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合血管的腓骨切取术-术前准备-手术过程-大众养生网

热门搜索:
营养饮食 食物相克 食物热量

吻合血管的腓骨切取术

吻合血管的腓骨切取术术前准备

  • 1

    预防伤口感染是骨移植术成功的重要保证。移植骨的抗感染力很弱,一旦感染,移植骨被脓液浸泡,会发生坏死,而招致失败。预防措施是:对受骨区和供骨区要严格准备皮肤;贮存骨的贮存过程必须有严格的无菌要求;有骨与软组织感染者,必须在感染治愈3~6个月后才可施行植骨手术,否则手术容易激发局部潜伏的细菌,使感染复发。这类病人术前应用抗生素,术时应尽量利用抗感染力较强的松质骨移植或吻合血管的骨移植。

  • 2

    受骨区周围软组织及承受骨的血运要丰富,生长力要旺盛,才能保证骨移植愈合过程的进行。局部皮肤、软组织如有广泛瘢痕,必然血运不好,而且骨移植后内容增多,皮肤缝合困难,容易发生感染,形成窦道。因此,术前应先切除瘢痕,作皮瓣移植,为骨移植的愈合创造条件。

  • 3

    很多需要植骨的病人,都已经过多次手术或长期外固定,以致伤肢肌肉萎缩,骨质脱钙疏松,有不同程度的关节活动限制,血液循环不好,抗感染力低,组织生长能力也差。植骨术后必不可少的一段时间的外固定,将会造成肌萎缩与关节僵硬加重。因此,术前应进行一段时间的功能锻炼与理疗,对无移位的下肢骨折不愈合或骨缺损病人,可在支架或外固定的保护下进行功能锻炼。

  • 4

    术前摄x线片,了解病骨情况,根据病情设计手术(包括植骨部位、植骨片的大小和植骨方式)。如拟作吻合血管的骨移植,术前应对移植骨的全长摄正、侧位x线片,以便选择植骨的部位和长度。

  • 5

    吻合血管的骨移植术前,应当用超声血流仪探测供区和受区肢体的主要动脉是否存在及血流情况,以便设计手术。一般受区动脉多选用肢体主要动脉的分支作吻合,如股动脉的股深动脉,旋股内、外侧动脉等。如受区有2条主要动脉如尺、桡动脉,胫前、后动脉,亦可选用其中1条主要动脉作吻合,其先决条件必须是另1条主要动脉经超声血流仪或临床检查证实供血良好。受区的静脉一般多选用浅静脉作吻合,如头静脉、贵要静脉、大隐、小隐静脉及其分支。因此术前应检查受区的浅静脉有无损伤或炎症,近期用作穿刺,输液的浅静脉不能用作接受静脉。

吻合血管的腓骨切取术手术过程

  • 1

    体位 如受区为上肢,供区为对侧腓骨,病人取半侧卧位、上肢伸肘,外展90°,置于手术台旁的小台上。如受区为对侧下肢,则病人平仰卧,受区肢体伸直;供区臀部垫高30°~45°,供肢屈膝并内收股部;或先取半侧卧位,腓骨完全游离后,再改平卧位。

  • 2

    切口 从腓骨头的后侧开始,向前至腓骨颈,再沿腓骨外后侧下行至所需的长度,但不超过腓骨远侧1/4[图1⑴]。如需切取腓骨头,则切口可沿股二头肌腱后缘向上伸延5~6cm。

  • 3

    显露血管、神经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筋膜后,先于股二头肌的后内侧缘找出腓总神经,用胶皮条牵开,并向下分离。在有槽探针保护下切开腓骨长肌,分离出腓浅及腓深神经[图1⑵]。再自腓骨中段分开腓骨长肌与比目鱼肌的间隙,在手指保护下切断比目鱼肌在腓骨上段的止点,向后拉开比目鱼肌,即可见腓动、静脉自屈 长肌的腱弓进入该肌的深面[图1⑶]。沿腓动、静脉向近端分离,注意勿损伤进入腓骨、肌肉和皮肤的分支,直至腓动、静脉发自胫后动、静脉的起始点。

  • 4

    切取腓骨 沿腓动、静脉的浅面,切开屈 长肌肌腹至所需长度,在保护腓总神经不受损伤的前提下,切开腓骨长、短肌,并在腓骨外面保留2~3mm厚的肌肉。按受区植骨所需的长度(该长度等于受区骨缺损的长度加与接受骨固定用的长度约4~5cm)剥离肌肉后用线锯或电锯切断腓骨的远端及近端[图1⑷]。这样腓骨可以向前或向后旋转,便于分离。用持骨钳夹住腓骨断端,或用弯止血钳插入腓骨近端,将腓骨向后旋转,切开伸趾长肌,伸 长肌及骨间膜(注意勿损伤骨间膜后胫后血管、神经束)。再将腓骨向前旋转,在胫后神经的外侧与腓动、静脉之间,自下而上地切断胫后肌[图1⑸],并保留该肌附于腓骨的厚度达0.5~0cm。切断腓骨的远侧端,结扎和切断远侧腓动、静脉。至此,移植的腓骨段除近侧腓动、静脉相连外,均已游离。此时松开气性止血带,观察移植腓骨的血运。如骨膜、骨髓腔及附着的肌肉有活跃出血,说明血供良好。如受区的手术已完成,即可分别切断和缝扎腓动、静脉的起始部,切断血管的远端不结扎[图1⑹]。切断后将带腓动、静脉的腓骨转移至受区。

  • 5

    切取带腓骨头的腓骨 如需切取带腓骨头的腓骨,应在游离并保护腓总神经后,先在腓骨头的尖端切断股二头肌腱及外侧副韧带的附着部。再切开腓骨长肌及比目鱼肌的附着部,并保留部分肌纤维于腓骨头。最后切开胫腓前、后韧带及关节囊。即可用骨膜剥离器插入胫腓上关节,并将之撬开,游离腓骨头,其他步骤同上。

  • 6

    缝合 供区彻底止血,逐层缝合。

相关医生

更多>

  • 李秀莲,主任医师
    李秀莲 主任医师
    未开通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 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护理。

  • 卢秀英,主任医师
    卢秀英 主任医师
    未开通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 急救科

    擅长疾病: 危重病的救治。

  • 席时华,主任医师
    席时华 主任医师
    未开通
    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 眼底

    擅长疾病: 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眼底疾病及小儿弱视诊治

  • 李晶,主任医师
    李晶 主任医师
    未开通
    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 眼底

    擅长疾病: 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特别是对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青光眼、泪道疾病及眼外伤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相关医院

专家推荐

  • 李秀莲

    李秀莲 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护理。

    擅长:主任医师

    著名中医肿瘤学家及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学家,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医学博士、教授、博

  • 卢秀英

    卢秀英 危重病的救治。

    擅长:主任医师

    从事儿内、急救专业近四十年,具有丰富的危重症及疑难杂症抢救治疗经验。特别擅长各种休克、中毒、抽搐等

  • 席时华

    席时华 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眼底疾病及小儿弱视诊治

    擅长:主任医师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40余年,具有极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诊治疑难眼病的能力,尤其擅长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

  • 李晶

    李晶 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特别是对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青光眼、泪道疾病及眼外伤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主任医师

    李晶,女,1962年12月生,汉族,陕西人。1985年毕业于新疆医学院医疗系,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

  • 热西提

    热西提 内科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擅长:主任医师

    1965年毕业于新疆医学院临床医疗学,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曾获自治区优秀专家称号。全国

推荐问答

高钾血症应如何治疗

高钾血症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钾离子水平、病因、症状和并发症。治疗目标是降低血钾浓度,防止心脏并发症,并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紧急情况下,可采用钙剂稳定心脏膜电位,使用碳酸氢钠或胰岛素和葡萄糖促进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长期治疗则需控制钾离子摄入,使用利尿剂促进钾离子排泄,并针对原发病进行相应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钾水平,根据患者反应调整治疗方案。

喝咖啡能解酒吗

咖啡不能有效解酒。酒精代谢主要依赖肝脏中的酶系统,咖啡因虽然可以提神醒脑,但并不能加速酒精代谢过程。相反,咖啡因可能会加重酒精对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增加心脏负担和血压。因此,酒后不宜喝咖啡,应选择喝水、休息等方式帮助身体代谢酒精。

肠扭转会自行缓解吗

肠扭转是一种严重的肠道急症,通常不会自行缓解。它是指肠道的一部分沿其系膜轴旋转,导致肠道扭曲和梗阻。这种状况可能导致肠道血流受阻,引起肠壁缺血甚至坏死。肠扭转需要紧急医疗干预,包括手术复位和可能的肠段切除。患者可能会出现剧烈腹痛、呕吐、腹胀等症状,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危及生命。因此,一旦出现肠扭转的症状,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餐后两小时血糖12.7高吗

餐后两小时血糖12.7mmol/L是偏高的。正常情况下,餐后两小时血糖值应小于7.8mmol/L。餐后血糖升高可能与饮食、运动、胰岛素分泌异常等因素有关。若多次检测餐后血糖均偏高,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评估,以明确诊断,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注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以控制血糖水平。

小伤口几天能沾水

对于小伤口而言,通常建议在伤口愈合初期避免沾水,以防止感染和延缓愈合过程。一般情况下,小伤口在清洁消毒后,需要保持干燥,至少等待24至48小时后再考虑沾水。然而,具体时间可能因个体差异和伤口愈合情况而有所不同。在此期间,应定期检查伤口,观察是否有红肿、渗出或感染的迹象。一旦伤口表面形成保护性的痂皮,且无明显感染迹象,可以谨慎地进行水接触,但应避免长时间浸泡或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产品。如有疑问,应咨询医疗专业人员以获得个性化建议。

地高辛片有何作用

地高辛片是一种心脏糖苷类药物,主要作用于心脏,具有正性肌力和减慢心率的双重效应。它通过抑制心肌细胞内的钠-钾ATP酶,增加心腔内钠离子浓度,进而提高钙离子浓度,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泵血功能。同时,地高辛还能减慢房室结传导速度,延长房室结的有效不应期,降低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心力衰竭、房颤等心脏疾病,通过改善心脏功能,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