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是儿童常见症状,适度推拿可能辅助缓解不适,但无法替代退热治疗。体温升高需明确病因,仅靠推拿无法解决感染或炎症等核心问题。
推拿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身体机能,部分手法如清天河水、推脊柱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改善体感不适。但人体体温调节受下丘脑控制,推拿无法直接干预体温调定点。退热过程需依靠药物抑制炎症介质或物理散热。临床常用退热药物包括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等,需根据体重精确给药。若患儿存在脑膜炎、肺炎等器质性疾病,推拿可能延误诊疗时机。世界卫生组织建议,3个月以下婴儿发热需立即就医。
建议家长监测患儿体温变化,体温超过38.5℃时优先使用退热药物。保持环境通风,适当减少衣被帮助散热。若发热持续24小时以上或伴随抽搐、意识模糊等症状,需及时就诊。推拿操作应避开骨骼突出部位,力度需轻柔,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