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深圳十大医院排名-排名前十-排行榜-大众养生网

热门搜索:
营养饮食 食物相克 食物热量

广东深圳医院排行榜

广东深圳医院排行榜排名靠前的医院有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深圳市儿童医院、 深圳市中医院、 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 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 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

【展开】
  • 1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三级甲等 医保 专科医院
    深圳市福田区红荔路2004号
    收录医生 459     评价 0         评级 5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成立于1979年,目前已发展成为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以诊治妇产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症为重点的国内知名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是南方医科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以及多所高等院校的教学医院和实习基地。
    医院一院两址,分别为红荔院区和福强院区,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300张。年门急诊量183万余人次,住院病人5.3万余人次,分娩量2万余例。截至2021年7月,共有职工2146人,其中正高146人,副高310人,博士74人,硕士464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36人。目前拥有地方级领军人才4人,孔雀计划C类人才3人,临床型实用人才2人,后备级人才3人。
    医院设有产科、妇科、新生儿科、儿科(含儿外科)、生殖医学中心、生殖免疫综合科、中医科、针灸推拿科、乳腺科、口腔病防治中心、急诊科、麻醉科、医学遗传中心、检验科、病理科、放射科、超声科、药剂科、产前诊断中心、妇女保健科、儿童保健科、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儿童听力诊断中心、宫内疾病诊疗中心、聚焦超声无创治疗中心、儿童神经康复中心、宫颈癌早诊早治中心、乳腺癌防治中心等30多个医疗、医技、保健科室。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技术,PGT)顺利通过国家现场评审,获得正式运行资质。
    目前全市已建立以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为龙头,各区妇幼保健院为支撑,由市、区妇幼保健院、综合医院、社康中心组成的两级三层妇幼保健网络,保障全市各项妇幼指标持续向好,全市孕产妇死亡率、围产儿死亡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市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稳居全国前列。
    连续三年(2018-2020)在各级综合绩效考核及评价中获得优异成绩。其中,2020年度广东省三级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中,排名全省第一;2020年度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委属单位综合绩效考核中,排名第三;2019年度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委属专科医院综合绩效考核中,排名第一;2018年度深圳市公立医院(妇幼保健院)综合评价考核中,排名第一。
    医院技术力量雄厚,科研水平显著提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立项获得历史性突破。2016-2020年,获得各级科研立项231项,课题总经费达7400余万,设立院内科研基金项目、博士基金、护理专项基金,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3项,深圳市科学进步奖4项。2019年获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科技兴院典型”奖。
    专科影响力不断提升,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新生儿科、国家孕产期保健特色专科,成为全国首批产前超声培训基地、全国新生儿围产期医学专科医师培训基地。2018年中国医院各学科综合指数排行榜“妇产科学术期刊专项排名”第16名;2019年中国医院影响力排行榜,妇产科、妇科、产科、儿科均入围百强,分别为第13、6、15、51名;2019年荣登艾力彼首届全国“妇产医院50强”,位列第28名;2019年度科技量值(STEM)排名,妇产科进百强;“2020中国医院影响力排行榜”,妇产科、妇科、产科、儿科分别排名全国第8、第5、第16、第42,华南地区第1、第1、第3、第4;2020年荣登艾力彼全国“妇产医院50强”第28位,“儿童医院50强”第29位,并首次进入“智慧医院HIC300强”。
    “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项目稳步推进。2016至2018年引进的8个团队依托科室在全市2019年度临床医技类团队中均位列前20名;儿童心理与康复科、妇科、儿科、新生儿科、生殖医学中心等5个依托科室聘请顾问型及研究型PI,以各种形式指导科研、课题及论文;新生儿科、生殖医学中心、中医科、妇科等4个依托科室完成临床基础实验室建设。2018年获得临床试验(医疗器械类)基地备案许可;2020年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备案通过广东省药学会第三方评估。
    院党委重视党建工作,坚持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开办卫生系统**“职工子女假期托管班”和**“青年综合素质培训班”,定期举办文艺汇演、歌手大赛及“青年论坛”等活动;院工会成立多个兴趣小组,努力打造职工和患者喜闻乐见的文化品牌,为医院建设和发展铸魂立魄。
    面对新征程,医院将秉承“保障母婴安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办院宗旨,弘扬“团结、耐劳、慎独、向上”的院训精神,大力推进医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实现我院医疗、教学和科研全方位发展,努力构建国内一流的集约型、服务型、创新型妇幼保健服务体系,向“树立市妇幼优质品牌,打造广深医疗高地,创建粤港澳大湾区妇幼保健医疗中心,推进健康深圳建设”的目标努力奋斗。
    医院拥有多个国家及省市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质控中心、培训及示范基地:
     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
    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
     全国首批产前超声培训基地
     全国新生儿围产期医学专科医师培训基地
     全国子宫颈癌早诊早治示范基地
     国家妇科内分泌诊疗能力建设试点单位
     国家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乳腺癌早诊早治项目培训基地
    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科内分泌与常见病培训基地”
     全国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
     全国妇幼保健中医中西医结合培训基地
     国家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
     全国产科麻醉培训基地
     全国聚焦超声临床示范基地
     高强度聚焦超声临床培训基地
     国家子宫颈癌防控技术培训基地
     国家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围产期母婴护理服务实训基地
     中华护理学会盆底康复专科京外临床教学基地
    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专科助产士临床培训基地
    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示范孕妇学校
     国家级母婴安全优质服务单位
     全国新生儿皮肤护理培训基地
     全国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训项目培训基地
     中国女性职业压力应激与围产期抑郁中心
     全国角膜塑形安全监控哨点单位
    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PAC培训基地
     全国盆底健康医学专项技术教学培训基地
     国家级盆底康复培训基地
     生殖健康诊疗服务能力(深圳)地区指导中心
     全国内分泌特色门诊中心
    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母胎医学专委会主委单位
     中华预防医学会生育力保护分会青年委员会主委单位
     第一批国家分娩镇痛试点医院
     中国牙防基金会健康口腔推广基地
     国家耳鼻咽喉出生缺陷防控创新研发基地
     粤港澳大湾区妇幼口腔健康精准防治研究与转化平台
     粤港澳大湾区助产专科实践教育基地
     ALSO模拟培训基地
     三代试管婴儿技术试运行中心
     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五级单位
     广东省护士协会教育护士实习基地
     广东省儿科呼吸联盟
     广东省儿童早期发展联盟单位
     广东省新生儿专科护士培训基地
     广东省助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
     广东省医用辐射安全放心示范单位
     广东省医学会健康传播自媒体联盟单位
     深圳市儿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
     “生源提升工程”深圳片区协助基地
     博士后实践创新基地
     深圳市健康教育基地
     入选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
     中国普拉德-威利综合征临床规范化诊疗协作联盟单位
     母婴友好示范项目医院
     儿童健康管理示范基地
     儿童眼保健示范单位
     中国青少年身心健康促进示范基地
     华南中医妇科联盟成员单位
     岭南中西儿科联盟
     粤港澳大湾区中医妇科联盟单位
     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传承工作室工作站
     张玉珍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工作站
     南方医科大学、广西医科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广州医科大学、深圳大学、山东大学、山西中医药大学、嘉应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等多所院校教学基地
    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新生儿科
     国家保健特色专科:孕产期保健特色专科
     国家产科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成员单位
     全国妇幼健康中医(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
     全国生殖健康转化医学合作中心
     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新生儿科
     广东省保健特色专科:新生儿保健特色专科
     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中医妇科
     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产科、儿科
     广东省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
     广东省重症新生儿救治中心
     广东省产前诊断专项技术指导中心
     广东省区域性产前诊断中心
     广东省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中心深圳市分中心
     广东省出生缺陷监测与干预重点实验室
     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新生儿科、产科、生殖医学科、妇幼卫生与儿童保健
     深圳市中医特色专科
     深圳市科创委重点实验室:深圳市出生缺陷预防控制实验室
     深圳市“惠民工程”重点实验室
     深圳市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深圳市孕产妇急危重症救治中心
     深圳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
     深圳市新生儿科质量控制中心
     深圳市产科质量控制中心
     深圳市乳腺科质量控制中心
     深圳市产前超声质量控制中心
     深圳市产前诊断质量控制中心

  • 2 深圳市儿童医院
    深圳市儿童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专科医院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益田路7019号
    收录医生 358     评价 0         评级 5

    深圳市儿童医院位于市中心区,1998年初正式开院,是一家集医疗、保健、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儿童医院和儿科急救中心,为深圳及周边十几个地区儿童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医院总建筑面积近17万平方米,2013年底,市政府投资10亿的新建住院大楼投入使用后,医院床位将逐步开放至1300张。现设有10个儿内科病区、8个儿外科病区及重症医学、五官科、中医、特需等病区,专业设置齐全,涵盖了大型综合儿童医院全部业务科室。目前年门、急诊量170万人次,年住院量3.6万人次,年手术量1.2万例。医院拥有价值逾3.5亿的先进诊疗设备,包括3.0T磁共振、64排螺旋CT、DSA、24小时动态脑电图、128H和64H数字化视频脑电图仪、血滤/血透器、气质联用仪、串联质谱仪、流式细胞仪等,配有先进的层流无菌现代化手术室17间及早产儿无菌层流室。

    深圳市儿童医院是重庆医科大学、汕头大学、中国医科大学、遵义医学院等院校非直属附属医院或教学基地。现有职工1474人,高级职称专业人才28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1人,深圳市政府津贴者2人,归国高级人才10名;博士后3人,医学博士53人,硕士313人。医院设有儿科研究所,每年承担多项国家、省、市科研课题。近年共获得各级科研立项380余项,科研经费5200多万元,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863子项目、人事部科研基金等项目,近3年发表SCI论文近50篇。医院重视学科建设,经过十几年的拼搏和积累,人才队伍建设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儿科学被评为广东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小儿呼吸专业为广东省重点学科,小儿风湿与免疫为广东省临床特色专科;儿童重症疾病分子诊断实验室被评为深圳市科技创新委重点实验室。医院拥有小儿血液肿瘤、免疫、呼吸、神经、新生儿、重症医学及小儿外科七个市级医学重点专科。医院学科发展造就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高级学科人才。医院现有中华医学会儿科各专业组委员12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分会常委兼血液组组长1人,《中华儿科杂志》、《中华实用临床儿科杂志》、《中华小儿外科杂志》、《中华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或通讯编委9人,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临床药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儿科风湿免疫学组副组长各1人;广东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小儿外科分会副主委各1人,各专业组组长及副组长6人,广东省医生协会儿科分会副主委1人;同时是深圳市医学会儿科分会、深圳市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及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分会主委单位。

    十六年创业,弹指一挥间。深圳市儿童医院将力争迈进中国一流儿童医院先进行列,以一流的服务、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技术为患儿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实现社会、医院、职工三方共赢。

  • 3 深圳市中医院
    深圳市中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专科医院
    深圳市罗湖区解放路3015号
    收录医生 439     评价 0         评级 5
    深圳市中医院始建于1975年,医院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医疗用房面积8.5万平方米,设住院部和两个门诊部。下属机构有深圳市中医药研究所、深圳市国际中医药人才培训中心。医院于1995年成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1998年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家非直属附属医院;2012年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临床医学院。
    医院现有职工1464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有正高级职称180人,副高级职称207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国家高级师带徒专家4人,广东省名中医11人,深圳市名中医17人,**中医10名。担任副主任委员9人,省级学术团体主任委员4人。医院医疗设备总值超过3亿元,大型设备有MRI、螺旋CT机、MS人工肝支持系统等。目前医院年门诊量260万余人次,开放床位近900张,年收治病人近2.5万人次,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医院重视中医内涵建设,已形成国家、省、市重点专科梯队,现有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个(肝病科、肾病科);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2个(中医肝胆病学、中医肾病学);国家中医重点专科3个(肝病科、肾病科、针灸科),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3个(脾胃专科、内分泌专科、神志专科);省中医名科4个;省中医重点专科9个;省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个;深圳市优势医学重点学科1个,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2个;市中医特色专科专病18个。
    医院坚持“科教兴院”战略,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临床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国家药物临床实验基地(获认定8个专业)、深圳市民生重点实验室——针灸现代应用研究实验室。在研课题100余项,医院牵头承担“十一五”“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各1项,分中心课题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课题14项、国家人事部留学人员回国资助课题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科研课题10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20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6项,获得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20余项。
    医院先后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研究基地,广东省和深圳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现有8位博士生导师、50多位硕士生导师,有36个临床教研室,已形成博士、硕士、本科多层次的教学体系。在对外交流方面,医院先后与美国Thomas Jefferson 大学、德国Medical Park康复医院建立协作关系,与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香港浸会大学中医学院、香港执业中医师学会、香港中医学会会立中医学院、香港国际针灸学院等建立了固定的教学协作及学术交流关系;医院有20多个专业学术团体挂靠医院成立。
    医院非常重视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开展中医“固本强基”工程,培养铁杆中医,树立"心中有爱,服务有情"的服务理念和"大医精诚,悬壶济世"的医德观,形成和谐的工作氛围,医院先后被授予“国家示范中医院”、“广东省示范中医院”、“广东省百家文明医院”、“广东省文明中医院”、“广东中医药强省项目中医名院”“全国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及“全国卫生文化先进单位”、“全国中医药系统创先争优先进集体”等称号。多次在广东省省情调查中心组织的医院满意度和医德医风测评中名列前茅,被媒体誉为“医德医风好,医疗质量高,医疗费用相对低廉,是市民信得过医院”。
  • 4 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
    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专科医院
    深圳市宝安区30区裕安二路25号
    收录医生 202     评价 0         评级 5

    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原宝安中医院)位于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深圳特区西北部,毗邻香港、珠江口。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在原深圳市宝安中医院基础上集团化发展而成,经过3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一家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集团),集团总院为:广东省中医名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非直属)和研究生培养基地、多家中医高等院校教学医院、全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广东省中医药养生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广东省百家文明医院、广东省及深圳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深圳市社会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信用等级AAA单位、全国第二批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试点单位、全国第三批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和广东省中医治未病试点单位、广东省胸痛中心、深圳市卒中中心。
     
    历史沿革
    1988年4月宝安县中医院开始筹建;
    1990年1月宝安县中医院正式投入使用;
    1993年1月由宝安县中医院更名为宝安区中医院;
    2015年11月27日,500张病床的新住院大楼投入使用;
    2015年12月20日,乘着宝安区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东风,宝安区委区政府以深圳市宝安中医院为龙头组建了“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深圳市宝安中医院正式更名为“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
    2016年12月22日,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针灸康复医院正式开业。
     
    医院文化
    我院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建设,始终坚持“人才立院,科技强院,文化兴院”的发展理念,继承、发掘、宣传和普及中医药文化,通过用“医院精神”感染人,用“医院品牌”凝聚人,用“医院形象”吸引人,不断将祖国传统的中医药文化精髓发扬光大,经过30年的发展,逐步形成健全的文化体系:医院的核心价值观是“大医精诚”、医院精神是“以人为本,诚信和谐,弘扬国粹,务实创新”;医院的办院宗旨是“传承岐黄医术,造福百姓安康”;医院的使命是“德艺求双馨,全心为人民”;员工理念:职业道德好、业务技术好、规范服务好、遵纪守法好、沟通协调好、团结互助好;服务理念:仁心仁术,呵护健康。医院的愿景是“发挥中医药特色,把我院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具有鲜明中医药特色的现代化综合中医院”。
     
    医院规模
    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规划建设为由“1总院、5下设医院、50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组成的三级中医网络完善、分级诊疗明晰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集团)。集团将规划建设病床数4000张,门诊量可达500万人,年出院病人7万人次。目前(集团)总院位于宝安30区裕安二路25号,拥有43个临床科室,12个医技科室,另设有1个分院(针灸康复医院)、8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医院现有员工1359名,高级职称224名,博士后2名,在站博士后1名,博士研究生50名,硕士195名,省级名中医8名,市区级名中医10名,博士研究生导师3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5名。医院柔性引进了包括中国工程院石学敏院士、973首席科学家许能贵教授团队在内的权威中医名家及专家团队29个、国内知名专家35名,建立了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针灸学专家石学敏院士工作站,唐祖宣、张大宁、梅国强等国医大师工作室,周福生、王小云等13位名老中医工作室,为集团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学传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医院特色
    医院走中医药特色发展之路,“突出中医特色,中西医并重”。能开展三级甲等中医院的所有诊疗项目,在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危重病诊治方面,形成了鲜明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特色和优势,部分诊疗项目已达国内领先水平。在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同时,注重提高现代医疗技术水平,能开展现代医学的前沿技术,如后腹腔镜下右侧肾上腺嗜铬细胞切除术,血液透析滤过、微创腔镜诊疗技术、人工全髋、膝、肩关节置换术等各类手术及急救技术等。
     
    学科建设
    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致力于打造优质学科群,突出专科特色,以提高专科学术水平和防治疾病能力为核心,加强基础设施条件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优化临床诊疗方案,强化专科规范建设,加强学科带头人和专科骨干培养,增强专科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患者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医院拥有一批高水平的临床专科。其中国家中医临床重点专科1个(康复科),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协作组成员单位5个(康复科、骨伤科、糖尿病科、治未病中心和护理学科),省中医名科1个(康复科),省中医临床重点专科1个(骨伤科),省级中医重点专科3个(康复科、骨伤科、糖尿病科),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1个(儿科),市级中医特色专科7个(康复科、骨伤科、糖尿病科、儿科、妇科、肛肠科、心血管科),市级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单位1个(脾胃病科),省级示范社康中心1个(宝文社康)。
     
    科研成果
    医院通过制定各种措施加大力度鼓励科研、教学等工作。科研教学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1、 医院2017年成功创建为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为医院开展博士后创新和科学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也是医院教学科研工作发展的里程碑。为配合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医院启动实验室建设项目,已建设1000㎡的中心实验室。实验室可以开展分子生物研究、干细胞研究、转基因技术研究、基因检测、载体研究等工作,配备基因扩增检测仪、细胞培养分析仪、细菌培养分析仪、蛋白纯化分析仪、流式细胞仪等设备,打造先进的实验研究平台,更好地为各级课题的实施提供保障。
    2、科研工作取得突破:2017年医院共获得各级科研立项32项。任利容博士“子痫前期的发病机理和预防诊断技术研究”项目获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基础研究学科布局类基金资助200万元。全院发表SCI文章6篇,影响因子:13.061;医护人员发表论文61篇,其中中国科技核心论文21篇。主编专著2部。全院共申请“一种手型动脉采血枕”、“新型接尿器”等专利9项。
     
    教学工作
    医院加强住院医师及全科医师的培训建设,筹建了占地约1000平方米的临床技能模拟培训中心,设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急救、骨伤、针灸推拿、体格检查、PBL室等8个训练室。多次获广州中医药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先进单位。
    医院不断改善教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通过教学相长、科教兴院,有效促进了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医、教、研的协调发展。2017年医院共有42名学员完成规范化培训,目前有在培训学员90名,其中52名在本院培训,38名在主基地广东省中医院培训。现有43名硕士研究生在院培养,178名实习生在院实习。医院举办大型学术会议如“国际经方班”、“国际脉诊班”、“全国中医医院院长论坛”、“全国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系列讲座”等学术活动及院内学术讲座50余次,极大地提高了我院医护人员的学术及理论水平。
     
    医疗设备
    医院构建了先进的现代医学平台。拥有MR(3.0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MAGNETOM Prisma)、128层螺旋CT机、DR(乳腺钼靶DR机、无限双板DR)、DSA(全数字化通用型平板血管造影系统 Artis zee Ⅲ ceiling)、钼靶、电子胃肠镜系统、检验科生化仪(贝克曼AU5800)、产前四维彩超、超声科心脏四维彩超、侧路脊柱微创手术系统等与医院发展相配套的医疗、科研、教学仪器设备,数字一体化手术室。同时,医院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实现了电子病历和电子处方的网络管理。
     
    通过在技术上追求精益求精,在服务上追求至善至美,在信誉上追求诚信可靠,医院赢得了政府的肯定、群众的信任、患者的满意,先后获得广东省百家文明医院、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发的“2016年度、2017年度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等称号,针灸科荣获国家卫计委颁发的“2015-2017年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之构建和谐关系示范科室”、“2017改善医疗服务优质服务岗“。医院在全市100余家公立医院满意度调查中连续五年位居全市前列,宝安区第一。医院正按照宝安区委区政府的要求,不断加快宝安中医医疗、科研、教学、文化建设,为深圳市民提供更好的中医医疗服务而努力,不断促进中医药文化交流与中医药产业结构发展,推动宝安区中医药事业逐步达到国内领先、国际水准,助推宝安区打造“中医药创新之都”和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


  • 5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专科医院
    深圳市龙岗区宝荷路113号
    收录医生 123     评价 0         评级 5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是由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和深圳市政府联合创办的市属公立医院,是深圳市**的肿瘤专科医院。医院位于龙岗区宝荷路113号,已开设25个科室,826张病床。质子肿瘤治疗中心和医院二期工程将于2022年建成投入使用。

    北京、深圳“一院两区”协同发展,共享技术、人才、学科建设等优质医疗资源。目前引进了赫捷院士胸部肿瘤创新团队等9个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团队;北京派出常驻专家团队近50人;依托国家肿瘤防治“一库一网”工程,10多个科室接入远程会诊系统。医院全方位提供高水平的手术、放疗和化疗等肿瘤综合性治疗服务。医院同时承担着珠江三角洲区域国家肿瘤防控任务,通过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项目,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

    医院开业第二年即登上2018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华南地区肿瘤科声誉榜单。全院秉承“团结奉献,敬业创新”的院训,立足服务深圳,覆盖华南,面向港澳台,辐射东南亚,十年内把医院建设成为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国际化肿瘤专科医院,为我国的肿瘤防治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发展历程

    2017年,在全国政协副主席(时任国家卫健委主任)李斌等领导见证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与深圳市签约合作,开启国家级医疗资源下沉、公立大医院现代化发展的改革之路。

    2018年,医院与南山区政府签约共建南山肿瘤中心,12家医院成为国家城市癌症早诊早治临床筛查医院,深圳市肿瘤防治形成东西两翼齐飞、全市覆盖格局。

    2019年,开业仅两年,医院已开设25个科室、822张病床,成为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临床教学医院,登上中国医院排行榜华南区肿瘤专科声誉榜单。

  • 6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专科医院
    深圳市福田区北环大道6001号
    收录医生 294     评价 0         评级 5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前身为福田区中医院,于 1992 年 10 月 26 日获批成立,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院。2015 年 7 月 8 日,福田区人民政府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在原福田区中医院的基础上合作共建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医院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六临床医学院、全国首家五星级中医院、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深圳市 AAA 级社会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及呼吸与危重医学科(PCCM)授牌单位。
    医院建筑面积约 111586 ㎡,建有门诊楼、住院楼、科教楼、综合楼等主体建筑。开放床位809 张,口腔牙椅 38 张,拥有国内外先进设备 4549 台,设备总值 4.43 亿。
    人才队伍:医院现有职工 1377 人,其中博士后 7人、博士 34 人、硕士 243 人,高级职称人员177 人,中级职称人员 421 人。在医院的专、兼职专家队伍中,特聘院士、国医大师 8 人,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 6 人,国家“973 项目”首席科学家 3 人,有省、市名中医 15 人,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 4 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1 人,博士和硕士生导师34名。
    学科建设:医院设有急诊科、心血管病科、脑病科、肺病科、脾胃病科、内分泌科、肾病科、肿瘤科、外科、妇科、产科、儿科、新生儿科、康复科、针灸科、推拿科、治未病科、骨伤科、肛肠科、重症医学科、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全科医学科等 27 个临床科室以及药学部、医学检验科、放射科、超声影像科、手术室、病理科、输血科、营养科、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病案统计科、消毒供应中心等 12 个医技科室,13家社康中心(站)。有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1个,有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康复科、骨伤科、老年病科、心血管科、内分泌科、针灸科、儿科、中医护理)8 个、深圳市中医重点专科1 个、深圳市中医特色专科 6 个,福田区临床重点专科1个、福田区专病联盟4个、福田区集约资源诊断分中心3个。医院为广东省疼痛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广东省中医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深圳市中医护理质控中心。建立了长白山通经调脏推拿手法流派、靳三针疗法流派、山西门氏杂病流派、燕京赵氏皮科流派、北京小儿王学术流派等中医特色疗法流派等5个全国名中医学术流派临床研究基地。引进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项目团队4 个(广州中医药大学许能贵教授针灸康复团队、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仝小林院士中医代谢病团队、广州中医药大学周岱翰国医大师中医肿瘤团队、长春中医药大学王之虹教授长白山通经调脏手法团队)。
    医疗设备:作为三级甲等中医院,医院医疗设备齐全,拥有国内外先进的医疗设备 4549 台,包括高档多层螺旋 CT(GE Revolution CT)、1.5T 核磁共振成像系统飞利浦(Ingenia 1.5T)、
    大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飞利浦 UNIQ Clarity FD20)、计算机 X 射线断层扫描机(GE Light Speed16)、双板 DR(飞利浦 DigitalDiagnost3)、数字化 X 线摄影系统(DR 机)(GE Revolution XR/D)、数字化 X 线摄影系统(DR 机) (日立 TU-6000)、移动式 X 线摄影系统(移动 DR 机) (岛津 MUX-100J)、多功能透视平板X线摄像系统(岛津DVISION)、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系统(柯尼达REGIUS PureView)、术中 X 线三维成像系统(C 臂机)(Ziehm Vision FD Vario 3D)、口腔 X 射线摄影系统(口腔 CT)(IMAGING I-CAT 17-19)、门诊药房全自动发放管理系统(Rowa Vmax Optima)、超高档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EPIQ 7)、超高档全身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EPIQ 7C)、超高档妇产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GE Voluson 10)、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流水线(UniCelDXI800,LiaisonXL等)、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Tecan Schweiz AG Evolyzer150)、全自动尿液流水线(UF-1000i/UC-35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罗氏 COBAS E601)、全自动快速生物质谱检测系统(Clin-T0F-II)、实时荧光定量 PCR 系统(含核酸提取仪)(QuantStudio Dx)、病理切片扫描仪(Pannoramic SCAN)、流式细胞仪(迈瑞 BriCyte E6)、电子胃肠镜系统(CV-290)、超高清腹腔镜(1488-010-000)、腹腔镜及配套设备(STORZ TC200)、超声骨刀(E-BC06)、多关节等速力量测试评价训练系统(System 4 Pro)等大型医疗设备;设备总资产 4.43 亿。拥有中医诊疗设备 14 类 99 种,能充分满足临床各科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
    科研教学:医院坚持医疗、教学和科研同步协调发展战略,有国家级学术专业委员会副会长5名、常务理事和常务委员 41 名、委员和理事 100 名;省级专业委员会主委 2 名、副主委 18 名、常委 66 名;市级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4 名、主委 11名、副主委 36 名。近 5 年,共获批各级科研课题 170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项,省科技厅项目 7 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省级科技成果奖4项、出版学术专著31部,获批国家专利27项。医院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深圳市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小儿推拿培训基地。承担各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临床实习教学工作,近五年承担广州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厦门大学医院等高等中医院校约 900 余名本科实习生的教学任务,招收博士研究生 11名,硕士研究生 70 余名,接收国家中医规范化培训学员87名。
    名中医馆建设:医院名中医馆汇聚了来自祖国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等地区的国内著名中医专家 20 多名及学科带头人,拥有不同专业的国家级、省级名中医。专家们在开展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科、皮肤科等疑难杂症的诊疗工作的同时,还在相关学科建设领域给予指导。通过“出门诊、带队伍、建学科”等方式,将他们的临床经验传授给医院的业务骨干,使他们宝贵的学术经验得以继承和发扬,成为培养高层次中医临床技术人才和提升学科建设的重要载体,以此提高医院的临床能力和学科建设水平,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名中医馆坚持“传承大医精诚、传播仁心仁术”的办馆理念,突出中医诊疗优势,立足福田、面向深圳、辐射粤港澳大湾区,使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高端的医疗服务。
    文化建设:率先在全国提出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理念,于2015年将院中治疗向院前治未病和院后康复延伸,成立32个健康俱乐部,打造“党建+健康”的全生命周期健康书记项目。坚持“质量立院、人才强院、特色兴院、依法治院”的办院理念,秉承“传承国医,服务健康”的宗旨,进行“家文化”建设,努力打造“职工之家”和“患者之家”,让每个人在岗位上做成功的自己。2016年获“深圳市职工之家”称号,2018年获“深圳市文明单位”称号。2020年荣获“深圳市职工之家红旗单位”称号。
    医院秉承“以医疗为主体,科教为两翼,三名为抓手,创新为动力,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现代化三级甲等中医名院”的发展战略,围绕“质量立院、人才强院、特色兴院、依法治院”的办院理念,全院职工将以不断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增强服务意识,优化医疗环境,促进医患和谐,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建成政府放心,群众满意,行业认可,中医特色鲜明、综合实力领先的品质高、管理精、服务优的全国知名现代化三级甲等中医名院。

    白天咨询电话:0755——23890157、83549999
    医院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北环大道6001号
    邮编:518034
    医院网址:www.szftzy.com
    医院邮箱:szftzyy@126.com
    备注:以上内容更新时间:2021年4月26日

  • 7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
    三级甲等 医保 专科医院
    深圳市罗湖区红岭南路金塘街40号
    收录医生 159     评价 0         评级 5

    国有卫生医疗机构

    三级甲等中医专科医院

    深圳市120急救网络成员之一

    深圳市社会医疗保险定点医院

    深圳市工伤医疗保险定点医院

    河南省中医学院教学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创建于1986年,位于深圳市罗湖区京基100、地王大厦金融经济圈。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和保健于一体,中医骨伤特色突出三级甲等中医专科医院。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教学医院,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临床培训定点医院,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颈肩腰腿痛培训基地,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

    医院核定床位400张,开放床位303张。坪山院区于2013年12月开诊运营,一期开放床位100张。医院设有骨伤科(含7个二级分科)、内科门诊、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康复科、麻醉科、治未病科、针灸科等15个临床科室,以及药剂科、制剂室、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手术室、病理科、输血科、营养科等8个医技科室。

    医院在职职工551人,卫技人员485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73人,博士、硕士55名,硕士研究生导师4名。

    通过持续不断以发挥平乐骨伤中医药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目的措施出台,我院业务发展迅速,2013年,门诊量302994人次,住院病人8998人次,业务收入2.36亿元。是深圳特区规模第一的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科医院。

    医院现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1个,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4个以及多个深圳市特色专科。

    作为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科医院,医学影像设备齐全,拥有西门子1.5T磁共振成像系统1台,西门子螺旋CT 1台,西门子单板DR 1台,飞利浦单板DR 1台,西门子移动DR 2台,西门子“C”型臂X光机4台,菲利普“C”型臂X光机1台,国产“蓝光”“C”型臂X光机2台,施乐辉关节镜系统3台,德国Zimmer体外冲击波治疗仪2台,数字式红外线热像成像仪2台,美国MEDOZON臭氧治疗仪1台,美国s-Nerve超声诊断系统1台,以及美国MetriScan数字化成像骨密度仪2台等先进的骨伤科诊疗设备。拥有中医诊疗设备15类63种,能充分满足临床各科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

    医院中医药特色优势品牌“平乐郭氏正骨医术”起源于清朝嘉庆年间,至今有着2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中医正骨四大流派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因其疗效显著、患者痛苦小、且愈后复发率低而蜚声中外,具有极高的学术、文化价值。医院创始人郭春园为平乐郭氏正骨医术第五代传人,目前医院已传承至第七代。2008年6月,“平乐郭氏正骨医术”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保护名录。“平乐郭氏正骨祖传秘方和配制方法”今年又成为了深圳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医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于2006年成立郭春园中医发展基金会,资助了广州中医药大学贫困大学生30名。

    随着医院知名度的提高,进一步扩大规模势在必行,因我院地处深圳市中心繁华经济圈,原地拓展受到限制。医院领导班子创新发展思路,与深圳市坪山新区政府合作筹办以中医骨伤科为主的中医综合医院—实行一院两牌: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坪山新区中医院),一期100张床位已于2013年12月开诊,这是医院突破体制瓶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二期规划面积42206平方米(约65亩),在深圳市坪山新区政府的支持下,规模将达到800张,平乐的中医药特色服务将辐射广东惠州等粤东地区。

    平乐人把医疗质量视为医院赖以生存的生命,医院以"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为服务宗旨,坚持"能吃药的不打针,能保守的不开刀,能开小口的不开大口"的治疗理念,以最小的损伤为患者争取**的疗效,充分发挥专家、专科、专病、专药的特点。医院独具特色之处还在于,用原名誉院长郭春园捐献出的治疗各种骨科疾病的13种祖传秘方制成的中药煎剂,能有效地促进骨折愈合,治疗各种骨科疾病见效快、疗效好、安全可靠。经卫生局、药监局、物价局批准为临床用药。医院的特色医疗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无数的患者在这里重获新生。

  • 8 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
    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
    三级甲等 医保 专科医院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中心城11区
    收录医生 120     评价 0         评级 5

    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是龙岗区卫健局直属的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国家级爱婴医院,2012年被评为全国百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2016年12月经深圳市龙岗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同意与原龙岗区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整合为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2021年3月9日被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确定为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是深圳东部唯一一家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医院承担全区妇女儿童医疗、保健、计划生育服务、健康教育、培训、妇幼卫生信息、科研教学任务,是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汕头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技术协作单位,同时受龙岗区卫健局委托承担妇幼保健服务及管理等公共卫生职能,是龙岗区妇幼健康学科联盟的牵头单位。

  • 9 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
    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
    三级甲等 医保 专科医院
    坪山院区:深圳市坪山区振碧路77号;罗湖院区:深圳市罗湖区翠竹路1080号
    收录医生 3     评价 0         评级 5

    医院始建于1980年,是深圳市卫生健康委直属医疗卫生单位,深圳市唯 一一家集预防、医疗、康复、科研、教学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2007年医院加挂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同时承担全市精神卫生防治和康复技术指导、流浪精神病人救治救助和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等社会综合治理任务。2010年以来,医院一直名列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中国**专科排行榜精神专科医院”前十位;荣膺2017年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在各类顾客体验度和公众满意度测评中名列前茅;连续四年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获评A级,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分别位列精神病专科医院全国第八、第五、第十三名、第六名;2020年在中国医院/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STEM)排行榜排名精神专科全国第20名;2014年获批“国家临床药物试验基地”;2015年成为“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深圳分中心”;2017年成为“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二医院)深圳分中心”。2016年获批“深圳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2019年医院被认定为“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精神科)”;2020年入选深圳市高水平医院(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并获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医院是深圳市精神疾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深圳市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严重精神障碍综合管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国家试点牵头单位、新冠疫情防控深圳市“安心行动”项目具体负责单位。


    医院业务分为临床服务、社区防治、科学研究三大系列,开放床位达到1530张。拥有3.0T MRI、80排CT、DR、rTMS等先进设备和生物样本库、精神影像研究中心、临床技能模拟培训中心等。截至2022年5月,全院在岗员工1237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262人,占比21.2%;高级职称127人,占比10.3%;中级213人,占比17.2%;初级850人,占比68.7%。


    医院有坪山总院、罗湖分院两个院区。坪山总院占地9.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主要业务为重性精神障碍诊疗与康复,以及强制医疗和医疗救助等。罗湖分院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业务用房面积3.5万平方米。主要业务为轻性精神障碍诊疗与康复,市民心理健康促进中心、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中心等均设在该院区。


           医院是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精神科)、广东省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是安徽医科大学深圳精神卫生临床学院、深圳大学精神卫生学院、济宁医学院深圳精神卫生临床学院,正在推进“南方科技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建设工作。临床心理科、儿少精神科、双相情感障碍科和精神卫生疾病防治为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拥有深圳市脑神经发育障碍康复技术工程实验室等7大研究平台。自2016起,连续举办4届“中国精神卫生领袖峰会”,集聚国内外精神卫生领军人物引领业界思潮、发布学术先声,影响遍及海内外。胡赤怡博士两度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成为全国精神病学/心理学界唯 一入选的专家。目前309人次在国家、省、市级学会/协会委员会任职,其中国家 级54人次,省级83人次,市级172人次。


    医院与北大六院陆林教授团队、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方贻儒教授团队、墨尔本大学Ian Everall教授团队、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波士顿儿童医院儿少精神科Myron Lowell Belfer教授团队、伦敦国王学院Robin Mac Gregor Murray院士团队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李华芳教授精神康复与物理治疗团队等深入合作,不断提升医、教、研、防水平。分别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共建“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深圳分中心”和“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南大学湘雅二院深圳分中心”,与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合作建设“《四川精神卫生》杂志深圳工作站”,与美国纽约大学社工学院联合举办精神卫生医务社工培训,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联合开展主动式社区治疗ACT项目,与美国罗彻斯特大学联合开展自杀预防与干预相关研究。


    医院坚持以“打造中国最雅致的学术性研究型精神卫生中心”为愿景,以“守护深圳人内心的安宁”为使命,恪守“精业守诚、厚德致和”的院训。“十四五”时期,医院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深圳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抢抓“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历史机遇,以建设高水平精神专科医院,争创国家精神区域医疗中心为目标,立足全面促进深圳市精神卫生高质量发展的高起点,继续坚持“五位一体”(心理院区+精神院区+研究所+防保所+综合门诊部)的发展战略,对标最 高、最 好、最 优,打造精神卫生“深圳样板”,为中国精神卫生服务提供“深圳范例”。


相关医院

专家推荐

  • 李秀莲

    李秀莲 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护理。

    擅长:主任医师

    著名中医肿瘤学家及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学家,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医学博士、教授、博

  • 卢秀英

    卢秀英 危重病的救治。

    擅长:主任医师

    从事儿内、急救专业近四十年,具有丰富的危重症及疑难杂症抢救治疗经验。特别擅长各种休克、中毒、抽搐等

  • 席时华

    席时华 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眼底疾病及小儿弱视诊治

    擅长:主任医师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40余年,具有极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诊治疑难眼病的能力,尤其擅长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

  • 李晶

    李晶 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特别是对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青光眼、泪道疾病及眼外伤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主任医师

    李晶,女,1962年12月生,汉族,陕西人。1985年毕业于新疆医学院医疗系,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

  • 热西提

    热西提 内科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擅长:主任医师

    1965年毕业于新疆医学院临床医疗学,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曾获自治区优秀专家称号。全国

推荐问答

元气奇迹氯化高铁血红素可以调整大脑供血不足和抵抗力下降吗,能长期服用吗

一般情况下,元气奇迹氯化高铁血红素对大脑供血不足和贫血导致的抵抗力下降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元气奇迹的核心有效成分为氯化高铁血红素,其主要作用是通过补充血红素,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用于营养不良性贫血的治疗。针对大脑供血不足,若头晕、乏力等症状由营养不良性贫血导致的血红蛋白含量降低(血液携氧能力不足)引发,补充血红素可逐步提升血红蛋白水平,从而间接改善脑部供氧,缓解因贫血引发的脑供血不足症状。长期缺铁性贫血可能会导致免疫细胞活性降低、代谢功能减弱,进而影响免疫力,导致抵抗力下降。补充氯化高铁血红素纠正贫血后,可一定程度恢复免疫系统正常运作。而且元气奇迹是作为辅助调理,长期服用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外阴瘙痒有包块怎么办

外阴瘙痒有包块需要针对病因治疗,才能够有效的得到改善。如果是由于过敏性收缩导致的,可以外用乳酸菌涂抹,能够起到止痒作用,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过敏药物治疗,比如氯雷他定或者是西替利嗪。对于尖锐湿疣所造成的,也可以通过激光或者是冷冻的方式治疗,针对性治疗才能够改善症状。

如何彩光脱毛

彩光脱毛需要清洗脱毛部位,然后使用刮刀刮除脱毛部位,并且还需要涂抹上冷凝胶,而且需要根据皮肤颜色以及毛发浓密程度调整光子照射能量,从而有效地去除汗毛,使皮肤变得白皙光滑,效果相对来说比较好。彩光脱毛后,局部皮肤会出现疼痛、红肿情况,还应加强局部护理,短时间内不宜沾水。

脖子发黑冼不掉怎么办

脖子发黑冼不掉可以通过涂抹遮盖霜的方法来掩盖,脖子黑可能是长时间晒太阳所导致的,容易导致皮肤当中的黑色素变得比较活跃,会使黑色素上浮到皮肤的表层,从而出现皮肤变黑的情况,属于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并没有任何异常,一般不需要过于担心,但是平时外出的时候需要做好防晒。

同房后下面疼痛怎么回事?

同房后下面疼痛可能是性行为过于粗暴导致,也有可能是妇科炎症引起。出现这种症状时,可以通过局部冷敷的方式缓解,如果症状长时间得不到改善,就需要去医院做白带常规以及妇科B超检查,明确病因后再对症治疗,比如对于阴道炎引发的该症状,可以外用甲硝唑栓剂,结合口服左氧氟沙星治疗。

下面塞药自己怎么塞

下面塞药患者需要将手部清洁干净,带上指套之后将药物放入到阴道内,避免出现感染。当患者出现阴道炎或者是盆腔炎的时候,可以选择直接在阴道内用药,能够直接到达病灶,起到消炎杀菌效果改善,出现的白带异常增多,以及外阴部位有瘙痒症状。用药期间可以选择穿纯棉透气性比较好的内裤。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