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身体恢复是一个逐步调整的生理过程,通常需6-8周完成基础修复,但个体差异较大。主要涉及子宫收缩、伤口愈合及激素水平调节。
子宫复旧是核心环节,分娩后子宫通过规律宫缩缩小至孕前状态,伴随恶露排出持续4-6周。自然产产妇的会阴切口约7天初步愈合,剖宫产腹部切口需2-3周恢复表层组织,深层组织修复需更长时间。哺乳行为刺激催乳素分泌,抑制雌激素水平,有助于延缓月经复潮并促进子宫修复。盆底肌群在妊娠期承受的压力需通过凯格尔运动等训练逐渐恢复张力,腹直肌分离超过2指需专业干预。血容量及凝血功能在产后2周内趋向正常,但贫血状态可能持续更久。
建议产后保持适度活动,避免负重或剧烈运动。均衡摄入蛋白质、铁元素及膳食纤维,监测恶露性状变化。出现发热、出血量突增或伤口红肿渗液时需及时就诊。盆底康复训练应在医师评估后开展,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防止药物经乳汁影响婴儿健康。