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期间适度推拿可能缓解症状,但需结合病因综合干预。推拿无法替代药物治疗及病因排查,尤其感染性腹泻需优先抗感染治疗。
儿童腹泻成因复杂,常见于饮食不当、病毒或细菌感染。推拿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胃肠功能,如清补大肠、揉天枢等手法可能改善轻度消化不良引发的腹泻。需注意推拿手法须由专业医师操作,错误力度或穴位选择可能加重不适。若腹泻伴随发热、呕吐或血便,应立即停用推拿并就医。临床常用药物包括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及口服补液盐Ⅲ,需根据脱水程度和病原体类型选择。
日常护理需保持手部卫生,腹泻期间给予易消化的米汤、苹果泥等食物。出现持续水样便超过6次/日、哭时无泪或尿量减少等脱水体征,应及时送医。推拿治疗应在中医师评估后实施,避免自行操作延误病情。用药需严格遵循剂量标准,不可随意调整给药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