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竹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别名:眉本,眉头,员在,始光,夜光,明光,光明穴,员柱,矢光,眉柱,始元,小竹,眉中。
颊车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穴位图,别名:曲牙,机关,鬼床,牙车。
外关穴,属于手少阳三焦经穴,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为手少阳之络,八脉交会穴之一。
鱼际穴,经穴名。属手太阴肺经穴,出《灵枢。本输》。荥(火)穴。
商阳穴,经穴名。属手阳明大肠经。出《灵枢。本输》。井(金)穴。别名:绝阳穴、而明穴。
阳池穴,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的原穴。别名:别阳。
大横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阴维之会。别名:肾气穴、人横穴。
少海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阴心经。合(水)穴。别名:曲节穴。
大敦穴,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厥阴肝经,井(木)穴。肝经井穴。别名:水泉穴,大训穴,大顺穴。
至阴穴,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阳膀胱经。井(金)穴。
命门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督脉。气血物质为地部的水液。击中后,冲击脊椎破气机,易截瘫。别名:属累穴,精宫穴。
肾俞穴,经穴名。出《灵枢。背腧》。属足太阳膀胱经。肾之背俞穴。别名:高盖。
由各趾趾缝端凹处之四个点组合而成,二足共八点。位于足背各趾缝端凹陷中。
“八髎在腰髎之间”。具体部位相当于骶骨上的四对骶后孔。左右共八穴
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之间
次髎,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中空。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骶区,正对第2骶后孔中。在臀大肌起始部,当骶外侧动、静脉后支处,为第2骶神经后支通过处。
大包穴的位置:位于腋窝下6寸(乳头平行处)
大肠俞,经穴名。出自《脉经》。别名裂结俞。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脊柱区,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
大赫,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阴维、阴关。属足少阴肾经。位于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有腹内、外斜肌腱膜,腹横肌腱膜和腹直肌,有腹壁下动...
大巨。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腋门。属足阳明胃经。位于下腹部,脐中下2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大迎,经穴名。出自《素问·气穴论》。别名髓孔。属足阳明胃经。位于面部,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部的前缘凹陷中,面动脉搏动处
大钟,经穴名。出自《灵枢·经脉》。属足少阴肾经。位于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当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凹陷处。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胫神经的跟骨内侧支,及腔后动脉跟内侧支...
大椎,经穴名。出自《素问·骨空论》。别名百劳、上杼、大椎骨。属督脉。位于脊柱区,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胆俞,经穴名。出自《脉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脊柱区,第10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地仓,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会维、胃维。属足阳明胃经。位于面部,口角旁开0.4寸(指寸)
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二间,经穴名。出自《灵枢·本输》。别名间谷。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手指,第2掌指关节烧侧远端赤白肉际处
肺俞,经穴名。出自《灵枢·背腧》。别名肩中外俞、肺念。属足太阳膀胱经
风府,经穴名。出自《素问·气府论》。别名本穴、鬼穴。属督脉。位于颈后区,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
跗阳,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外阳、阳蹻。属足太阳膀胱经。阳蹻之郄穴。位于小腿后面,外踝后,昆仑穴直上3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