾被称为腹膜癌病(carcinomatosis)。由于其组织结构复杂多样,部分与转移性腺癌的形态学十分相似,诊断比较困难,在女性患者极易误诊为卵巢癌。
卵巢环管状性索肿瘤(sex cord tumor with annular tubules of ovary)属于低度恶性肿瘤。临床表现有内分泌紊乱外,是一种既分泌雌激素又分泌孕激素的功能性肿瘤。
阴道粒细胞肉瘤可见于复发的急性髓样白血病,并可和乳腺粒细胞肉瘤同时出现,也有因诊为阴道粒细胞肉瘤而予骨髓活检发现急性髓样白血病的报道。在诊断时外周血和骨髓活检均正常,有的分别在1周、7月后发展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骨髓外粒细胞肉瘤(granulocytic sarcoma)又称绿色瘤。临床上可见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或慢性骨髓增殖性疾患,也可在诊断时无任何血液系统疾病。
卵巢泡膜细胞瘤基本上是良性肿瘤,有明显的内分泌功能,瘤细胞可以分泌雌激素,当黄素化或囊性变时,少数可有男性化功能。
卵巢混合性生殖细胞-性索间质肿瘤是一种非常少见的、与一般通常的性腺母细胞瘤不同的良性肿瘤。
外阴血管外皮细胞瘤特点是瘤细胞在基底膜外增殖,可表现为良性,也可表现为恶性。恶性者可称为血管外皮肉瘤,也可统称为血管外皮瘤。
巨细胞病毒感染是先天性感染疾病的最常见的病因,能引起胎儿、婴儿严重损害,甚至死亡。尤其重要的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后遗症。妊娠期由于免疫机制和内分泌环境的改变,可使宿主细胞与病毒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使潜伏的病毒再活动。初次感染者1%~5%孕妇出现单核细胞增多症、肝炎和间质性肺炎等。新生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者占全部新生儿的0.5%~2.5%,其中临床有异常表现者占15%~33%,10%发生永久性损害
卵泡腺细胞增殖综合征系指患者临床上出现女性男性化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同时具有卵巢泡膜细胞增生的病理改变的一组症候群。本征早在1949年为Culiner及Shippel所描述,指出间质中有黄素化泡膜细胞,但与邻近的卵泡无关。这类疾病原来是包括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内的,临床主要表现为女性男性化,多见于青年女性,类固醇测定方法的进展及氯米芬对本征无效对本征的确诊有很大帮助。病理证实卵巢泡膜细胞增生的病理改变
外阴梅克尔细胞癌是皮肤原发小细胞癌,类似肺燕麦细胞癌。为外阴大阴唇、小阴唇、前庭大腺、阴蒂、后阴唇系带的活动的无痛性肿块,有的可出现局部接触性出血和溃疡。转移部位可以较广。
外阴血吸虫病是血吸虫病全身病变的一部分。寄生在人和动物的门静脉和肠系膜动脉引起血吸虫病,俗称大肚子病。表现为肝脾肿大、痢疾症状及晚期肝硬化。
外阴尤文肉瘤较少见,发病在年龄10~45岁,中位年龄为23岁。经近年来从免疫组化、电镜、细胞培养、分子生物学多角度研究,发现尤文肉瘤是原始神经外胚层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tumor)的一种。所以又被称为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瘤。
滋养细胞肿瘤(trophoblastic tumor),又称“滋养细胞疾病 (trophoblastic disease)”,是指胚胎的滋养细胞发生恶变而形成的肿瘤。最早分为两种,一种良性的称“葡萄胎 (hydatidiform mole)”,另一种恶性的称“绒毛膜上皮癌(chorioep ithelioma)”。滋养细胞所产生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滋养细胞肿瘤理想的肿瘤标记物,对该类肿瘤
胎萎不长是指妊娠腹形小于相应妊娠月份,胎儿存活而生长迟缓者,称为胎萎不长,亦称胎不长、妊娠胎萎燥。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胎儿宫内生长迟缓。
脐带打结有假结及真结两种。脐带假结是指因脐血管较脐带长,血管卷曲似结,或因脐静脉较脐动脉长形成迂曲似结。临床上一般无大危害。很少因血管破裂而出血。脐带真结较为少见,为妊娠早期(3~4个月)因脐带过长,脐带在宫腔内形成环套,胎儿活动穿越环套所致,发生率为0.5%~3%。
外阴腺鳞癌有人称之为假腺鳞癌,为双向分化的上皮性癌,电镜检查可见到鳞形细胞癌和腺癌成分及中间形成分,其预后似比一般鳞癌差。
发生于阴道的血管肉瘤(angiosarcoma)少见,1930年至今共见10例报道(Curtin,1995。Morimura,2001。Gessi,2002),其中包括2例上皮样血管肉瘤。国内张蓉总结1973年1月至1995年12月就诊于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妇瘤科的6例阴道肉瘤时发现有1例为血管肉瘤。
泌尿生殖系放线菌病系主要由牛型放线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肾脏感染性疾病。放线菌可通过消化道引起结肠或腹部放线菌病,并可直接蔓延至肾、膀胱。有时可经血行途径侵犯睾丸、附睾、阴茎、前列腺等处。
Crohn病又称局限性肠炎,发生于女阴外阴部的为多发性溃疡,是病因未明的胃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特征是从口腔至肛门各段消化道的节段性特异性病变。临床上以腹痛、腹泻、腹块、瘘管形成和肠梗阻为特点,可伴有发热、贫血、营养障碍及关节、皮肤、眼、口腔黏膜、肝脏等肠外表现。
妊娠合并淋病概述孕妇感染淋菌并不少见,占1%一8%。妊娠期任何阶段的淋菌感染,对妊娠预后均有影响。妊娠早期淋菌性宫颈管炎,可导致感染性流产与人工流产后感染。妊娠晚期易因淋菌性宫颈管炎使胎膜脆性增加,易发生胎膜早破。胎膜早破可使孕妇发生羊膜腔感染综合征,分娩时可出现产程延长。分娩后产妇抵抗力低,若有损伤易发生淋病播散,引起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严重者可致播散性淋病。对胎儿的威胁则是早产和胎儿宫内感染
胎死不下是指胎死胞中,历时过久,不能自行产出者,称为“胎死不下”。亦称“胎死不能出”。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过期流产及妊娠中晚期的死胎。胎死不下是临床常见病之一,确诊后,应及时处理。
输卵管不通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种:输卵管通而不畅,这种比较的轻微,只要是将输卵管打通就可以怀孕。第二种:输卵管闭塞不通,损坏程度较轻,大部分输卵管是正常的,这种情形下,经疏通,怀孕的机率也是蛮大的。第三种:输卵管完全不通,且病损严重,这种情况系,治愈的机率就不好说了。正常怀孕的话,需要双侧输卵管都通畅了,才能顺利。
外阴转移性癌多来自宫颈癌、子宫内膜癌、阴道癌和绒毛膜癌,经阴道累及外阴,或经淋巴、血行转移而来。转移性外阴癌很少见,占外阴恶性肿瘤的8.3%~12.5%。据统计外阴皮肤转移癌约占全身皮肤转移癌的2.06%。外阴转移性癌发病年龄最小为30岁,最大80岁,中位数年龄为55~56岁,60岁发病者占35.9%。
持续性枕后位难产是由于分娩时胎位不能转为正常胎位而导致分娩发生困难。持续性枕后位(persistent occipitoposterior)异常胎位的一种,是由于分娩时,胎头以枕后位衔接,在下降过程中,当胎头双顶径达到或接近中骨盆平面时,绝大部分可完成内旋转动作,转成枕前位自然分娩。5%~10%直至分娩结束,胎头枕部持续不能转向前方,仍然位于母体骨盆的后方。
外阴恶性横纹肌样瘤(malignant rhab-doid tumour of the vulva)首先以预后不良的横纹肌肉瘤样Wilm瘤于1978年报道,虽然形态上酷似横纹肌母细胞,但电镜和免疫组化未发现横纹肌分化的证据。
风湿性心脏病是风湿热累及心脏后在心脏瓣膜(包括瓣环及瓣下结构)所遗留下来的病变,以致心脏正常功能受到损害的疾患。
卵巢残余综合征指在阴式或腹式子宫切除双侧卵巢后,再次出现功能性的卵巢组织,并产生盆腔疼痛或包块等症状和体征的一组症候群。经过手术后病理观察,证实本征患者在不应有卵巢组织的部位存在卵巢组织。
原发性卵巢类癌综合征系指原发性类癌的部位在卵巢,是一种发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特殊肿瘤,又称嗜银细胞瘤。因其中某些内分泌物质,有5-羟色胺(5-HT)、组胺、多巴胺、激肽、前列腺素E、P、F物质、生长抑素、胰岛血糖素、内啡肽、脑啡肽、促胃泌素、还有少见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黑色素细胞刺激素(MSH)、生长激素、胰岛素、抑胃多肽等,作用于身体的不同器官,故可引起皮肤潮红、腹泻、支气管痉挛、毛
软产道异常性难产是指软产道异常所致的难产,这种难产远比骨产道异常性难产少见,因而易被忽略,造成漏诊。软产道包括子宫下段、宫颈、阴道及外阴。软产道本身的病变可引起难产,生殖道其他部分及其周围病变也可能影响软产道使分娩发生困难,但以前者较常见。故应于妊娠早期常规行阴道检查,以了解生殖道及盆腔有无异常。
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曾被称为网状细胞肉瘤、淋巴肉瘤等。女性生殖道恶性淋巴瘤常见的部位依次为卵巢、子宫、输卵管、阴道和外阴。阴道恶性淋巴瘤少见,通常是作为全身疾病的一部分。
卵巢恶性中胚叶混合瘤临床罕见,恶性程度极高。多见于未育的绝经后妇女。约10%为双侧,右侧多见。
青少年及小儿这一年龄段卵巢肿瘤的发生比较少见,20岁以下卵巢肿瘤的发生率仅5%~10%,但于此年龄期间生殖器肿瘤中却以卵巢肿瘤最常见。青少年及小儿最常见的卵巢肿瘤是生殖细胞肿瘤,包括畸胎瘤、无性细胞瘤、内胚窦瘤、胚胎性癌、原发性绒癌,约占60%,而成人仅占20%。幼、少女及成人的卵巢肿瘤有显著区别。成人的卵巢肿瘤70%~80%为上皮性肿瘤,而20岁以下患者的上皮性肿瘤仅占17%,其交界性肿瘤也少见
AIDS又称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 HIV感染引起T淋巴细胞损害,导致持续性免疫缺陷,多器官机会性感染及恶性肿瘤,最终导致死亡。艾滋病病毒可通过胎盘血液循环造成宫内感染,分娩过程中接触的产道分泌物、血液及产后的母乳喂养亦可感染新生儿。
节育手术是指所有与人为控制正常生育有关的手术,一般包括男性节育手术和女性节育手术,如终止妊娠手术,绝育手术等,一般还扩展到恢复正常生育的手术如节育复通手术、摘取宫内节育器等手术。
急性卵巢炎与急性输卵管炎合并发生者,称为急性输卵管卵巢炎。淋菌感染、分娩、流产后的感染也是引起此类炎症的常见原因。多发生于生育期年龄,以25~35岁发病率最高。应遵守治疗原则,采取积极态度,彻底治疗,尽快控制病情,防止转为慢性。
外阴神经鞘瘤(vulua neurolemmoma)又称施旺细胞瘤,多数认为是由周围神经的雪旺鞘所形成的肿瘤,可以原发,也可因外伤或其他刺激所引起,多与神经纤维瘤伴发。发生在外阴部比较少见。发生于外阴部的神经鞘瘤常常为圆形,生长缓慢,有阵发性疼痛的特点。
持续性枕横位是由于分娩时胎位不能转为正常胎位而导致分娩发生困难。持续性枕横位是由于分娩时,胎头以枕横位衔接,在下降过程中,当胎头双顶径达到或接近中骨盆平面时,绝大部分可完成内旋转动作,转成枕前位自然分娩。5%~10%直至分娩结束,胎头枕部持续不能转向前方,仍然位于母体骨盆的后方或侧方。
生殖细胞瘤(germ cell tumor)是指由原始多潜能生殖细胞在分化、成熟和移行过程中形成的一组肿瘤,其原发部位及临床表现不一,可见于各年龄期小儿。
横纹肌肉瘤是高度恶性肿瘤,是发生于儿童的最常见的软组织肉瘤,20%发生于盆腔及生殖道。国外研究发现女性生殖道横纹肌肉瘤约占3.5%。其中外阴横纹肌肉瘤(占13%)。易发生在大阴唇、阴蒂及尿道周围。该肿瘤生长快,转移早。
子宫内膜增厚又称子宫内膜增生症,是指子宫内膜在炎症、内分泌紊乱,或某些药物的刺激下引起子宫内膜过度生长的一种疾病。子宫内膜增厚多见于月经不规则的青春期或更年期妇女,是一种可逆性内分泌系统疾病。临床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患者只要保持一种持续性良性状态,经过治疗都是可以治愈的。本病相当于中医崩漏范畴,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也是疑难重症。
外阴恶性神经鞘瘤是来源于施万细胞、神经细胞或神经元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易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发生于外阴极少见,常见于四肢。
外阴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为中老年最常见的软组织肉瘤,是一种多形性肉瘤,大多见于老年人肢体,原发于外阴的罕见。有的病例以前诊断为多形性脂肪肉瘤、纤维肉瘤或横纹肌肉瘤,现在均属于本病。肿瘤大小,特别是肿瘤深度,与存活率关系很大。
产褥中暑是指在产褥期囚高温环境中,体内余热不能及时散发引起中枢性体温调节功能障碍的急性热病,表现为高热、水、电解质紊乱、循环衰竭和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等。本病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处理不当町遗留严重的后遗症,甚至死亡。正常人体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产热和散热,体温处于动态平衡,维持在37℃左右。产褥期产妇一般体质较为虚弱,中枢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往往容易导致产后中
卵泡发育成熟,功能才会健全,排出的卵子才会成熟健康。如果卵泡发育不良,不能正常排卵或者排出的卵子质量不好,就会影响正常的受孕生育。
骨产道异常性难产是指由于骨盆狭窄而导致的难产。骨产道异常即指骨盆狭窄。骨盆的任何一个径线或几个径线都缩短称为骨盆狭窄。骨盆可在入口、中骨盆、出口三个平面中的一个平面或多个平面同时狭窄。当一个径线狭窄时需要观察同一平面其他径线的大小,再结合整个骨盆的大小和形态进行全面的衡量,才能比较正确的估计这一骨盆对难产构成的影响。在临床实践中常遇到的是临界或轻度的骨盆狭窄,是否会构成难产与胎儿的大小及位置、胎头
卵巢肌肉来源肿瘤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平滑肌瘤 原发性卵巢平滑肌瘤(leiomyoma of the ovary)报道较少,可能实际的发生率要高得多。2.平滑肌肉瘤 原发性卵巢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 of the ovary)十分罕见。3.横纹肌肉瘤 文献报道的病例有些是恶性中胚叶混合肉瘤、有些属于畸胎瘤伴有显著的横纹肌母细胞成分,故应注意区分。
恶性苗勒管混合瘤在文献中名称较多,颇为混淆,按国际肿瘤学分类包括癌肉瘤、腺肉瘤、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和恶性混合性间叶肉瘤。
假性尖锐湿疣也叫绒毛状小阴唇,主要发生于女性小阴唇内侧和阴道前庭的小丘疹,表面光滑,通常对称分布,没有自觉症状,这属于生理性的变异,并不是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也不具有传染性,所以通常不需要治疗。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局部妇科炎症产生的分泌物对黏膜的刺激,引起局部黏膜上皮增生所导致的。
羊膜腔感染综合征(intraamniotic infectious syndrome,IAIS)是指在妊娠期和分娩期,病原微生物进入羊膜腔引起感染的总称,包括羊水、胎膜(绒毛膜、羊膜和蜕膜)、胎盘甚至子宫感染。
在妇科常见肿瘤中外阴肿瘤合并妊娠较为罕见。由于该病同时涉及两个生命,因此,在妊娠期外阴肿瘤的诊断和处理上均须审慎。
前庭大腺导管由于慢性炎症刺激而阻塞后可引起腺体囊性扩张。前庭大腺位于双侧阴道口下部,腺管开口于前庭边缘,当腺管者塞,腺体形成单纯性囊肿,当囊肿被感染后则形成脓肿。
宫寒顾名思义是“子宫寒冷”的简称。是指妇女肾阳不足,胞宫失于温煦所出现的下腹坠胀,疼痛,得热则缓和,白带多、痛经、月经失调、脉沉紧、舌苔薄白多津为主要症状者。广义的“宫寒”,即由于外来之寒邪或者是人体脾肾阳虚所生之内寒停滞在女性胞宫,使胞宫的功能受损而发生的一系列疾病的统称。
宫颈是女性内生殖器的一部分,如果感染上细菌、病毒, 或是外伤创伤,宫颈区域就会发生的各种病变,包括炎症、损伤、肿瘤以及癌前病变等等就是宫颈疾病,是女性最常见的疾患之一,其最严重的疾病是子宫颈癌。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国营
北京协和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国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最早承担高干保健和外宾医疗任务的医院之一,也是高等医学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国家 级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国营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锦江万里桥头的华西坝,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医学城,她就是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追溯历史,华西医院起源于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基督教会1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国营
一、历史沿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前身是中国协和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1953年10月,总后方勤务部卫生部决定将“中国协和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改为“军委直属机关医院”。1954年7月,总后方勤务部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国营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属事业单位,是复旦大学附属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开业于1937年,是中国人创建和管理的最早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之一,隶属于国立上海医学院,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国营
瑞金医院建于1907年,原名广慈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有着百年的深厚底蕴。医院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绿化面积4万平方米,核定床位1893张(
擅长:主任医师
著名中医肿瘤学家及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学家,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医学博士、教授、博
擅长:主任医师
从事儿内、急救专业近四十年,具有丰富的危重症及疑难杂症抢救治疗经验。特别擅长各种休克、中毒、抽搐等
擅长:主任医师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40余年,具有极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诊治疑难眼病的能力,尤其擅长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
擅长:主任医师
李晶,女,1962年12月生,汉族,陕西人。1985年毕业于新疆医学院医疗系,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
擅长:主任医师
1965年毕业于新疆医学院临床医疗学,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曾获自治区优秀专家称号。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