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以后,甚至到了老年,仍有一口“洁白如玉”的牙齿,这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因为,只有具备了一口较好的牙齿,才有可能行使正常的咀嚼功能,才有可能使食物内营养物质在体内得到消化和吸收,从而保持人体的代谢平衡。
切莫陷入以下几种误区。
误区一:老人牙齿松动脱落是自然现象,防也无用,治也无益。事实上,大多数老年人的牙齿松动脱落是因牙周病、根面龋、骨质疏松等疾病引起的,只要这些疾病得到预防和治疗,就会延后脱落的年限。世界卫生组织倡导保护牙齿的“8020”运动,要求人们到80岁时仍然保留20颗牙齿,目的在于通过延长牙齿的寿命来保证长寿和提高生命质量。由此看来,“老掉牙”是可以避免的,爱牙护齿从现在做起,老来可有满口好牙;既使已经掉了几颗牙的人,“亡羊补牢犹未晚”,人到了中老年,由于口腔在生理功能和解剖形态方面产生退行性改变,因此容易患下列口腔疾病,只要积极治疗牙周病,剩下的牙还可以发挥咀嚼功能。
1.牙周疾病牙周疾病是中老年人丧失牙齿的主要原因,因此中老年人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做到有效地预防。预防方法:每日早晚用保健牙刷进行有效地刷牙和使用牙线。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每半年一次。定期进行洁治(俗称洗牙),清除牙石和牙菌斑。注意膳食平衡,以保持骨组织和牙龈健康。
2.根面龋牙龈退缩,牙根暴露后,根面可发生龋损,称为根面龋。预防方法:选用含氟牙膏刷牙,定期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牙齿是人们吃饭最重要的的工具,牙口好了胃口才会好,特别是老人应该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